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环境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环境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7-03-15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和地势

1、我国的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向南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向东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甘肃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内陆高原盆地。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江南、闽浙、两广丘陵)等。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l.气温和温度带

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

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冬季盛行冬季风,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下降幅度大。

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

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南北接受太阳光热差异。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2.降水和于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东部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支,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降水季节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气候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水早灾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河流与湖泊

1.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入海洋,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十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

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三峡大坝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5000吨提高到10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3.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西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

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宁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黄之本,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

4.湖泊

我国湖泊众多,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环境】相关文章:

地理课改的思考

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策略

南极自然环境

关于虫神庙和蝗灾发生频率分布图的简单说明

中国的轻工业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原始土壤的形成过程

中国部分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2008届新建一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安排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