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地球的运动》学案

《地球的运动》学案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7-01-07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⑶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⑵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法指导

1.借助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等工具,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空间概念。

2.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究。

学习过程: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P9第1、2段、第P11第1、2段。结合屏幕上<地球的运动>,完成下面表格。

 

概念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时间

旋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地球绕着      旋转

 

 

 

 

公转

地球绕        旋转

 

 

 

 

学生合作学习(一)

两名学生借助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表演者叙述,观察者完成下空。

(1)我发现: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时针方向旋转。

(2)地球不停的地自西向东自转,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也就出现了的差异。

师生共同探究(一)

1.哪里早哪里晚?

①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一般说来,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边的时刻要比边早。(填东或西)

②讨论:P10,图1.18中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

2.怎么统一时间呢?

地球一天也就是 24个小时,自转一周(360度),即每一个小时地球转过经度15度。每隔15度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共用一个时间,即24个区时。

3.通过分析屏幕上“时区划分表格图”,我学习到了利用时区知识计算时间的原则是:东西。(填“加”或“减”)

二、地球的公转

师生共同探究(二)

1.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一天当中,最大的太阳高度,称为。

2.太阳高度越大,地面获得的越多,反之越少。

3.白昼时间长短,要看各地所在纬线位于昼夜半球的弧度比例,昼弧比例则昼,夜弧比例则夜。

4.地球表面的冷热与和有关。

学生合作学习(二)

1.学习P11图1.19,利用桌上器材探究“太阳的公转”。把探究成果以表格形式呈现来。

节气和季节(月份)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情况

北半球获得热量情况

春分

(3、4、5)

 

 

 

 

夏至

(6、7、8)

 

 

 

 

秋分

(9、10、11)

 

 

 

 

冬至

(12、1、2)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季节正好!

2.请一名学生朗读P9 “是天转还是地转”。

听了这篇短文后,我的感想是:。

师生共同学习(三)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公为五个带:、、、、。

三、延伸拓展

1.下列日期中何时全球昼夜平分( )

A.元旦B.夏至日C.冬至日D.春分、秋分日

2.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 )

A.6月22日前后B.12月22日前后C.3月21日前后D.9月22日前后

四、反思: 这节课学到了这些知识和技能

【《地球的运动》学案】相关文章:

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理念及实践

浅议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查

地球运动的有关参数

地球的热量平衡

地理教学反思㈠

初一新人教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学案

必修课程地理Ⅰ的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建议

导读在新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理教学反思㈡

《高考地理专题:地球运动》复习学案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