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检测卷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检测卷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1-18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试题

地理学习

练习题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

我国某大都市(地理坐标:115.7°E—117.4°E,39.4°N—41.6°N)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仅占全市面积不到8%的中心城区建成区中集聚了全市接近80%的常住人口(下图所示)。据此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人口分布如此不均衡,除欠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式外,另一主因是()

A.制造业与矿业资源分布不均衡

B.绿地与湿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C.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

D.优质水源地与境内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

2.该城市应是()

A.重庆 B.上海

C.天津 D.北京

1~2.【解析】结合经纬度位置及文字材料,可判断该城市是北京,其人口分布如此不均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式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北京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是导致人口难以真正疏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答案】1.C2.D

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行为主要涉及通勤、购物、闲暇等,这些活动行为具有一定目的指向性和行为空间的变化。读我国中部某地区乡镇农户购物行为的圈层结构演变示意图(下图),回答3~4题。

3.从1998年到2008年,该地的农户商品购物()

A.离家距离加大

B.4~8千米购物人数比例逐渐增加

C.集中在2.5千米地段

D.形成了有梯度的圈层结构

【解析】结合图示分析,从1998年到2008年,农户商品购物的离家距离减小,形成了有梯度的圈层结构。

【答案】D

4.1998年和2008年,该地的农户所购置的商品为同一种类型,该类商品最可能为()

A.日常用品类 B.交通工具类

C.建筑材料类 D.家用电器类

【解析】随着时间的变化,农户所购置的商品为同一种类型,说明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故该类商品最可能为日常用品类。

【答案】A

“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市中,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我国河北、x疆、北京、江苏等多个省份已经开辟了“潮汐车道”。读潮汐车道景观图,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A.郊区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

B.“钟摆族”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城市房价高

D.通过建卫星城可使城市“钟摆族”现象消失

【解析】“钟摆族”是在城市工作,郊区居住,这种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的人口流动会加大城市交通压力,故排除A、B;通过建设卫星城可缓解这一现象但不会消失,排除D;城市高房价使得一部分人在郊区居住是产生“钟摆族”的一个原因,故选C。

【答案】C

6.关于“潮汐车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B.通过增加道路面积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C.图中左侧汽车向郊区行驶

D.0:00~18:00时进城方向的车道数增加

【解析】“潮汐车道”是根据交通流量而调整车道,可提高道路的有效通过率,缓解交通压力,因为“钟摆族”在郊区居住,18:00~24:00为返回居住地时间,即示意图中左边车道为出城方向,故排除A、C、D,同时“潮汐车道”并没有增加道路面积,故选B。

【答案】B

综合城市化水平是从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生活方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考虑的更能反映城市化内涵的一项综合指标。1978~2008年,北京市城镇人口增加了960.1万人,其中北京郊区乡村人口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数的14.23%。下图示意北京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综合城市化水平趋势比较。据此完成7~8题。

7.北京市城市化表现出的特点是()

A.人口城市化与综合城市化速度基本同步发展

B.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差距持续减小

C.1989年后人口城市化速度急剧加快

D.人口城市化和综合城市化发展趋势协调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综合城市化速度较快,A错;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差距先减小,后增大(1989~1991年),最后趋于相同,B错;1989年后人口城市化速度先快后慢,C错;人口城市化和综合城市化水平基本持续增长,其发展趋势协调,D正确。

【答案】D

8.1978~2008年,北京市城市化过程所暴露的问题有()

①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步趋缓②滞后城市化表现突出③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且以机械增长为主④郊区城市化发展滞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2008年北京市人口增长过快,主要以外来人口为主,同时“北京郊区乡村人口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数的14.23%”说明其郊区城市化发展滞后,C正确。

【答案】C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一、二、三环线之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占该区域面积比重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表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服务用地的数码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解析】根据各类用地所占比重以及分布状况可知,比重最高的是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多位于城市边缘,环路外侧;商业服务用地多分布在市中心,一环内所占比重高;据此可推知①为居住用地,②为工业用地,③为道路用地,④为商业服务用地。

【答案】A

10.近年来,该城市在三环线以外规划设立了多个居住用地区,商品房价格也不断上涨。下列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大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解析】三环线以外建居民区,使城市人口向外发展,属于郊区城市化。

【答案】B

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三个区域中()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

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

C.地价最高的是c

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

【解析】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可知,该城市三个区域中工业比重最大的是c,污染有可能最大;b区域住宅比重最大,常住人口最多;a区域商业占地比例最高,地价最高,商业活动最为繁荣。

【答案】B

12.以下地理事项最有可能位于a区域的是()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 B.高级住宅区

C.疗养院 D.中心商务区

【解析】a区域离市中心较近,商业占地比例最高,最有可能布局有中心商务区;大型批发零售市场、高级住宅区、疗养院通常布局在城市边缘地区。

【答案】D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回答13~14题。

13.该图反映()

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负相关

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亚洲、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D.欧洲、北美洲呈现逆城市化

【解析】由图可知,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城市化速度较快。

【答案】B

14.新兴国家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城市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教育配套滞后,师资力量不足

D.劳动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解析】新兴国家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教育配套滞后等城市问题。

【答案】D

下图表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的变化曲线图,其先后顺序依次是④—③—②—①。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城市化水平提高

B.城市中心人口减少,城市中心商业功能日趋突显

C.城市中心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

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解析】由图可知,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在下降,说明城市中心人口减少,其商业功能发挥得越来越突出。

【答案】B

16.根据图中人口密度的变化情况,可以推知该城市()

A.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人口总量增多

C.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不明显

D.市中心的地价有下降的趋势

【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城市除市中心人口密度降低外,其他地区的人口密度都大幅度增加,说明该城市人口总量增多。

【答案】B

读某大城市不同功能区气温统计图和该大城市某干道在市区与郊区间路段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7~18题。

17.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区位一般应选择在图中的()

A.甲、乙两处 B.乙、丙两处

C.甲、丁两处 D.甲、丙两处

【解析】因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等,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从图中气温曲线可以看出乙处气温最高,应位于市中心,而住宅区应位于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地区,应选择在图中的甲、丙两处。

【答案】D

18.下列有关图中a、b两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反映了8时左右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了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了18时左右汽车流量最大,道路畅通

D.a、b曲线反映了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大小变化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在8时左右车速最慢说明此时道路拥挤,应该是上班高峰期,B正确;b曲线18时车速慢说明道路拥挤,应该是下班高峰期;流量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车辆,根据车速的大小不能判断汽车流量的大小。

【答案】B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某城市1992年和2010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完成19~20题。

距市中心距离时间0~1 km1~3 km3~5 km5~12 km

1992年29.620.38.7未统计

2010年38.422.529.710.1

19.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

A.交通通达度最高

B.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

C.居住的人口最多

D.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高度集中

20.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B.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C.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D.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19~20.【解析】离市中心越近,土地价格越高,其建筑物平均高度增高,可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根据城市建筑物1992年和2010年的高度对比,以及城市的发展可以判断,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由主要为工业用地改为居住用地。

【答案】19.B20.C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处附近建设为工业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

【解析】第(1)题,从地价高低、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说明工业区的形成原因。第(2)题,布局大型批发市场要遵循交通最优原则,且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广,因此应选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的地方。第(3)题,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各有利弊,选择较为有把握的一种方案回答即可。

【答案】(1)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靠近铁路、高速公路和河流,交通便利;位于城市边缘且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城区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的不良影响较小

(2)①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3)①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②西南部。地势较高,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任答一种即可)

22.读部分大洲或地区的城市、乡村人口当前与未来趋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的代码填入对应的地区:西亚地区________,非洲________,北美洲________,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________。

(2)北美洲城市化进程变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洲城市化进程特别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问题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达国家在高度城市化的同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在四幅图中,B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超过70%,说明其城市化水平最高,故确定是北美洲:A地区1970年时城市人口比重仅20%多,城市人口比重最低,1970年后其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很快,说明城市化速度很快,但直到2010年其城市人口比重也仅在50%左右,城市化水平仍最低,故可确定是非洲;在1970年时C地区城市人口比重约占60%,乡村人口比重约占40%,而D地区在1970年时城市人口比重仅为30%左右,乡村人口比重为70%左右,故可确定D地区为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C地区为西亚地区。第(2)题,北美洲城市化进程变缓的原因是该地区已经高度城市化;非洲城市化进程特别快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和城市畸形发展。第(3)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快会带来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第(4)题,由于大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交通便捷,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便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

【答案】(1)CABD

(2)该地区已经高度城市化城市畸形发展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3)失业人口增多,住房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剧

(4)大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私人小汽车增多和公共交通的发展。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下图为地面状况与降雨损失量关系图。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图,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凝土方砖地的多少倍?并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城市雨涝利用排放系统。试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解析】第(l)题,降水是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的结果,空气中尘埃物质是水汽的凝结核,可以促进水汽的凝结,因此雨岛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空气上升运动的增强和凝结核的增多两个方面分析。第(2)题,主要是从图中获取信息,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是35毫米左右,而混凝土方砖地约损失5毫米,那么草地的降水损失量是混凝土方砖地的7~8倍;城市雨涝的形成原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由材料二反映出的城市地面硬化导致降雨损失量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增加;二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导致了排水不畅。第(3)题,可从减少城市雨涝灾害和增加城市水资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1)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和地表的硬化,使城市成为“热岛”,加强空气的对流上升;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城市增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等。

(2)7~8倍。城市建筑使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集聚而形成雨涝;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水,加剧城市雨涝的形成。

(3)通过透水广场、绿地和人工湖,促进雨水下渗和储存;减少暴雨时城市地表的径流量,延缓汇流时间,防治城市雨涝;储存在地下的水,通过过滤净化,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数量;通过回灌井等又可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城市因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等。(写出两点即可)

24.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________产业向________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________。

(2)图甲与图乙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趋势。

(3)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2)题,根据城市化的概念及图可知。第(3)题,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卫星城和新区。第(4)题,从城市化热岛效应的原理方面分析。

【答案】(1)第一第二、三扩大

(2)扩大增多(增长)

(3)卫星新

(4)中心区气温较高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答案合理即可)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检测卷】相关文章:

南极昆仑站雪面基础完成

影响世界进程的十项伟大发明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口与城市)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宇宙中十大最奇怪的漂浮物

世界水温最高的海

世界最淡的海

美国与加拿大拟绘北极海底地图

“数字城市”将覆盖全国三分之二地级城市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