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20-07-31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试题

地理学习

练习题

铁人中学2019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

A. ①、②层    B. ①、③层

C. ②、③层    D. ②、④层

2. 下列现象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地球“磁暴”现象

C. 厄尔尼诺现象    D. 极地冰川融化

【答案】1. C    2. B

【解析】

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内部日核(核聚变区),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为②光球层、③色球层、④日冕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色球层,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太阳活动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地冰川融化,都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AD错误;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洋流异常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故选B。

依据地球公转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3. 若某地所处的昼弧长于夜弧,说明该地  

①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

②昼长夜短

③处于夏半年

④可能位于赤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下列四个城市,按6月22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 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    B. 上海、广州、北京、哈尔滨

C. 哈尔滨、北京、广州、上海    D. 广州、上海、哈尔滨、北京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某地昼弧长于夜弧判断,某地此时昼长夜短,②正确;此时昼长夜短,说明某地此时处于夏半年,③正确。当地与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与昼长无关,①错误。春季有一段时间是昼短夜长,比如北半球春季,3月-3.21日前后,昼短夜长,3.21过后进入昼长夜短的夏半年,故④错误,选B。

【4题详解】

6月22日代表夏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广州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排除BC;哈尔滨纬度最高,距离北回归线最远,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排除D;北京距离北回归线较远,故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排在第三,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为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故选A。

5.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洋流环流分布于()

A. 北半球中高纬度,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北半球中低纬度,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南半球中低纬度,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 南半球中高纬度,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

【详解】根据图中的盛行风向可判断出纬线北侧的盛行风为盛行西风,纬线南侧的盛行风为东北信风,图中洋流d受盛行西风影响自西向东流,洋流b受东北信风影响自东向西流,洋流a自南向北流,洋流c自北向南流,该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分布于北半球中低纬度,B正确。

【点睛】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暖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寒流。

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向东流动,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向西流动,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

40°S~60°S附近是西风漂流。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题。

 

6. 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7. 关于丙地和丁地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丙地可能有沙尘暴    B. 丁地可能大雪纷飞

C. 丙地可能雨后初晴    D. 丁地可能温暖多雨

【答案】6. C    7. A

【解析】

试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6题详解】

风向应从高压指向低压,可排除a、d;由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为北半球,风向应向右偏,c风向正确,b风向向左偏,C正确。

【7题详解】

图中丙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天气影响,可能出现大风、阴雨、降温,可能有沙尘暴,A正确;丁地位于暖锋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丁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多晴天。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9. 上图中的X处即为

A. 莫霍面    B. 古登堡面

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核外核交界

【答案】8. B    9. B

【解析】

 8题详解】

该题立足地理图表,考查地球内部圈层。据材料,横坐标为深度,纵坐标为速度,可知甲为纵波,乙为横波。

根据材料,横波由①到②过程中消失,说明②为液态,是地球外核,①为固态,包含地壳和地幔,A错;

无论横波还是纵波,在①层中的波速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快,B对;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C错;

乙波可以通过地幔,无法通过地球外核,D错;

故正确答案为B。

【9题详解】

根据题意,经过X处,横波消失,说明②层为地球外核,X处为古登堡界面,正确答案为B。

【点睛】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此季节

A.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B. 我国北方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C. 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

D.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有伏旱天气

11. 能正确表示此季节南亚地区盛行风向及其成因的图示为

A.      B.  

C.      D.  

【答案】10. D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而海洋上受高压控制,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故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多雨,A错,我国北方地区盛行东南季风,B错。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C错。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有伏旱,D对。

【11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南亚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选D。

【点睛】

第1题,本题难度低,关键要学生掌握北半球冬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气压中心。并以此判断北半球的季节。第2题,学生掌握南亚的夏季的季风风向成因即可。

近日,央视3套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揭晓了中国九大博物院各类“国宝”,翠玉白菜(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读下图回答问题。

 

12. 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右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⑦-④-②-①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①-⑤    D. ②-④-⑤-⑥

【答案】12. C    13. A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12题详解】

由材料“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可知,白菜工艺品为变质岩,从图中可看出②为侵入型岩浆岩,③为②岩浆岩附近的变质岩,C正确;图中①为侵入型岩浆岩、④为沉积岩。

【13题详解】

图中④⑤⑥⑦为沉积岩,沉积岩形成早的在下,可知由老到新的顺序为⑦④⑤⑥;①②为侵入型岩浆岩,形成晚于所侵入的岩层⑦和④,可排除D,①在上,形成晚于②,可排除B,A正确;③是受侵入型岩浆岩②影响而形成的变质岩,其形成晚于②,可排除C。

【点睛】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 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14.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左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

 

该日昼夜温差最大的城市,右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详解】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从表中看该日西宁昼夜温差为18℃,是四个城市中昼夜温差最大的城市,温差大的原因是夜间为晴天,大气逆辐射④作用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B正确。

【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其中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地面由于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判断图中N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A.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寒冷干燥

B.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D.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16. 下列气候类型与M、N点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 M—① N—③    B. M—④ N—③    C. M—④ N—②    D. M—① N—②

17. 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地势    D. 海陆位置

【答案】15. C    16. D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图中N地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C正确。

【16题详解】

图中N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M地是地中海气候;图中①雨热不同期,是地中海气候;②全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

【17题详解】

图中N是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M是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不同,B正确。

左图为“2018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该日,甲地最可能(  )

A. 受气旋控制    B. 受台风系统影响

C. 受冷锋影响    D. 受亚洲高压控制

19. 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  )

A. ①较弱    B. ②较强    C. ③较强    D. ④较强

【答案】18. A    19. C

【解析】

【分析】

考查等压面图的判读,大气的热力作用。

【18题详解】

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低处凹,受低压控制,A正确,D错误;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温高,但甲地气温低,不可能受台影响,B错误锋面附近两侧气压差异明显,等压面两侧不呈对称分布,图中等压面不符合锋面两侧气压分布状况,C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甲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作用强,C正确。故选C。

【点睛】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具体如下图所示:

 

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 水汽输送    B. 降水

C. 植物蒸腾    D. 下渗

21. 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①减少城市内涝          

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④提高江河水位         

③加剧热岛效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0. D    21. A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

【20题详解】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故选D。

【21题详解】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对。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对。可能降低提高江河水位,③错。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A对,B、C、D错。故选A。

中国地质工作者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题。

 

22. 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地壳上升运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

23. 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 ①    B. ⑤    C. ③    D. ④

【答案】22. B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我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在西北地区。读图,根据图片形态,西北地区雅丹地貌景观属于风蚀地貌,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 ,B对。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流少,流水作用不是主要外力作用,C错。冰川侵蚀作用一般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的地区,敦煌附近不符合此条件,D错。 地壳上升运动是内力作用,A错。

【23题详解】

读图,左图中雅丹地貌的岩石层理清楚,岩石类型是沉积岩。右图中地幔对应的箭头①是岩浆,岩浆形成岩浆岩,对应图中的②、③,岩浆岩受外力作用,形成④沉积物,再经外力固结成岩作用,形成⑤沉积岩。所以B对。

某科考队沿图中虚线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 7 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 a-b-c-d 由老到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图中甲处可能是

A. 背斜山    B. 向斜谷

C. 背斜谷    D. 向斜山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地质构造利于储油    B. 乙处岩层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

C. 乙处地质构造利于储水    D. 甲处岩层受挤压,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根据海拔可知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地,故该地的地形是向斜山,D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25题详解】

甲处地质构造利于储水,A错;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根据海拔可知中间海拔比两翼矮,可判断是背斜成谷,D错;其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B对。背斜岩层上拱,不利于储水,C错;故选B。

贵阳的山,像农民种在地上的苞谷,一颗一颗地耸立在大地上;贵阳的河,有如十八岁的大姑娘,恬静而神秘,流着流着就不见了;贵阳的夏日,则像一个成熟的少妇,不温不火,妩媚多情;贵阳的冬天,活脱脱地成了一名怨妇,整日以泪洗面。当地人们将一些地方叫作金阳、开阳、贵阳,记念着太阳,盼望着太阳。

26. 关于贵阳的山描述正确的组合是()

A. 花岗岩——断块山    B. 玄武岩——垂直节理

C. 沉积岩——流水溶蚀    D. 变质岩——岩浆活动

27. 关于贵阳的气候,正确的说法是()

A. 贵阳的气候特征是夏干冬湿

B. 贵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雨多受西南季风影响

C. 贵阳夏季凉爽是因为受到副高控制,晴天多,海拔较高,气温降低

D. 贵阳冬季多雨是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

【答案】26. C    27. D

【解析】

试题考查外力作用、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26题详解】

贵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沉积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C正确。

【27题详解】

贵阳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贵阳夏季凉爽 原因是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受副高控制;冬季多雨是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D正确。

冰岛为欧洲西部的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28. 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

A. 美洲板块、大西洋板块    B.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C. 大西洋板块、亚欧板块    D.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9. 成因与该岛国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能源是( )

A. 煤炭    B. 天然气    C. 水能    D. 地热

30. 春分日,甲城正好日出,则伦敦的地方时约为( )

A. 1小时28分    B. 7小时28分

C. 4小时32分    D. 前一天22小时32分

【答案】28. B    29. D    30. B

【解析】

试题考查地方时计算、板块构造学说

【28题详解】

该岛国位于大西洋,东部为欧洲属于亚欧板块,西部为北美洲属于美洲板块,B正确。

 29题详解】

煤炭、天然气、水能的能量来源为太阳辐射,地热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该岛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D正确。

【30题详解】

春分日各地都地方时6点日出,甲城位于22°W,伦敦位于0°经线,甲城地方时比伦敦时间晚1小时28分钟,当甲城地方时6点时,伦敦为7时28分,B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左图为我国某季节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右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B气压中心势力强盛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最有可能对应右图中的______(填A/B/C)

(2)此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_____气压带(填写字母),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3)左图中受锋面天气影响A地阴天,请比较A、B两地气温日较差,并说明原因。

【答案】(1)C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O

(3)B地气温日较差大于A地;B处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小;白天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小,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所以B地气温日较差大于A地。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风带的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

【详解】(1)左图中B气压中心较四周高,为高压中心,位于我国西北方,是蒙古—西伯利来高压,当其强盛时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如右图中C。

(2)此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右图中O气压带,让其只保留在海洋上。

(3)图中B地受高压控制,为晴天;A地位于冷锋锋后,多大风、阴雨、降温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原因是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对在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因此B地气温日较差大于A地。

32.阅读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约120km处。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米, 由一整块花岗岩构成,可谓独石成山,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

材料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沿着太行山北行一路考察,看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他猛然顿悟,“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进而,推断了整个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

 

(1)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黄河在流出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时,在山前形成了冲积扇,请你简述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3)根据资料三和右图推断华北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1)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流水)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2)黄河在山地,地势崎岖,流速快,侵蚀能力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出山口地势陡然变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3)流水沉积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河流地貌

【详解】(1)从“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和材料“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可分析出,渭河平原形成的内力作用是断裂陷落,由材料“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可知,渭河平原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总之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山前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黄河流经山地时,因地势起伏大流速,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携带量泥沙,在出山口地势陡然变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沉积,形成沉积扇。

(3)从图中可看出华北平原由冲积扇平原、河漫滩平原和滨海平原组成,可知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

33.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时,就容易形成雾。在智利中北部阿塔卡马沙漠南缘,有个叫丘贡戈的海边渔村(图中M地),几十年前这里的人一年也难洗一次澡,而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天天洗澡,还可以养花种菜。这都得益于立在山头的大量塑料网,来自太平洋的浓雾在网上凝结成水,再顺着软管流入收集装置中,解决了当地的用水问题。

 

(1)简述M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2)简述M地沿海多雾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图中阴影部分海域形成渔场的主要原因。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原因: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②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M地沿海多雾主要是因为秘鲁寒流流经,降温作用使海面较冷,当有暖湿气流经过时,易凝结形成小水滴,导致沿海多雾。

(3)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上升的海水将海水底部的营养盐分带到海水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吸引鱼群集中。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洋流对环境的影响

【详解】(1)M地位于20°~30°的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2)图中M地沿岸有寒流流经,对沿岸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当有暖湿气流经过时,易凝结形成雾。

(3)图中阴影处的渔场为秘鲁渔场,成因是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将表层海水吹走,深层海水上升,上升的海水将海水底部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水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点睛】世界大渔场的成因有两大类,一是寒暖流交汇处,二是有上升补偿流的地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纽芬兰渔场;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相关文章:

美俯冲带地幔正移动 速度比地壳运动快20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

九大最疯狂方式治理地球 垂直农场居首

201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综合题的解题思维障碍分析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

历年高考地理试题常见失误分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有关比例尺的几种题型及解析

高考地理联系实际试题解答

高中区域地理试题的瓶颈分析及对策

台风共有多少名字?—— 台风命名一览表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