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日本》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日本》教学设计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8-12-21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

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2、了解日本在开发自然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可取之处。

3、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

1、了解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

2、认识日本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学会列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目标):

1、通过对日本地狭人稠的岛国经济的学习,正确认识经济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2、通过对日本文化发展的认识,加深对文化特色含义的理解,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3、通过收集日本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资料,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共分3个小标题,由“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节教材首先讲述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多山、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等知识,并注意了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和自然条件与经济活动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关于日本的经济突出三个特点:一是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对农业、渔业生产的影响;二是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对工业发展、分布和对外贸易等经济特点的影响;三是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集中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克服能源不足的弱势,发展经济的典型实例。

关于日本文化特点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与本国国情密切结合,展现民族特性,形成鲜明的特色。

本节教材的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和文字四大部分。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日本港口的分布较全面地对日本各地理要素进行了定位,从扩展知识面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的风光、文化、建筑和经济;文字部分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提供了资料。补充部分与课文互为照应,相得益彰。

教学提纲(板书):

一、地狭人稠

1、位置及领土组成

2、多山的地形、火山地震频繁

3、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4、温湿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台风

二、岛国经济

1、农业经济特点

2、工业发达

3、主要工业带

4、矿产资源匮乏

5、对外贸易

三、文化交流

1、文化特点

2、文化发展

教学重点:

1、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

2、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点;

3、日本的文化特色。

教学难点:

1、在地图上落实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工业城市;

2、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成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教法:读图导析法。

学法:读图导学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实景图片—日本有代表性的山峰富士山和漫山遍野的国花樱花,让学生观察猜想,这是哪个国家的代表事物?

2、新课教学:

(一)地狭人稠

(1)关于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可根据教材P61图C,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屿组成,通过比较,了解到本州是最大的岛屿。可由学生用颜色笔在地图上勾画或让学生上讲台指示挂图找地名,也可用多媒体点击出要找的地名以加深学生印象。通过日本的陆地面积和人口,算出人口密度约为336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约为135人/平方千米外,日本人口密度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2·5倍,从而得出“地狭人稠”的认识。

(2)多山的地形、火山地震频繁:在七年级上册的“六大板块示意图”上找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找出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位置。可采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地描绘出“板块推移—多火山地震—山地隆起”的过程。阅读资料“富士山”,加强学生印象,补充日本国的两个别称:“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最后在图上找出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需说明的是:日本多山的地形和狭窄的平原为其短小湍急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引导学生由此推断出日本的水能资源丰富。

(3)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可根据教材P61图C,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日本主要港口—横滨和神户。

(4)温湿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台风:可用纬度相近的东京和北京的气温、降水资料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东京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丰沛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因此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在教法上,可向学生出示统计数据并让学生计算气温年较差,计算两地年降水量差。或者投影自行设计的东京和北京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并辅之以学生读图—计算—得出结论。最后补充说明:在此气候条件下,森林资源丰富,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二)岛国经济

(1)关于日本农业经济特点:可以联系日本的地形特点进行,直接分析农业基本情况—地少人多,精耕细作,现代化程度高,粮食单产高。

(2)工业发达:讲述日本的工业时可先由学生列举所见到的日本生产的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等产品或品牌,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结合图E、F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比例和世界排名,强调其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的比例和世界排名,强调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3)矿产资源匮乏:国内铁矿、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非常贫乏,工业原料、燃料非常缺乏,大量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进一步说明日本发展工业和经济的不利因素,加强学生的疑惑感,激发求知欲。附日本主要工业原料进口量占原料需求总量的所占百分比。由学生探讨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采取小组讨论、综合得出: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管理效率高。强调自然地理因素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点明日本“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类型及贸易对象。

(4)主要工业带:可根据教材P63图G,总结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集中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分析日本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克服能源不足的弱势,发展经济的典型实例。

(5)对外贸易:发达,贸易伙伴—美国、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两大贸易港口—横滨和神户。

(三)文化交流

(1)文化特点:可参照我国隋唐时历史,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表明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也可适当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与本国国情密切结合,展现民族特性,形成鲜明的特色。

(2)文化发展:日本的本土文化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

本节重点图表指导:

1、图C: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四大岛组成;日本多山的地形;日本港口城市分布特征和原因。

2、图E:日本进口矿产品的国家和地区;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的比例;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

3、图F:日本矿产品严重缺乏的国情特点。

4、图G:由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分析其港口一城市一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了解日本天然港湾与其经济发达的关系。

5、景观图对课文或补充资料加以说明,让学生对日本自然风光、文化经济等方面有直观的印象。

本节教材组织学生活动,重点突出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学会研究日本某一方面的问题。活动安排如下:

1、课前活动:组织学生在交通流量大的路口或停车场统计日本产车辆,详细记录车体徽标。

组织学生到商店(电器柜)统计日本生产的家用电器,详细记录电器徽标或商标品牌。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有抗日战争内容的纪念馆,讲述抗日英雄事迹。

请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或老同志讲故事。

课前齐唱《放牛娃王二小》,设问:这首歌讲述什么时候的事?以上方案,让学生体会到日本现在与中国经济、贸易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2、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填图游戏或比赛,内容主要是四大岛屿、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其他较大城市、著名港口等。

组织小组讨论—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具备条件的老师可穿日本民族服装(和服)来上课。

会日语的老师可用日本语言引人新课。以上方案可让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得法,可得到较好的课堂效果。通过创设情景引人新课,有利于调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3、课后活动:

收集日本城市风光照片、明信片,举行班级或年级展览。学生可从画报、图册、邮票、互联网等多渠道收集,而后整理展出。

观看日本国家地理概况录像。

教后反思:

本课让学生了解了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工业、经济、文化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通过对日本地狭人稠的岛国经济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经济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通过对日本文化发展的认识,加深对文化特色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通过收集日本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资料,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本节课起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七年级地理上册《日本》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反思㈡

高考地理:冲刺阶段要以纲带目

试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地缘政治学说

地理教学反思㈠

浅议地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高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应对新课改

试论地理教育哲学

世界主要宗教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