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作业题9份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作业题9份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1-18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试题

地理学习

练习题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形成①______中心,海洋相反,形成②____________中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③________中心,海洋相反,形成④__________中心。

2.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呈⑤________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⑥____________。如冬季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

3.东亚位于⑦____________东部,东临⑧____________,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季风气候比较明显。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⑨_________之间、⑩______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________形成的重要因素。

2.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________________、

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3.热带雨林气候是在______________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________带有很大的关系;在__________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下图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回答1~2题。

1.该气压分布状况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图中G2气压中心是()

A.夏威夷高压 B.亚速尔高压

C.印度低压 D.冰岛低压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3~4题。

3.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

4.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知识点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方法技巧练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读“亚洲

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压,又称__________压。

(2)B为______季风,C为________季风。

(3)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

D.东亚东侧的海洋最深

(4)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亚洲地形状况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地面反射率不同

方法技巧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

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

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副热带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赤道附近的印度洋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寒冷、干燥炎热、湿润温暖、干燥炎热、湿润

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局部地区

一、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月份()

A.东北平原小麦收获

B.开普敦气候炎热干燥

C.是南极地区臭氧空洞最大的季节

D.塔里木河流量最大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4.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5~6题。

5.该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B.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

C.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

D.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

8.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气候⑤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且成因相同

C.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原因是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①-②-③-④气候递变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

二、综合题

9.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1)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答案

知识清单

①低气压②高气压③高气压④低气压⑤带状⑥高、低气压中心⑦亚欧大陆⑧太平洋⑨高低纬度⑩海陆气候海陆分布赤道低气压带西风西风带

基础达标练

1.C2.B[图示中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由低气压控制,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势力强。]

3.A[由图可知,在50°N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此时60°S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4.D[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应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由此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5.B[由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低纬的风向左偏转(注意应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来判断左偏或右偏),表明此半球应为南半球,a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应为南半球西风带,故为西北风。]

6.A[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的大陆中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方法技巧练

(1)亚洲低印度低(2)东南西南(3)B

(4)AC

解析季风的成因有两种:一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另一种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后者出现的地区在赤道附近,且为越过赤道的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同而形成的。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是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这就为判断提供了帮助。由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所以可得出:南亚、东南亚的夏季风、澳大利亚北部的夏季风(南半球夏季)都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综合提升

1.A[①地气流辐散,为高压中心;②地为低压中心;③、④地为低压槽。]

2.B[根据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东北平原小麦秋季收获;南极臭氧空洞最大的月份一般为10~11月,属于南极地区的春季;塔里木河流量夏季最大;地中海气候区的开普敦夏季炎热干燥。]

3.B4.B[第3题,从图形中气温的变化看,两地都在南半球。据图判断,甲地气温高的1、2、11、12月份,降水较少,所以是地中海气候。第4题,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主要是西风。]

5.C6.B[由图示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且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气压低,是北半球的夏季;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为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

7.A8.C[图中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偏北,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气候类型⑥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属季风气候;气候类型⑦位于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9.(1)亚热带季风(湿润)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

(3)④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个纬度),因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区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种气候分布在中国和美国东南部、日本的南部地区,故判断其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除此之外,该气候还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南美洲东南部。第(2)题,首先从温度带上看,应该在亚热带地区,其次在大陆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较大,在冬夏季风影响下气温、降水变化显著。第(3)题,乙地位于日本,由于是地处海洋中的岛屿,故受海洋影响较大,形成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季风气候,而我国与美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第(4)题,由图示甲、丙两气候区的纬度分布可看出两者间的分布差异,由于我国季风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最大,故冬、夏季风都很明显;而美国的季风气候与之相比要微弱得多,多表现为湿润性季风气候,即夏季风较强,冬季风不明显。

教材P36活动

1.图中所示不同季节大陆上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形成不同的气压中心。

(1)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聚集,使气压升高,形成高压。

(2)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减少,使气压降低,形成低压。

2.从纬度位置看,冬季在陆地上形成的高压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在陆地上形成的低压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受陆地上高、低气压的影响,气压带被分裂成块状分布在海洋上。由此可推得结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教材P38活动

1.东亚季风

(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其形成过程如下:

风向: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2)冬、夏季风性质差异: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来的暖湿气流在我国产生丰沛的降水,因而形成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沛,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稀少,干旱严重,因而形成荒漠景观。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大小与雨期长短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也产生重大影响。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二至三熟;而华北、东北及西北东部地区,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兼有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

教材P39~P40活动

1.略。2.略。

3.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除了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在气候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欧洲西部濒临辽阔的大西洋,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加上海岸曲折,山脉多东西走向,西风容易把温暖湿润的空气送进大陆内部,形成面积较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使太平洋的水汽只能影响沿岸地区,不能深入内陆,致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作业题9份】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考点:关于季节的判读分析

高考地理考点:自然灾难完全攻略

高中地理复习需要注意的四个重点

2009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与命题预测

高考地理热点及考纲解析

地球上最荒蛮的十个角落

高中地理常用公式大盘点

全球极端天气发生今后将更频繁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地球的寿命有多长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