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研究考情,科学备考自然地理

研究考情,科学备考自然地理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0-14 发表|教学分类:试题分析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通过对全国与各地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2014年高考对自然地理的考查有着以下特点。

1.分值过半,地位重要

自然地理依然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仅从试题的主题和设问指向统计,几乎各套试卷对自然地理方面的考查分值都超过了50分,新课标全国卷Ⅰ和卷Ⅱ、安徽卷、广东卷、四川卷对该部分考查的分值都在60分左右。个别试卷,如福建卷和重庆卷对自然地理的考查不多,但分值也都在40分以上。如果再加上人文地理部分所涉及的自然地理的内容,各套试卷对自然地理部分的考查分值还要多。

2.依据课标,聚焦主干

各套试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命制试题,重点考查对研究和学习地理有用的、主干的、基础的知识、技能和观点。

(1)大气和气候仍然是自然地理部分的考查重点,各套试卷在这个方面所分配的分值几乎占到其在自然地理部分分值的1/3,四川卷、浙江卷和两套新课标全国卷在气候方面的考查都比较多。对大气和气候的考查围绕太阳辐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天气与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大气环流形势与天气变化、气候及其变化、等压线天气图判读等方面。

(2)“地球上的水”,除新课标全国卷Ⅰ、福建卷和重庆卷没有涉及外,其他试卷均有考查,特别是新课标全国卷Ⅱ、广东卷涉及较多。对地球上的水的考查紧扣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变化过程、水循环原理与水资源状况等。

(3)地表形态的塑造在高考试题中多围绕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地表形态对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两大方面展开。

(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多数试卷中考查的分值不高,且考查内容限于地球运动对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周年变化的影响、区时计算上,试题难度大大降低。安徽卷、重庆卷没有涉及本方面内容。

3.强调综合,突出主线

(1)自然地理部分的试题命制强调了综合性,即大部分试题都在“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指导下命制的,可以说大部分试题的解答需要依靠自然地理多个要素与多维角度来分析,需要调用各章节的内容来展开,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及其成因、自然灾害灾情特点与孕灾环境、水文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成为考查的主题。

(2)所谓突出主线,是指试题的命制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进行,进而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理念,彰显了人地协调的基本思想。

4.创设情境,关注原理

试题突出能力立意,主要通过创设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新情境,并在此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认识地理规律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回避各地模拟题所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

(2)高考试卷在新情境下的问题设置紧紧抓住“运用基本原理认识与评价地理事物”来进行。由于构建认知与应用模型是地理研究与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所以试题对基本原理的考查更加侧重学生构建与优化基本地理模型的水平。试题所考查的基本地理原理或模型主要有地球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周年变化、大气受热过程与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与季风环流、气候模式图、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图、水循环模式、世界洋流模式、水文特征及相关因素、地貌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及过程、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灾害灾情及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特征比较等。例如要分析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需要调用水循环模式图、大气环流模型图、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示意图。

通过对新课标各地试题的分析和归纳,可以形成对自然地理部分考查特点的认识。以上特点的形成是近几年考试改革不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今后一段时间高考命题的基本导向和特点。结合这些导向和特点, 2015年对自然地理部分的备考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紧扣课标,注重综合,构建模型

首先,理解《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广度、深度和方法,按要求梳理骨干知识。例如把复习重点放到“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上,而非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再如要把复习重点放在世界洋流模式的理解和应用上,而非从动因上推导世界洋流规律的形成。其次,在“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指导下推进自然地理各单元的复习,突破自然地理的教材章节体系,在联系的结构下复习章节内容,重新整理相关知识,梳理出突出综合的复习专题。最后,构建认知和应用模型。例如在复习大气受热过程模型之后,可以适时切入“大气与地面状况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气温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基本分析模式图。

2.关注实践,抓住重点,提炼思路

在新情境下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所以高考试题几乎都以新情境为背景命制,而这些情境又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有较多联系。因此,在学习中关注社会热点与生活,在社会和自身实践中思考地理问题,提升学习和答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完成新情境问题之后要反思新情境、新问题与老原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新与老”本质不变的关系。

从知识模块讲,自然地理考查的重点在大气和气候方面;从基本能力讲,自然地理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分析、“自然环境及要素的差异比较—特征归纳—成因解释—影响评价”的思维逻辑。所以,以气候知识为重点,在综合联系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思维训练是自然地理部分备考的重点。

解答地理问题在本质上是调用自己的“认知模板”去解释与评价具体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检验自己“认知模板”的不完善之处,并修改,这就是一个学习发散的过程。所以,平常做题之后一定要思考:解答问题需要调用哪些原理与模型、分析问题需要怎样的逻辑思路、表述结论采用怎样的顺序和规范等。

更多地理试题分析,尽在查字典地理网

【研究考情,科学备考自然地理】相关文章:

我国主要山脉的形成

日月山

自然资源的属性

和高一新生谈如何学好地理

数字地球

浦东的发展目标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美国的自然环境

加强课堂教学的隐性管理

国际传媒大道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