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其他 >“行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

“行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3-01-05 发表|教学分类:课改消息

地理教学

其他

所谓“行动研究”,是指教师把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结合在一起,改善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具体说:“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它强调的是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强调行动者参与研究,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系统的持续的反思。

行动研究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七十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兴盛起来,它是一种日益受到普遍关注的教育研究方法。其宗旨是“行动者即研究者,研究者即行动者”。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作为首要目标;第二,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的合作;第三,行动研究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行动研究”的构建与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出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省式深入思考,发现、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我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探求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

(一)发现问题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是反思研究的第一步。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白问题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差距,才会不安于目前的教学状况,从而改进自己的实践。我们对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时,发现有以下问题:

⑴学生活动表面化、思维虚假活泼

由于教师要求不明,随意性很大,其结果是学生不知如何学习,讨论不能深入,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深入的个性思考。

⑵师生思维不同步

教师抢时间赶进度,教学设计时没有或很少考虑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师讲解时,学生要么忙于作笔记而没有积极思维,要么参与了思维而没有作好笔记,思维明显不同步。

⑶教师包揽、满堂灌

教师忽视学生思维活动的周密设计与组织,缺乏对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思维的目标与方法不明,导致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削弱,课堂上死气沉沉;另一方面,教师又担心学生不懂,不愿放手,最终由教师包揽。

⑷教师讲解不透彻

对有些问题,由于备课不充分,参考资料看得少,挖掘不够到位,讲解不全面、不透彻,概念模糊,学生似懂非懂,做题错误率较高。

⑸应对文科综合高考的能力不强

如何从地理、政治、历史三个角度去审视、综合分析某些问题的能力弱,因而缺乏指导学生进行综合的思路和体系,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二)反思学习

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经常性地进行反思、学习。主要形式有;备课组内集体商讨,吸收别人的经验,学习他人的先进成果,查阅参考资料,借鉴科研成果等。

(三)制定改进计划

在反思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改进教学的工作计划。仍以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反思为例,可以制定以下改进计划:

针对问题⑴学生活动低效: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问题设计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富有层次性、启发性;小组活动时分组明确、任务明确、要求明确,提高分组活动的实效性;提倡个别或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减少集体作答。

针对问题⑵师生思维不同步:教学设计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不忙于赶进度,疑点、难点讲深讲透,尽量多引导学生前后联系、整理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对学生不能兼顾作笔记和思考的现象,教师多给学生介绍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作笔记的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针对问题⑶教师包揽: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给学生应有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总结、归纳地理事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学会判读各种类型的地图,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加以改进,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渐转为学生质疑、学生设计问题,学生由上课被动听讲转为自己动脑思考、动手作图和笔记、动口说自己的认识或想法。把学习的任务交还给学生,教师则加强个别或小组辅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针对问题⑷讲解不透彻:教师多参阅相关复习资料,多角度考虑问题,做到备课充分。

针对问题⑸综合能力弱:认真学习、研究高考的考试说明。根据近两年的文科小综合考试情况和趋势看,首先应抓好地理学科内的综合复习和训练,其次再考虑学科间的综合复习。因此,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重点进行科内知识综合复习,在与历史、政治学科有交*时,可给学生提出复习建议或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综合;此外,教师多看看历史、政治资料,向有经验的教师或学校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同政治、历史教师一起就某些材料设计综合问题,或给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进行反思调节

审视教学改进措施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的作业等来分析自己教学行为的利弊得失,作再度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改进措施。在平常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写教学后记就是比较可行的有效方法。可以记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记改进的方法,或是对某一知识处理的不足或灵感……长期坚持按备课要求写教学后记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师对知识、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实,在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知识层面上的不足,有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有学生能力的内化问题,有学生主体的发展问题等等。知识层面的问题较容易解决,而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则需制定详细的计划,并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二、访谈调查与听课观察

(一)访谈调查

学校往往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来了解教师平时教学行为的优点和不足,并反馈给教师,但这不是教师的主动行为。其实,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性做法,很难自主发现,因此教师主动调查访谈很有必要。这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和前提。

2001年11月,我们对高三文科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召集学生代表座谈,学生反映了以下意见:

①满堂灌,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少;

②板书不清晰、板图不规范;

③讲课的语速、上课的节奏太快,来不及作笔记;

④对老师有畏惧感,害怕问问题。

⑤教师讲课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

⑥教师重视知识讲解,但方法指导较少……

仔细想想,有些问题自己确实没有意识到,必须制定逐渐改进的计划,并经常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有意识地克服(尤其是习惯性问题)。

(二)听课观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听课,尤其是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可以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可以反观自己,从而寻找教学中的差距,有时得到的是灵感与顿悟。比如:教学语言组织中的停顿、轻重、缓急的把握技巧;宏观驾驭课堂的能力;如何解决疑难问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处理……

三、案例研究

我们学校根据班级集体授课中学生较多、教师很难细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解这一实际情况实施导师制:在班级授课基础上,地理教师是地理科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导师。这为我们的行动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有利于从这些同学那里分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继而改进教学。

案例:化解张力同学(高2002级1班)对地理学科学习的恐惧

(一)发现问题

高三年级每次学月考试后都要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高三一班学生张力总成绩连续两次第三名、一次第二名,数学学科优势突出,但地理学科常在中下水平。他的高考目标是重点大学,地理成绩低对他十分不利。他上课时非常认真,课间也问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二)分析问题

第三次月考后,他的地理单科成绩仍然低于全班平均水平,于是,在认真分析其三次成绩和各科表现的基础上,找他谈话。

师:你的其它学科成绩都不错,为何地理成绩总不理想?

生:我也不知道,你上课我能能听懂,就是考试考不好。

师:你是不是不太喜欢地理?

生:有点,我原来的地理就学得不好,本来想读理科,老师动员说英语和数学好,以后在文科的竞争力更大,地理只要你重视就可以学好。

师:的确,你只有重视才能学好。你这次的月考试卷我们作了分析,你的主观题得分低,而客观题部分还可以,是怎么回事?

生:做选择题时,基本上能排除两个选项,但剩下的两个选项就分不清了。做题时找不到感觉。

师:是否对地理有些恐惧呢?

生:过去不觉得,会考前努力几天就过了,但现在就不同了,每次成绩拿出来,大家都为我地理太差觉得可惜。高考越来越近了,我也很担心。

师:地理科成绩已经成了你是否能考得更好的瓶颈,你在课后花了多少时间?

生:除了上课外,花得很少。

师:为什么?

生:第二学月我每天都花一小时的时间去学地理,学得很辛苦,考试成绩却没有多大进步,加上比较喜欢数学和英语,因此,第三学月就把地理挤掉了。

通过谈话了解到,张力地理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他存在恐惧感,认为地理不好学;另一方面,对地理学科不重视、不感兴趣,用的时间少,加之没有过成功的体验,找不到感觉,形成恶性循环。

(三)解决问题

1、制定对策与方案

针对张力在地理学习中的问题,制定以下的对策与方案:

第一步让他主观上真正认识到要考上重点大学绝对不能严重偏科,要有危机感,改变学习的态度,努力学习。

第二步帮助他找感觉,对地理有兴趣。

第三步课堂上有意识地让他有较好的发挥,帮他考出一次好成绩,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

第四步作业当面批改,定时指导或答疑,进行实质性辅导。

2、实施方案

首先,进行辅导性对话。带着这样的目的和设想,教师更多地留意张力,设法接近并寻找与他闲聊的时机。

师:想过学好地理吗?

生:很想学好,但不知道怎么学习。

师:只要你主动积极,很快就会提高的。建立你先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力争每天上课把知识性问题解决,课后用10分钟左右时间整理笔记和思路,做20分钟的针对性练习,晚上睡觉前再回忆一遍,做到“天天清”;平常遇到问题就记在小本上,每周一、三、五晚自习第三节定时到办公室解答;完成作业后直接拿来当面批改;每周日用一小时时间对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小结,做到“周周清”;每月月考前再进行复习、考试后小结,做到“月月清”。这样你就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生:我按老师的建议去做。

其次,帮助他增强学习地理的自信。给他提供一些难易适度的练习,让他体验地理练习的成功;上课多提他的问题,答对及时表扬、鼓励,答不上时多引导。

第三,加强辅导。每次批改作业时,对他的作业进行分析:哪些错误是过失性的,其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粗心大意?哪些是难免的?是知识问题还是解题技巧或方法问题?是知识不落实还是没理解?在定时辅导时就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经常收集反馈信息。

多次辅导后,每次碰面时张力都主动打招呼问好,脸上也有了笑容,逐渐解决了恐惧和缺乏自信的问题。以后的每次考试中他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2002年参加全国文科综合考试中取得了240分的成绩,他被湖南大学经贸专业录取。

(四)反思与总结

其实,许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科现象。他们只是一味地凭兴趣在学习,如果教师不及时地敲响警钟,并采取补救措施,偏科现象是不可能改观的,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为教师提供探求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反思教学、调查访谈、听课观察、案例研究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主体构建。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原有的学科教学和常规教研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发展平台,把课改理念、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大胆探索,与时俱进。

【“行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相关文章:

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与展望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高中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如何在地理复习课中进行课堂提问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地理教学初探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

初中地理课本卫星照片的目视判读

山东省地理教材选用统计表

最新地理其他
热门地理其他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其他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