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初三地理复习方法归纳与分析

初三地理复习方法归纳与分析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4-26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初三地理复习方法归纳与分析

一、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要使中考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从这两年考试卷看: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准、不全等问题。不牢是记不住地理概念;不活是不会灵活运用知识;不准、不全是答题不准确、不完整或不会正确使用地理语言。故中考复习必须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第一步是“讲”。教师必须根据考纲要求,向学生讲清概念。复习要求突出重点,讲清因果,使地理知识系统、完整、准确。从而让学生做到概念明确,答题完整。如复习我国的四大工业区时,要突出四大工业区的特点、形成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城市等内容。

“讲”,还必须讲清知识的网络关系。既要按先后顺序的纵线复习,使学生记准、记牢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还要按地理要素把有关内容组织起来,进行横线复习。如复习地形时,可把总的地形与四大区域地形相结合,复习农业时要求结合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这样复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第二步“练”。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练”要循序渐进。不管是基础知识,还是应用能力的练习,都要逐步提高难度。如通过比较南方和北方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的差异。练习的题目类型要多样,同一内容,要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分析与思维。如“天津近海,为什么是大陆性气候?”“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为什么要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练习题还应针对学生易出错误的方面出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京广铁路和浙赣铁路、湘黔铁路相交于“株洲”而不是“珠洲”或“株州”。

第三步“补”。补是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进行分析、讲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课。补是提高复习质量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注重复习方法

复习地理的方法很多,但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把所复习的知识〖如国家、地名、河流、山脉等等〗落实在图上,因为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利用地图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进行地理复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阅读—认真地阅读教材、地图和笔记。教师在复习前,先给出复习范围,学生根据范围便展开阅读,此次阅读属于全面阅读,尤其注意平时忽略的部分,比如:课本中阅读教材等,阅读的速度要根据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定,千万别急于求成,平时已掌握牢的知识点,速度可快些,反之,则要多点时间。

通过阅读,便会发现疑点,也会找出重点,使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迅速回到原来曾达到的水平。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努力地调动自己的记忆,回忆时按知识结构,有条理、有顺序地进行,避免遗漏。〖比如按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经济、居民等方面顺序进行〗这样对后面的阅读才有更好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阅读是基础,必不可少。这种方法多用于第一轮的地理复习中,当学生已经知道考试的内容与范围后,怎样才能将这些分布在每一本书上、各章节多而杂乱的知识变得少而有序呢?在复习过程中大家不防试一试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谐音记忆复习法

如果学生对大量地图、地名的记忆,和各类知识间的关系不知所措,便会造成地理原理、概念的混肴。对于这种情况,反而好解决。比如在学习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时,可用谐音法编“顺口溜”,如记忆全球的六大板块时可记忆为“南非亚印太美”,在了解我国超过100万的民族有哪些时,可编成:“满蒙回藏苗、维彝壮布朝、侗白土哈瑶”。

〖方法二〗组织中心问题谈话法

有些教师在复习时,只是简单对教材进行重述,这样学生便会觉得枯燥泛味,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把需要复习的全部内容,提出几个“中心”,围绕“中心”组织成若干问题,在复习时分别向学生提出来,可采用谈话式或讨论式的方式,学生自己来复习地理知识,来加强自身的地理技能。这样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比如:在复习世界地理各个大洲、地区的气候时,可组织中心问题——“各大洲、地区的气候分布”,在这个大中心问题之下,又可以提出若干个小问题,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世界的分布”等等,无论哪一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都会马上在头脑中回忆,然后让学生讨论或者发言,最后教师作总结——“亚欧大陆内部由于距离海洋远,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受到地形东西两方面高山和中部为平原地形的综合影响,使得极地寒冷气流和南方墨西哥湾暖流都可以长驱直入北上南下,导致温差大,加上纬度因素方面的原因,就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复习时还可以组织许多中心问题,如:“地中海气候在世界的分布”,“我国的河流为什么大多数都是自西向东流”,“当你到大自然中去开阔眼界时,迷了路怎么办”,“世界之最”,“世界的国家”——又可以分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与民族”、“经济”等小问题〗—等等。这种复习方法,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可以防止学生学知识不能“搬家”的现象,而且学生的印象深,又是师生双边共同完成且生动活泼,加上复习时间经济,只是这种复习方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高,所精心组织的中心问题要连贯起来,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效果才会大大超过对教材的重述!

〖方法三〗利用学生自制的“学具”进行复习

比如,要复习经、纬线,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地球上的五带等,用学生动手制作的“地球仪”〖要求在“地球仪”上画上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0°W与160°E经线,并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极圈以内,南极圈以内涂上不同的颜色〗。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就体会到经、纬线的性质〖形状、大小、指示 的方向的不同〗,五带的分布,半球的划分等知识,教师只要稍稍提示一下,学生便可以马上接受。又比如:复习中国地理的省级行政单位、主要高原、平原、盆 地、山脉时,让学生自制中国政区版图,并制作主要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的名称的小小文字卡片〖要求在这些文字卡片上着上其相应海拔高度的颜色作为底 色〗。复习过程如下:先让学生把打散的各省区拼成完整的中国政区版图,可以分小组进行〖一般2~4人为宜〗,也可以用竞赛的方式进行,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待拼完后,用自已制好的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的小卡片,一人任意拿一张卡片,一个人回答问题——包括文字卡片上的地理名称的特点、所在的大致位置、有什 么河流流过、位于中国的哪一个阶梯上,目前的地理环境如何等等,另一个人则把卡片放在中国地图的相应位置上〖填图〗。如果时间有剩余,还可以调换以上这几 个人的角色,从头来一遍。这种复习方法形象、直观,学生易接受,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更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复习内容的精髓。

〖方法四〗“在地图上旅行”或“地理事物定位法”进行复习

(一)、“在地图上旅行”

强调地理学科“图”的鲜明特点和重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 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 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简单地说,地理 就是地图上的道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这样 “图文结合法”在复习中才能顺利地贯穿和渗透下去,最终完成教学各项目标。由于一说到到外地旅游,大多数同学都十分喜欢。抓住这点从“在地图上旅行”这方 面切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法要求教师在设计旅行路线时,要有目的地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特征相互联系起来,阐明它们之间的因果 关系及规律。例如:在复习中国的铁路干线时,还可以顺便复习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和地形区,可以在地图上设计一条旅游路线:从龙岩出发,到厦门乘飞机到成都 转机到西昌,沿成昆线、宝成线北上到成都、宝鸡,再沿陇海线东行到徐州转京沪线北上到北京,乘京哈线的火车到沈阳,再乘哈大线的火车到大连,坐船到上海后 沿沪杭线—浙赣线到鹰潭,沿鹰厦线返回龙岩。学生回答沿途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地加以配合,此线路主要复习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沿途主要的旅游景点,同时 让学生领略到各地不同的地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自然景观。又如为了复习世界的气候类型,可以这样设计一条旅游路线:从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出发,向北经过撒哈 拉沙漠、地中海、英国的伦敦,向东行到中亚,再到西伯利亚、北冰洋。此线路主要复习了沿途经过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苔原)气候等类型。如果能配上幻灯或多媒体教学就更好了,把气候这种教学重点、难点寓于娱乐之 中,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但应用地图进行旅行复习也有缺点,有时单一条旅游路线并复习不完全部内容,此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说明,让复习内容更完整、更系 统。

(二)、“地理事物定位法”

第一步:读、划先行——“思维描图法”

第二步:填、写结合——“地理事物定位法”

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对地理事物 及规律进行定位。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由教师印制好),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 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 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地理教材越学越薄,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地图为中心线索,通过学生自己复习教材、转绘教材。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强地理的空间观念,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好的完成复习的目的。

〖方法五〗运用“对比强化记忆法”进行复习

在此阶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如把不 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

再如:在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复习中,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知识,可以用比较法制定出一个表格,其中包含的比较内容:地理位置、地形 特征、主要的河流、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人种、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的资源等,通过这样的复习,可使原来零碎的、分散的地理知识组织起来,学生容易接受。

运用比较法进行地理复习,不仅可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地理观念和正确的地理概念,同时还能训练学生分析概括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如:“天气和气候”的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比较……等等。

〖方法六〗提高能力、强化训练法

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就应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 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当然与地 理有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有疑问的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请教老师。提高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知识 间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复习的核心任务,而这项任务的落实必须依托于训练这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应选择有价值的、切合学生实际的试题,让学 生养成独立思考、解题的习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点评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某些试题进行拓展和迁移等。教师在每一次讲评中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闪 光点,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有好的开始,也要有好的结尾,所以任何地理教师必须注重讲授与复习,复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好坏。当然地理课的复习,同样要针对不同 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千万不能千篇一律,也就是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即使是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班级里,还应当根据学生地理知识的基础、接受 能力、掌握情况等的各异作出深浅不同、高低有别的解答。

【初三地理复习方法归纳与分析】相关文章:

历年高中地理综合复习指南手册

如何在地理复习课中进行课堂提问

数学方法在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和体会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图像系统运用于地理新教材

中学地理新课改概念教法例举

浅谈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改革

初中地理课本卫星照片的目视判读

高考临近地理现阶段复习方法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