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4-11-12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③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给出多种地理图表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

②把分析归纳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与表达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 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

(二)难点

1、综合分析说明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一)第一课时:地质作用的概念,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第二课时: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第一部分 课堂实录

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印尼海啸的相关内容,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海啸形成的原因。(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受地表形态的变化,为本课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一、( 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做好知识铺垫

(一)印尼地震改变了印度洋上部分岛屿的位置和地形

在2005年1月8日,印尼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的各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而据地质学家的发现,这次发生在印度洋的强烈地震不仅造成了破坏力惊人的海啸,还改变了印度洋上部分岛屿的位置和地形。使苏门答腊岛发生了移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可能发生了永久改变。

(二)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的时候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那里曾经是海洋。

二、( 师)播放图片(平原、丘陵、高原等)

【承转】(师)教师组织和引导好学生的讨论,教师总结并指出:以上文字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地表形态是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学习新课】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

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师)解释: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的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即地质作用营造了地表形态。

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学生活动)观看视屏、图片,阅读课本的文字及案例,思考如下问题:

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②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哪几种?

③内力在表现形式上有何差异,对地表形态有何不同的影响?

④内力作用中,哪一种形式是塑造地表形式的主要方式?为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并不是要学生都能自己弄明白)

3、(师生互动)引导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三种表现形式的名称能够说出来,但未必都能理解,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关于三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掌握,故在引导学生回答的时候穿插动画和视频以及演示来突破:

①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播放火山爆发录像,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火山爆发对地表形态带来的影响。结论: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岩浆喷发,经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可形成熔岩流地貌和火山。

②讲解什么是变质作用:岩石在地壳深处,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结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由于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深处,它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③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A、投影喜马拉雅山的图片,介绍背景资料:喜马拉雅山,经过4000万年的抬升,才成为今天的世界最高的山脉。这个世界最高山脉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仍以0.5---1厘米继续升高着 。

B、学生讨论:喜马拉雅山上升的原因。

C、播放六大板块及其褶皱山形成示意图,整理学生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褶皱山。

D 、教师演示:用一本书当作地壳,演示它怎样运动才能形成喜马拉雅山?(向中间挤压)

教师继续演示:如果把这张白纸向两边拉,地表会是什么样子?(举例:东非大裂谷)

教师提问:挤压运动的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方向与地表呈水平的关系。

教师讲解:这种岩层沿平行地表方向的运动——水平运动。

【教师小结】:地壳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断裂带。

E、引导学生讨论课本活动1:图4.2意大利那不勒斯岸边的三根大理石柱。

思考:①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

学生回答:下沉运动

②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又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

学生回答:上升运动

③那不勒斯海岸地壳的运动方向有几种?地壳的这种运动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

两种:向上或向下运动。其方向与地表呈垂直关系。

这三个问题设置的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从图中直接读出,所以有学生讨论之后回答,教师稍作解释。

【教师小结】:这是地壳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垂直运动。投影垂直运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地壳垂直运动常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拗陷,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如台湾海峡的形成,是地壳下沉得结果;如沧海桑田讲的是地壳的垂直运动。)

教师提问:这两种运动到底哪个为主?哪个为辅呢?

学生看书回答,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混淆,教师得配合案例详细解释。在全球范围内是以水平

运动为主,应该说内力作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但是在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主次,比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但那不勒斯海岸却以垂直运动为主。所以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这两种方向的运动有主次之分。但全球范围以水平为主。

【结论】: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地质作用只要表现形式运动方向对地表的影响举例

(一)

内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地壳运动: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水平运动水平挤压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

水平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垂直运动地壳抬升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台湾海峡

地壳下沉

岩浆活动 未喷出地表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形成岩熔地貌富士山

变质作用 在地壳深处形成变质岩,对地表影响不大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成的

结论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承转】下面我们做个计算题:4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年平均上升速度为0.05cm,最快的速度后来达到5cm。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若按最慢速度来计算,经过4000万年的上升喜马拉雅山为多高?

学生计算、回答:2万多米

教师讲解:理论高度与实际的相差太大,说明喜马拉雅山在上升的过程中海伴随着其他的运动?

即下沉运动。这进一步说明了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是同时存在,而且相互影响,运动结果往往渗透在一起。

教师提问:除了下沉运动外,还有没有受到其他运动的影响呢?

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讲的外力作用。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的文字及案例,思考如下问题:①外力作用能量来源?②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哪几种?每种表现形式之间有何联系?各对地表形态有何不同的影响?外力作用中,哪些形式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为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并不是要学生都能自己弄明白)

2、(师生互动)引导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四种(或五种)表现形式的名称能够说出来,但未必能理解,教师同样要先引导学生回答后通过演示实验以及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一步一步展开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以此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①实验演示:用厚纸板做成一个演示台阶,如图所示:

实验1:选择一块非常完整和坚硬的岩石,用花洒在花石头上淋水片刻,观察岩石有何变化?

实验2:把岩石换成一块结构疏松的大土块,用花洒在土块上淋水片刻,观察土块有何变化?

②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结果。找出主要原因是实验的石块和土块的性质不一样,实验1的石块没有被风化,难以被侵蚀,而土块已被风化,易被侵蚀,由此理解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视频:昼夜温差使岩石破碎。(举例塔里木盆地晚上因为温差而崩裂的石块,声音就像放炮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风化作用的概念。理解风化作用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④在重复一次实验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理解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整个变化过程,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⑤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如图所示:

⑥根据景观图片做出判断:投影一组图片(海蚀崖,风蚀城堡,沙丘,珠江三角洲)请同学们判断哪些属外力侵蚀作用,哪些属外力搬运作用?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讨论后,交流看法,老师加以点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基本特征。

⑦根据景观图片做出判断:投影一组侵蚀地貌图片(风蚀蘑菇;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海蚀崖、海蚀柱;冰斗、角峰、U型谷;溶洞),请同学们推测以下,上述侵蚀地貌中,哪些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哪些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哪些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哪些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⑧根据景观图片做出判断:投影一组堆积地貌图片(新月形沙丘,河口三角洲,冰积湖),请同学们推测以下,上述堆积地貌中,哪些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哪些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哪些是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小结:在外力作用下,对岩石不断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日复一日,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缓。

【第一课时小结】:地势起伏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外力作用有对地表进行不断的修饰。总之,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让学生填表:

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的影响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第二部分 教学反思

一、自我评价

1、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有流畅的教学内容流程与教学组织流程。

2、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的。

3.、能够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了地理规律和原理,学会了分析解释地理现象。

4、教学过程中能将学生已有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二、自我反思

1、教学后的收获:

本节课注重创设情境,以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该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思维过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的学生不仅学得了地理学科的结构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探究地理现象的思维方式。这种探究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进行科学探索时所需要的,一经掌握就具有迁移价值。

2、教学后的困惑:

首先,运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基础,思维层次较高,而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等的影响,而该教学方法本身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较为费时。同时问题的设置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利用实验来解释复杂抽象的地理原理。这样的教学既形象又生动,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因为它较注重自然地理事物现象的描述,所以比较适用于自然地理中部分内容的教学。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

(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教学时间的允许,进行引导教学,方法不一定要用于整节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用于一节课中某一教学内容,同时与其他教学方法并用,以完成较大容量的教学内容。

(二):作为教师本人应该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练成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轻松地驾驭课堂教学。例如,当学生在思考时遇到阻碍时,教师应能立即分小步子设问启发,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经验与能力时,教师就要随机应变地设计一些有坡度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索欲望始终得到满足。

(三):教师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高中地理各章各节中的知识点及其成因规律,整理出具体内容,为该方法的实施提供最恰当的素材。

查字典地理网有全面的地理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转偏向力

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科学性的几点认识

中国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教学目标

我国海洋开发及安全

试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教师心境与课堂教学质量

地理课的绘图教学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案例教学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