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河北涿鹿2016年高一地理六月月考试卷(附解析)

河北涿鹿2016年高一地理六月月考试卷(附解析)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1-18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试题

地理学习

练习题

命题人: 审核人: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小题1.5分)

1.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目前我国每年仍净增人口1400万,其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基数过大 C.大量移民迁入 D.城市人口增加过快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3.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读2000-2010年中国乡村、城市及镇的迁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4-5各题。

4.图示人口迁移特点是( )

A.乡村净转出人口中男性与女性数量相等 B.镇净转入人口明显多于城市净转入人口

C.转入城市的人口比转入镇的人口年龄段更集中 D.城市净转入人口和镇净转入人口的年龄结构一致

5.上述人口转移对城乡地区的影响是( )

A.延缓了乡村老龄化进程 B.促进了乡村城镇化发展

C.缓解了城市劳动力不足 D.促进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右图为“某城市2012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6-7各题。

6.该城市2012年的人口容量为( )

A.85.4万 B.97.3万

C.105.6万 D.351万

7.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下图)”,回答8-9问题。

8.图中信息反映( )

A.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

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

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C.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

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

动力短缺

9.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

生二胎,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和影响是 ( )

①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老龄化加剧 ②可以使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③目的是鼓励人口生育 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⑤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⑤

下图是“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问题。

1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

1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对城区的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读我国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等值线数值a>b>c>d,完成13-14题。

13.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甲地近地面风向可能是( )

A.偏南风 B.偏西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西南一线交通通达度较好

B.甲地地价高于乙地

C.乙处可能为农业区

D.丙处可能为卫星城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各题。

15.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特点( )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B.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C.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已经与发达国家

持平

D.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与我国快速发展

的经济有关系

16.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 B.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小

C.职能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少 D.城市数目越少,该等级的城市相互间距离越短

读 “2005~2010年甲、乙、丙、丁四国人口数据” 表,完成17-19问题。

国家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

甲1.921.2686.5

乙3.992.2749.8

丙1.07-0.5178.2

丁1.200.4890.1

17.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有(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18.乙国可能是( )

A.俄罗斯 B.尼日利亚 C.日本 D.英国

19.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和“人口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问题。

20.图示时间内,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大量人口迁入

21.上海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未来将变得日益突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下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据图回答22-23问题。

22.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3.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24.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

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

C.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

D.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

香港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回答下列问题。

25.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牛仔裤是根据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牧民所穿裤子改造而来,选料多为粗棉布,非常耐磨耐脏。读下图,回答26-27问题。

26.能够为牛仔裤提供原料的农业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形成农业带③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靠近海洋,水热资源充足

C.人口稠密,靠近消费市场

D.地形崎岖,降水较少

图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28-29问题。

28.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甲—商品谷物农业 B.乙—水稻种植业

C.丙—混合农业 D.丁—乳畜业

29.有关丙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场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B.有效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C.灵活调节种植与放牧的规模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低

30.宝钢与鞍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

A.信息通达性越来越重要 B.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C.个人偏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强 D.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31.电子装配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

下图示意工业集聚中的扩散。读图回答32-33各题。

32.下列有关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应该集聚,没有投入和产

出关系的工业不会集聚

B.工业集聚势必会形成工业地域

C.工业集聚可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D.工业集聚最终会形成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最终也会

导致工业集聚

33. 若图中细箭头表示的是鲁尔区内部的空间扩散,则

其主要原因有可能是()

A.政府的行政规划

B.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C.集聚核心区的饱和导致企业压力增大.成本增加

D.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有吸引力

右图表四种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回答34-35题。

34.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 5.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

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据此回答36-37题。

36.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我市 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

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

37.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 示意图,回答38-39各题

38.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

A.夏季气候温暖 B.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C.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D.草类茂盛

39.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甲牧区主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40.近年来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成为海南岛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政策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综合题(40分)

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每空1分)

(1)甲、乙、丙三个地区中,有“第三意

大利”之称的新兴工业区是(1分)

(2)由b图和c图分析,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乙工业区的发展有何异同之处?(6分)

42.读“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图例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1分)

乙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1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气候区(1分)(3)五大湖地区乳畜业发达,简述其发展条件(6分)

43.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

成下列各题:(24分)

(1)比较两国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16分)

相似点: ;

不同点: 。

(2)你认为辽中南工业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4分)

(3)借鉴鲁尔区整治经验,请你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献计献策(至少3点)。(4分)

涿鹿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次调研考试

1.B 2.A 3.C 4.C 5.C 6.B 7.D 8.A 9.B 10.A

11.A 12.C 13.D 14.A 15.C 16.A 17.D 18.B 19.D 20.D

21.C 22.D 23.C 24.C 25.A 26.A 27.C 28.C 29.D 30.D

31.C 32.C 33.C 34.C 35.A 36.B 37.D 38.B 39.B 40.A

41、(1)乙 (2)同:都以中小 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分散在农村和小城镇中

异:意大利企业相互联系紧密,许多企业都形成了一个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它们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营生产。而温州的企业之间相与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产供销的网络,没有有效地开发市场,只在狭小范围内相互竞争

42、(1)大牧场放牧业 季风水田农业 (2)季风

(3) 该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饲料供应充足;城市和人口分布集中,市场需求量大;当地人民有饮用牛奶及乳制品的生活习惯;交通便利。(任答两条得4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43(1)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势平坦 市场广阔 (3点即可)

不同点:辽中南临海,鲁尔区没有;辽中南有丰富的铁矿和石油,鲁尔区没有 辽中南海运便利,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辽中南劳力资源丰富,鲁尔区科技水平高。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世界钢铁产量过剩;新技术的冲击或科技落后。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发展现代交通。

下面是解析:

涿鹿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次调研考试

1.B

【解析】

试题分析:虽然我国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我国每年仍净增1400万人口,主要原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故选B。

考点:我国的人口增长

5.A

6.C

【解析】

试题解析:

5.考查人口迁移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在缩小,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生活成本也随之提高,满足不了生活的需求,故返乡就业。所以直接原因就是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而根本在于经济的差距减少。选A。

6.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劳动力人口减少,使得劳动力的成本提高,减少企业的利润;使得老年人的比重提高,排除A、D;劳动力人口减少,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科技的含量,排除B;劳动力人口减少,使得劳动力的成本提高,减少企业的利润,一定期限有碍于经济的发展,选C。

9.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9.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乡村净转出人口中男性与女性差别不大,但数量不相等,A错误;城市和镇是人口迁入地,其中,与净转入镇的人口相比,净转入城市的人口数更多,且年龄更集中,所以,C正确,B、D错误 。

10.大量人口由乡村迁到城市和镇,并且迁移人口以青年人为主,所以,加重了乡村的老龄化,A错误;促进了城市和镇的城市化,缓解了城市的劳动力不足,B错误,C正确;对人口自然增长影响不大,D错误。

考点:人口数量变化。

13.B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13.读图,根据木桶效应理论,该城市2012年的人口容量是由劳动就业这一短板决定的。图中可以看到,城市的短板是劳动就业人口是97.3万人,B对。A、C、D错。

14.结合前面分析,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劳动就业,是木桶的短板,D对。其它因素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大,不是短板,A、B、C错。

考点: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理论。

15.A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15.读图可知,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A对。图中信息表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正值时,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负值时,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二者具有相关性,C错。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最大,B错。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高于1980年,并没有达到最低值,且劳动力的数量并不一定少,不一定会出现不足,D错。故选A。

16.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所以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进而减轻就业压力;而吸引外来移民适入,推迟退休年龄,会增加就业压力。故选B。

【考点定位】地理图表阅读判断能力 缓解人口问题的措施

18.A

19.A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图示甲位于市中心,判断为商业区;乙位于市中心的边缘,占地面积大,判断为住宅区;丙位于城市的边缘,主体在郊外且紧邻铁路,交通便利,故判断为工业区。选A。

20.①处建中心商务区的影响因素为城市中心市场最优,A错误;建大型仓库需综合考虑地价、交通等因素,②处位于风景区边缘,不适合建大型仓库; B错误;③处位于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建设绿化带利于改善住宅区的环境质量,C正确。食品厂生产基本无污染,应布局于市区,市场广阔,D错误。

考点:本题组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工业布局。

21.D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21.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分布可判断图中a地区为市中心;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甲地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区,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大体为偏东风。故选D。

22.在东北—西南一线,等地租线向数值降低的方向弯曲,说明当地地租较两侧高,可能因交通通达度更好造成;而乙地地租高于数值c,小于b,所以甲地地价低于乙地;乙处因地价较高,不可能为农业区;丙处位于该城市范围内,不是卫星城。故选A。

考点:等值线、城市功能分区

23.C

24.A

【解析】

试题分析:

23.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仍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关系,故本题选C。

24.一般来说,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提供的服务职能 越多;同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5.D

26.B

27.D

【解析】

试题分析:

25.人口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从图示数据分析,丙和丁的人口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所以死亡率低。故选D。

26.乙国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所以该国为发展中国家,而四国中只有尼尔利亚为发展中国家。故选B。

27.对比表中四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可知,丁国最大,所以城市化水平最高。故选D。

考点: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化

28.D

29.C

【解析】

试题分析:

28.人口数量的变化除自然增长外,还有机械增长。上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人口迁入比较多,所以答案选D。

29.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用地压力增大;目前,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所以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30.D

31.C

【解析】

试题分析:

30.该题需要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而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选D。

31.首先从上题分析或者从图中看出建设用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即面积持续增加,带来的影响应从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而建设用地增加,地表硬化,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故选C。

考点: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

32.C

【解析】

试题分析: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将加大城市交通的压力;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将使人口密度上升,住房更加紧张;严禁重工业的发展,会使工业结构不合理,影响该城市发展;而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和工业向卫星城转移是缓解大城市中心区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故选D。

考点:城市化

33.A

1.A

2.C

8.C

9.D

【解析】

试题分析:

8.图中甲分布在南亚和我国南方地区,为水稻种植业;乙分布在美国中北部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丙分布在墨累达令盆地附近,为混合农业;丁地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选c。

9.丙处为混合农业,主要产品是小麦和羊毛,农场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A对;可以有效安排农业生产活动,B对;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种植与放牧的规模,C对;地广人稀,但机械化水平高,D错。答案选D。

考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混合农业的特点分析。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宝钢区位是靠近市场,鞍钢区位是靠近原料产地,二者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D对。不能反映信息通达性越来越重要,A错。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B错。不能反映个人偏好对工业 区位的影响,C错。

考点: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名师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区位也会发生变化。钢铁工业布局的区位,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最初是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后来巨型运矿船出现,布局在港口附近,成为临海型产业。靠近消费市场,也是市场指向型产业。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电子装配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导向型,C对。原料、技术、市场的影响小,不是主导区位因素,A、B、D错。

考点:工业指向类型,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19.C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本题考查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没有投入和 产出关系的工业也可能由于规划建设的需要而集聚在一起,故A选项错误;工业集聚不一定能形成工业地域,故B选项错误;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并不互为最终的结果,故D选项错误。

20.本题以鲁尔区为例考查工业分敞的具体原因。在核心区,工业的饱和使得企业压力增大.成本增加

28.C

29.A

【解析】

试题分析:

28.据四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知,①适合铁路运输;②适合水运;③适合航空运输;④适合公路运输。③货物的特征是价值最高,重量最小,故应该用航空运输,故C项正确。

29.货物④的特征是运距较短、重量较轻、价值较低,故选择适合短途运输、比较灵活的运输方式。故A项符合。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4.B

35.D

【解析】

34.本题考查轨道交通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中所述的“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可以判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互相配合,实现了联运。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

35.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注意题中 的关键词“网购”,即网络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不需要实际的商业网点,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网购”可以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可以排除C项;“网购”这种购物方式更灵活和方便,可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6.B

7.B

【解析】

试题分析:

6.根据材料,甲是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乙是阿根廷潘帕斯牧区。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土地辽阔,地形平坦,夏季气候温暖,草类茂盛,A、C、D都具备,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不临海,没有海港,B不相同,选B。

小题2】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A错。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超载放牧”严重,B对。读图判断,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海运运输,C错。甲牧区主要提供皮毛产品,乙牧区主要出口牛肉到北美,D错。

21.A

41、(1)乙 (2)同:都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分散在农村和小城镇中

异:意大利企业相互联系紧密,许多企业都形成了一个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它们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营生产。而温州的企业之间相与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产供销的网络,没有有效地开发市场,只在狭小范围内相互竞争

42、

(1)大牧场放牧业 季风水田农业

(2)季风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分布位置,图例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乙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气候区。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区,主要作物或牲畜。

【名师点睛】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区域位置。需要掌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主要作物类型、牲畜种类。然后根据图中的分布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

42.

(2)该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饲料供应充足;城市和人口分布集中,市场需求量大;当地人民有饮用牛奶及乳制品的生活习惯;交通便利。(任答两条得4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4 3(1)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势平坦 市场广阔

不同点:辽中南临海,鲁尔区没有;辽中南有丰富的铁矿和石油,鲁尔区没有 辽中南海运便利,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辽中南劳力资源丰富,鲁尔区科技水平高。(共答8点即可,每点2分)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世界钢铁产量过剩;新技术的冲击或科技落后。(3点即可)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发展现代交通。(3点即可)

本题考查中外著名工业区的比较分析。(1)从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工业基础等角度比较两地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2)借鉴鲁尔区工业衰退的原因分析。(3)借鉴鲁尔区治理的经验,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措施。

【河北涿鹿2016年高一地理六月月考试卷(附解析)】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六大板块构造图详解

高考地理试卷结构透析

高考地理日照图考点解析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球运动专题)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水污染)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意义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季节知识)

2011年高考地理复习:地球运动专题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不可不知的答题技巧

2009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与命题预测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