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解析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解析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9-21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岩在成分上与岩浆的区别在于:岩浆富含挥发性成分而岩浆岩没有。

沉积岩:曾称“水成岩”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先成的岩石的风化剥蚀产物,生物作用的产物和火山喷发的碎屑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其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层理,并含有生物化石,在地表分布面积达75%以上。

风化作用:处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风化。

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剥蚀产物在搬运途中因搬运力的减弱或物理化学作用下沉堆积的现象。分流水、风力、冰川沉积。

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地面的震动的现象。主要有断裂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人类活动引起。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板块边缘和接缝地带是最活动的地带,是发生构造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主要场所。板块可以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板块在大洋中脊生长,在深海沟俯冲消亡。

地貌

洪(冲)积扇: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间隙性(经常性)洪流于山麓沟口形成的扇形堆积体,规模一般较大,顶部与沟口相连,形成一扇形的倾斜面,逐渐过度到山前平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很广,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河谷:河流流经的狭长的槽形凹地。平原地区一般宽浅,山区则窄深。

河口三角洲:河口地区由沙洲,沙咀等发展而成的冲积平原。河流到海或湖盆的入口时,因流速降低、水流扩散原因,其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起来形成的。一般顶指着陆地,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是重要的农业区。

峡谷:V形谷的一种,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壳抬升的山区,河流强烈下切而成。

分水岭:高出邻近地面的河流或水系的分水地带,其降水沿着两侧斜坡注入不同的河流或水系。

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的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分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中国的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贵州的省区。

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世界最深的峡湾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海岸,还有挪威的西海岸。

雅丹:是由平行相间排列的吹蚀沟槽与垄岗组成的崎岖破碎的地面。通常发育在干旱的湖积平原上由泥质岩层经定向风沿裂隙不断吹蚀形成。以新疆罗布泊雅丹附近最为典型。故名。

半岛:深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大陆岛:原来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与大陆分离了,可能是陆地下沉,海水入侵,也可能是由于断裂,海水淹没了断裂凹地。大陆岛的地质构造,生物界都与原来分离的大陆相似。如格陵兰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火山岛:由火山自海底喷发而形成的岛屿。一般面积小,高度较高。如:夏威夷群岛、亚速尔群岛,冰岛,阿留申群岛,斐济岛等。

冲积岛:又称“堆积岛”“沙岛”一般位于大河流的出口、平原海岸以外由河流的泥沙或海中的泥沙堆积而成。如“崇明岛”

珊瑚岛:热带或亚热带浅海中,珊瑚虫死亡后石灰质骨骼积累下来,常年累月堆积在水下形成珊瑚礁,地壳上升露出海面即成为珊瑚岛。

构造山:地壳构造变动所形成的山体。分褶皱山很断块山。

丘陵:山坡平缓,山顶浑圆,高低起伏的低矮山丘。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是由山地和高原经外力作用长期侵蚀而成。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面起伏很小,面积较大,边缘较陡的高地。

山区:泛指山地、丘陵以及崎岖的高原地区。

盆地:四周被高原山岭环绕,中间为平原、丘陵的盆状地形。按成因可以分:构造盆地(断陷盆地、向斜盆地)和侵蚀盆地。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广大而平坦的地形。按成因可以分: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堆积平原。


陆地水

水系:在一定的集水区域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地表水流系统。如果有湖泊与河流相通也应包括在水系之内。

流域:一条河流的集水区域。相邻河流以分水岭相隔。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的流域称外流域,分布于封闭的内陆盆地最终不能流入海洋的流域称内流域。

上中下游:上游:河谷窄,比降大,流速大,水位变幅大;中游:河槽逐渐变宽,比降较小,一般无急流瀑布,流量增大,出现浅滩和沙洲;下游:河谷宽阔,比降流速较小,流量大,河道弯曲,多汊流。

河口:指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入口处。

水位:河流水面的高程。流量:单位时间流经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洪峰流量:一次洪水通过某一断水面是流量的变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过程,洪水的最大的流量就称为洪峰流量。

含沙量、总输沙量:单位浑水体积内所含泥沙的重量称含沙量;一定时间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悬沙的总量称总输沙量。

地上河:河底高于两侧地面的河流。我国黄河在河南和山东境内的下游河段。

淡水湖、咸水湖:前者一般有河流流入并流出。后者一般有流入不流出。

径流的调节作用:在河流上兴建水库后,将丰水期的部分径流蓄积起来,在枯水期逐渐排放出去,从而改变天然径流的分配过程。

沼泽:地表经常过湿或具有停滞的水分,上面生长着沼泽植物,并有泥炭形成和积累的地区。

冰川:在高纬度及寒冷的山区,由固态降水积累经过积压和重新结晶的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地表运动的天然冰体。

雪线:年平均固态降水量恰好等于融化和蒸发量,永久积雪冰川的下限。

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及格铃兰。特点是分布面积大,巨厚分布不受下覆地形的限制,呈盾形中间厚四周薄。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高山区,规模远小于大陆冰川,运动受地形的控制。

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面的绝对标高为潜水位。潜水面至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的埋藏深度。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可直接补给潜水,故潜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及中亚一些地区的山前的倾斜洪积平原地带,是干旱地区开采潜水的一种特殊的水平巷道式集水工程。

承压水:充满上下隔水层之间的无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静水压的地下水。当承压水位高于地面高程时形成自流水。

自流盆地:由承压含水层参与构成的向斜和构造盆地。在自流盆地的补给区,含水层出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潜水的补给,在承压水位高于地面时承压水自行流出地表形成上升泉。

海洋水

洋流(oceancurrents):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又称海流。洋流既可以出现在海洋表层,也可以出现在海洋深层;既有水平方向的洋流,又有铅直方向的洋流,后者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按照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盐度:单位质量海水所含的溶解盐类的质量比例,通常用千分数来表示。

领海(territorialsea):邻接一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专属经济区(exclusiveeconomiczone):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邻接其领海的海域所设立的一种专属管辖区。在此区域内沿海国为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的目的,拥有主权权利。此外,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还有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辖权。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天文类

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有人认为是大行星粉碎后的残骸,也有人认为是太阳系的半成品。

彗星:太阳系中呈云雾状的小天体。它在狭长的椭圆轨道上绕日运动,当接近太阳时增温升华形成云雾状的彗头和彗尾,瓦解后形成流星体,是地球上流星雨的源泉。

流星:彗星、小行星等的碎块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所观测到的现象。大量出现在同一区域时称流星雨。降落到地面上的称陨星。

极光:地球两极地区的地磁极上空的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它是太阳高能粒子流使高空大气的原子、分子激发或电离而发出的光线。

闰年:凡公元年数被4整除者,公元年数后两位为0时被400整除者为闰年,在2月加上一天,有2月29日。

 

气象气候

太阳辐射总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它的大小取决于:天文辐射量(太阳高度角、日地距离、日照时间)、云量、大气的透明状况(海拔、污染等)。

日照:太阳的照射以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来表示,用日照计来测定。日照因纬度而不同,同一纬度又随季节而变化,同一时间内,同纬度各地的日照又因天气、地形等条件的差异而不同。

高压脊:大气中气压比同高度上两侧气压高的狭长区域。等压线朝低处突出,高压脊区域是气流向外流动的辐散区,天气晴朗。

低压槽:与高压脊相反。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来向为风向,运动速率为风速。风向风速用“风玫瑰图”表示。风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种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

气象要素:表明某地点在某一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气象变量和现象,如:气温、湿度、气压、风、云、雾、降水、雷电等。

湿度:表示空气中含水汽多少的量。有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单位为克/立方米)相对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蒸发:当温度低于沸点是由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它与蒸发面的温度、性质、形状、空气的湿度以及风速、气压等因素有关。

凝结:由水汽转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并有凝结核存在即发生凝结过程。水汽凝结的种类有露、霜、雾凇、雾、云、雨凇等

盛行西风带:纬度35-65的纬向地带,从地面到高空终年盛行偏西风,北半球冬季南移,夏季减弱北移动,南半球25-60纬度之间的海面稳定、强劲,被称为“咆哮西风”。

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温低于秋温,年日较差小,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大陆性气候相反。

气温日较差:一日内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高纬大于低纬,中纬夏季大于冬季,海洋小于陆地,阴天小于晴天。山顶小于谷地。(年较差类似)

逆温:对流层内,下层气温低于上层气温称为逆温现象。它是由于地面强烈辐射降温,空气平流运动如(冷锋),山地空气下沉等原因形成。在城市中逆温的出现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之后到初霜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在我国由南向北,沿海向内陆逐渐缩短,它与生长期(作物生长的时期)的长短呈正相关。

积温:日平均气温高出某一特定的温度期间的温度的累积总和。

降水变率:表明降水平均变化情况的量。以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越大表示降水量不稳定,旱涝频率越高。

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在密度较大的大气下层,长波太阳辐射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到达地表的主要是短波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光,一部分被地表反射,一部分被地表吸收。地表因吸收短波辐射而被加热提高温度,再以长波向外辐射。地表的长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吸收。同样,大气吸收辐射能后被加热,也以长波向地表和天空辐射。于是,很大一部分辐射能又返回地表。大部分长波辐射能被阻留在地表和大气下层,从而使其温度增高。这种现象同温室中的相似,故称为温室效应。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解析】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2009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预测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考点分析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意义

高考地理试卷结构透析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本记忆知识要点汇总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答例谈

高考地理的备考心理

最新地理学习基础
热门地理学习基础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基础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