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如何突破地理教学难点

如何突破地理教学难点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6-07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论文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点。其实质是学生与教材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难而退”,丧失信心,视学习为苦役,甚至产生不学的念头!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因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的状况不同,有的易于接受,有的则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但一般说,抽象性、综合性、灵活性强,分散性大的教材内容,常常成为地理教学的难点。教学难点的“难”处不同,突破的方法也不同。

一、抽象性强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只有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通过准确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方可认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形成系统的科学原理。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隐蔽性、无法被人直接感知。而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感知过程中,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现象,往往作为刺激信息,同时输入人的头脑。科学的概念,是人们从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现象中,经过抽象、归纳等思维过程而形成的,而反映事物非本质属性的现象,对人的认识都起着干扰与破坏作用。所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性环节。因此越是抽象的教学内容,往往成为教学上的难点。

突破这类教学难点,决不能用教师无私“奉献”和学生机械背诵概念定义的方法,要强化对典型事物的感知过程和抽象、归纳过程,抓好“两去”和“两存”这一关键性的认识环节。为此教师要研究: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现象,某类事物的个性、共性各有哪些;制订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内容,安排观察顺序;去什么,存什么,如何去,如何存,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用语言准确地表述概念和原理;如何利用“变式”,检查学生对概念、原理认识的是否正确。如讲解“天气”这一概念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说出每天电视台预报天气的内容;将天气预报内容进行如下分析:(1)空间范围的有限性,(2)时间上的短暂性,(3)大气的某些物理性(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按上述三性表述“天气”这一概念;待讲完“气候”的概念后,将二者进行比较;举出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天气”与“气候”两概念的正反实例,启发学生辨认正误。

概念的本质属性越多,认识与掌握它的难度自然也就越大。如“太阳常数”这个概念,是指在下列条件下,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1)日地平均距离;(2)在大气的上界;(3)垂直光线;(4)一平方厘米;(5)一分钟内。为了防止学生遗漏其中的任何条件,或无端增添其他条件,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每个条件,在形成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到,科学概念内涵的表述必须完整和准确。

由于地理事物存在空间的广阔性与演变时间的漫长性,和人视野的狭小性与感知时间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学生对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都无法直接感知,认识这样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自然也是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除了充分借助图象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还可进行形象化的比拟和鲜明对比。即选取与新学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而又为学生所熟悉的旧事物来说明。从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点的过程中,使学生想象出新学事物的形象,并认识其本质属性。如为了使学生认识洋流的形象与属性,用学生已有的河流的表象讲解:象河水在陆地上流动一样,洋流是一部分海水在海洋中的流动。接着又从以下三个方面将两者进行对比:(1)洋流(指风海流)是一部分表层海水常年稳定地作水平流动,而河流则是由河面至河底,整个河床内的河水在流动;(2)洋流规模之大远非河流所能比拟(如墨西哥湾暖流在英国附近的流量,相当于长江的2600倍);(3)河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呈不规则曲线流动,而大多数洋流系统则是呈环状路线流动(通过观察世界洋流图而得),即流动有定向性。通过上述对比,使学生能想象出他们从未见过的洋流的形象,对其本质属性和流动规律也有了正确认识,最后要求学生概括出洋流的定义。

一般地理事物多是呈三维状的实体,而表示它们的图象多是二维状的平面图。看平面图识立体物,对于缺乏立体概念和想象力的学生来说,的确是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观察模型或实物,使学生对地理事物获得正确的表象。进而通过演示教具,使学生理解立体物如何转化为平面图,转化后原物的各部分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面对缺少测量知识的初中学生讲授等高线平面图,可用画有假想等高线的地形模型,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地表形态的名称及其特点,进而向学生说明,等高线平面图的形成可以这样设想: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按比例缩小后,垂直降落于同一平面而形成的(演示教具)。平面图上的等高线与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形状相似,但大小与空间位置却各异,后者分居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而前者则位于同一平面内,其高度只能用相应的数字标注。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将图象还原成原物。如把表示山地的等高线,按其标高将它们迁移,置于相应的高度,再按比例扩大,就变成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了。

二、综合性强、应用灵活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地理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反映,地理概念之间的多种关系是地理事物复杂结构和多种属性的反映。地理概念体系就是对地理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和关系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讲,具有多因、多果、多层次关系的地理知识,因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较多,而且因果关系、主次地位也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掌握这样的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而成为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难点。

比如有关气候的知识层次较多,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十分复杂,每个层次又含有多个知识要点。如气候分布规律若按纬度位置,可分为低纬、中纬和高纬;若按海陆位置又可分为大陆东岸、西岸和中部,以及靠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岛屿和大洋中部的岛屿。气候因素可分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各知识要点的主从地位,又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在一般情况下,太阳辐射是一地气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来说,地势高则成为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即是同一层次的各知识要点之间,也有比较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是难以掌握的。

突破这样的难点,必须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制订总体“战略战术”规划,实行先“个个击破”、“步步为营”、稳步前进,一旦时机成熟,再立即发动“总攻”。具体作法如下:

第一、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并通过“变式”,锻练学生准确识别地理事物(或现象)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二、在充分揭示地理事物各种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小结建立起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与其他多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多端思维,并培养学生全面论述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章节或者专题总结,在理清相关概念多联系、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地理概念体系。因为知识是由概念与原理组成的体系,没有一个概念、原理不与其他概念、原理发生联系,也没有一个概念或者原理不包括在一定的知识系统之中。只有当学生了解一个概念、原理与其他概念、原理的相互联系,和它在知识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时,学生对这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运用起来,才能灵活易于迁移。

地理概念体系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揭示相关概念之间纵横联系和各种关系的过程。随着揭示活动的深入,宜将揭示的结果,尽量用图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在图示中,需用最简炼的文字显示出各个知识要点,使它们犹如闪光的“珍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图示中使用的各种符号,就好像人们探索各知识要点之间联系的通道。这些通道犹如人们思维活动的“金线”,将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一条的知识链,从而使分散孤立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排列有序的知识整体。

地理概念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头脑中的各段思路相接,各支思路相通,从而构成庞大的四通八达的思路网络系统。实践证明,地理概念体系能够为学生分析、论证地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线索。当他们探索地理问题时,容易做到目标明确,思路广阔,逻辑严密,思维敏捷,结论正确。

第四、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高低,集中反映了其思维品质的优劣。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说:“那些只是极慢前进的人,如果总是遵循正确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着然而离开正确道路的人走在前面许多。”欲有正确行动的路,必先找出正确思维的路。正确的思路从哪里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地理概念是人脑对地理事物(或现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地理原理是人脑对相关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认识的形成过程,都能使他们地理思路随之得到一定的“延伸”,或增添新的思路支脉。

而每个地理概念则成为地理整体思路网络上的思维点,每条思路都是由若干相关的思维点之间固有的联系渠道,在人脑中的反映。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在地理概念、原理的教学中,应着重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揭示地理概念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应着重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时,应着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

为了使学生善于思考,还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应三思而后行。要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懂得:具体情况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要尽量挖掘问题中的已知因素,已知越多,掌握事物间联系的渠道也越广,按事物间联系的渠道和层次,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步骤;从地理知识的结构和地理概念的含义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纲与目。

分析问题时,始终遵循地理事物的联系渠道和层次关系,采用归纳法或演绎法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要灵活,但步骤环节要严密。决不能朝令夕改,逻辑混乱,使学生无所适从。

三、分散性大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任何版本的地理教材内容都具有两重性,既有集中性,也有分散性。这是因为:

(一)编写教材只能按某一种概念体系展开由于各部分知识出现的先后顺序,受到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认识规律的制约;每个章节只能围绕着有限的几个中心编写,涉及的知识范围,只限于与中心内容有联系的知识。但是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却是复杂的,同一地理事物可能有多种属性和复杂的结构,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概念。

从而造成同一地理事物出现于多个章节,同一地理概念又可能与多个地理概念发生联系,同时成为不同知识体系中的知识要点。如纬度这个概念,在“经纬网”、“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洋流”等多处出现,而每处只阐明它在某个方面的作用。

(二)为了避免基础理论过于集中

编者有意将一些地理基本理论分散在区域地理各章节之中讲述,把枯燥乏味的地理原理,与千变万化生动形象地理事物有机结合,起到分散难点,提高信心的作用。如影响气候的诸因素分散于《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讲授,最后在《高中地理》中才作了系统的总结。

知识的分散性虽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将同一地理事物的不同属性、各部分结构、不同的作用和某个地理问题各个方面分散于多个章节之内,使学生对它们难以形成系统的整体认识。讲授新课时留给学生的印象较为淡薄,教学时间相隔又长,所以极容易遗忘。从而造成学生知识上的重大缺陷,势必影响他们继续学习,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要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注意同遗忘做斗争,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专题知识的总结。具体作法如下:第一,要认真熟悉教材,对知识的分散状况作到心中有数。教学时注意以旧带新,或以新带旧,边讲边归纳,讲多少,归纳多少。像滚雪球一样,把与它们相关的知识化零为整。

第二,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选择适当的时机,打乱章节,做好专题总结,如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总结。这样可使学生对某个地理问题,某种地理事物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四、突破难点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既是教学活动征途上的“堡垒”和“坚城”,欲取得“攻城”和“破垒”的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

教学难点既然是学生与教材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首先必须遵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作战方针。对于教师来讲,学生与教材都是教学活动中的“彼”。智育要求的实质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扩展和加深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将学生的认识,提高到理解、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应达到的水平。了解这两方的基本情况,是教师备课时进行“运筹惟屋”的重要“情报”和“依据”。

学生的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现有知识的圈子,为其主动求知开拓思路,指示方法。所以应着重了解学生以下诸方面的情况:学生对本学科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知识中,都学过了哪些;学生对上述知识的掌握尚存哪些漏洞,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有哪些混淆与片面之处;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的状况如何。钻研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的每个字、词,每句话都要弄清。对教材的了解做到由“薄”到“厚”,由局部到整体。透,就是对教材的系统性和联系性,新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哪些旧知为基础,又为哪些未知作辅垫都能了如指掌。把“厚”的教材经过加工、提炼,变为很“薄”的完整而系统的纲领性知识。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思维方法、认识水平,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在一起。达到了化的境地,就算精通教材了。

在上述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可能有哪些困难;在探索知识的联系中,思路会出现哪些叉道;学生在感知、理解、掌握,运用新教材中各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确定如何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程序,把教材的文字、图象储存信息,转化为符合认识规律,又富有严密逻辑性的教学输出信息。

(二)正确处理学好基础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是否能成为教学难点,与教材本身的难度,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的程度和认识水平的高低都密切有关。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欲减少教材难点的数量,降低教学难点的难度,决不能用削减教材内容,降低大纲要求的办法,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学好基础知识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关系。

认识能力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列宁指出:“我们需要用最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这充分说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知识是认识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常说的“无知必无能”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又是他们认识能力的结晶,其本身就隐含着极为丰富的认识方法。教师只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所隐含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认识能力也得到逐步发展。恩格斯说:“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这足以证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在自觉地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

遵照恩格斯的教诲,在教学中应当组织好教材,使教学输出的信息既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极强的系统性,又符合学生实际,具有易接受性。不论选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刻理解知识所反映的客观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需要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实践证明,认识能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对知识理解的深,学习效率高;相反,认识能力低下的学生,学习中往往有较多的困难。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无论如何是教不完的,教师欲从“教”达到“不用教”的境地,更需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习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既矛盾又统一,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则二者必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差距,相对地减少教学难点的数量,降低教学难点的难度。

使学生总是在愉快中进行学习,既使遇到障碍,也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办法,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三)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分配使用学生的精力

突破教学难点,需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排除一切外界事物的干扰,使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精力,完全转移到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为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而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千篇一律,要选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于在实际中有直接用途的知识,要先向学生说明其实际意义;对于在知识的联系中,处于关键性地位的知识,要阐明其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用新颖的问题揭示旧知或现有认识方法的“无能”,使学生心理暂时失去平衡,促其知难而进;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地理现象,可巧设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原因;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把书本知识与千变万化的地理事象相结合;用生动的故事,简练生动的语言,或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描述或展示各种地理事物在时、空上千变万化,妙趣横生的景象;用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新奇的见闻,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层层揭露教材中的矛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层层深入。

当学生的求知欲一旦产生,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去探索,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黄金时代”,也是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候。要及时按预先设计好的教学信息程序,向学生提出系列梯级设疑,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对地埋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或引导学生沿着合乎逻辑的思路进行思考。教学语言要准确、简练、生动而又富于节奏,其速度快慢要与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的进程合拍;轻重缓急要与字词作用的大小和学生情感变化的起伏相吻合。如果教学语言速度过快,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尚未得出应有的结论,则势必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学语言过慢,则会影响学生急于求知的情绪,招致思维中断,无端消耗学生的精力,浪费他们的时间。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活动的安排必须紧凑而又有节奏,要一鼓作气,使学生在精讲之后有较多的练习机会。

【如何突破地理教学难点】相关文章: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考点分析

地理现象时间分布规律总结

如何提高地理成绩

地理学家——吴传均

古代文学中的地理知识

巧过地理识图关

高中地理难点: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高考地理试题特点

常见的地理名词称谓及其概念解释

我国西部首个科技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开通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