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三)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三)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5-03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

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

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图:会判断;会画风向

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

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8-1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8-2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产生原因污染物危害对策

温室效应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二氧化碳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等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三)】相关文章:

一次特殊地理课的教学反思

高考地理:冲刺阶段要以纲带目

地理课的绘图教学

新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辛店洼鱼塘—台田生态系统

浅谈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二)

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创新尝试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解读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地理疑难知识分析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