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候形成因素的比较
位置、面积、大陆形状:北美洲大陆为7°12′N--71°59′N,北美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一倒置三角形,大陆躯干部分位于70°--30°N之间,主要属于北温带。而亚洲大陆纬度范围为11°3′S--81°N,是南北所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使亚洲在气候上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的所有气候带。从纬度位置上看,北美洲的纬度范围不及亚洲广大。亚洲的最南端已经到了南半球,而美洲整体都在赤道以北,因此热带气候的区域比亚洲要少一些。而最北端北美洲比亚洲也少约10个纬度,因此寒带的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可能比亚洲也要少。因此,虽然亚洲与北美洲气候均具有多样性,但是亚洲气候种类的多样性要强于北美洲。从海陆位置上看,亚洲东临太平洋,西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三面环海,西端则为内陆,且跨纬度很大。北美洲比亚洲“瘦”,是一个倒置的三角形。北美洲北濒北冰洋,南滨墨西哥湾,东、西分别面临辽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对。北美洲总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6.2%,为世界第三大洲。亚洲面积(包括附近岛屿)为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亚欧大陆总面积的4/5,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为世界第一大洲。从面积上看,北美洲比亚洲要小很多,气候分布的类型也因此少于亚洲。
北美洲和亚洲气候成因都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亚洲的天气和气候,直接受大气环流的作用,主要反映在气压场的分布和变化,及其引起的风向和气团与锋带的活动上。对亚洲气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有四个大气活动中心。它们是:冬季在大陆上形成的干冷的西伯利亚高压(或称蒙古高压)和在北太平洋形成的冷湿的阿留申低压;夏季在大陆上形成的印度热低压(或称塔尔热低压或伊朗热低压)和在太平洋上形成的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称夏威夷高压)。北美大陆的气压配置图式与亚欧大陆相似,具有四大活动中心,即两副极地低压中心——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两副热带高压中心——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和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另外,在北美大陆内部还有一冬高夏低冬夏交替的气压活动中心,因北美大陆冬夏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亚洲显著,高、低压的强度相对较弱。上述四大气压活动中心的强度和中心位置也因季节而变动。
影响北美气候的气团有冰洋气团、极地加拿大气团、极地太平洋气团、极地大西洋气团、热带墨西哥湾气团、热带大西洋气团、热带太平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它们的源地不同,对北美气候影响的程度也有差异。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气团有:冰洋气团、极地西伯利亚气团、极地太平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热带太平洋气团和赤道气团。
在亚洲,冬季西伯利亚高压非常发育,几乎控制全部亚洲大陆。西伯利亚高压是大陆反气旋中心和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地,也是冬季大陆季风源地。冬季季风的强弱,主要决定于该高压势力的强弱。夏季,亚洲大陆强烈增温,成为一个巨大的低压区,因为夏季印度低压与赤道低压连为一体,副热带高压乃被大陆低压隔断,分列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印度低压夏季并向东北扩张,布满亚洲内陆,它与夏威夷高压共同构成控制夏季气候的主要系统。
在北美洲,冬季两大洋副极地低压势力增强,两大洋副热带高压中心南移,强度减弱。但是北美大陆高压远不如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大,且常受气旋活动干扰,实际上低压与高压在不断交替着,天气不稳定。夏季大陆增热,在西南部形成大陆低压中心,副热带高压破裂,其中心位置向北部扩张,势力增强。
【北美洲与亚洲气候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析(二)】相关文章:
★ 雷雨季节如何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