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类长期种植水稻形成的耕作土壤。为我国主要耕作土壤之一,凡有水利条件的地区都可种水稻,也都有水稻土的分布。这种土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在水淹灌溉条件下,由于缺氧,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为氧化亚铁,氧化亚铁易溶于水而在土层中移动。当排水后(或稻根影响),氧化亚铁又被氧化为不溶性氧化铁而淀积起来,因此剖面特征为:耕作层(表层)深灰色,略有锈色条纹;表层之下为犁底层,土壤坚实粘重;再下层为受地下水影响的升降层,有锈色斑点、条纹和铁子;最下层为潜育层,呈灰蓝色,粘重。土壤质地和酸碱度因地区、因耕作时间长短不同而有差异。
【水稻土】相关文章:
★ 西安“4月飞雪”被评估为特大气象灾害
★ 中考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 多地最高温超40℃ 34个气象站记录破历史极值
★ 2017高中地理必修三的复习提纲
★ 摄影师拍日偏食期间国际空间站穿过太阳(图)
★ 考点复习
★ 世界气象组织:盘点2008年全球天气气候
★ 美飞船33年飞行177亿公里接近太阳系边缘
★ 普尔热瓦尔斯基
★ 沙尘暴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