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由单粒状态变为团粒结构称为团聚作用。形成团粒结构的条件首先要有胶结物质,将土粒团聚在一起,此外还要有外力加以缠连,结合、分割、破散,促其形成一定形态的结构。 胶结物质指对土粒有胶结作用的物质,是团粒结构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的胶结物质有腐殖质,菌丝体及粘液、粘粒、铁铝氢氧化物、硅酸凝胶及石灰等。
外力作用包括胶体的凝聚作用,土壤的干湿交替、冻融交替,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分割挤压等。因此,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料、合理轮作倒茬,改良土壤酸碱性质及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都是促进团聚作用的重要措施。
【团聚作用】相关文章:
★ 高中地理复习需要注意的四个重点
★ 高考地理简单题的作答技巧
★ 卫星拍到今年首个飓风:时速达170公里
★ 沙尘暴的成因
★ 河南拟将地震逃生知识列入学校必修课
★ 地理气候谚语
★ 美忧重蹈冰岛覆辙 密切监控12座火山
★ 高中地理难点:泥石流知识
★ 科普知识:年轮与地理
★ 台风共有多少名字?—— 台风命名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