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下的岩浆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些概念。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成为火成岩。下文多次提到的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天然集合体。简单的说,知道岩石由矿物组成就可以了。常见的火成岩造岩矿物有七种: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石英,似长石。不同的矿物组成与含量,通常意味着不同的岩石类型。也就是说,岩石的性质,颜色,密度,熔点,由组成矿物来决定。于是乎,岩浆就有了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等等的差别。
接下来,就是岩浆的形成了。
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压强。crystals意为结晶,就是固体,liquid+crystals就是液体加固体,理解为固体开始融解。wet solidus是湿固相线,solidus是干固相线。当物质的状态,就是温度与压力所投影的点处在固相线的右下方时,该物质就会是固态+液态;当物质处在线上时,则是固态开始熔解的状态,同样的可以推理,当处在左上方时,就是固态。
由此图我们看可以提取的信息是:湿的固体,比干的物体更容易达到熔融状态。一个物质,向熔融状态靠近,有三种办法:升温,降压,加水。甚至,三者相互结合。也就是说,在一些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有机会产生岩浆。
降压:
大洋中脊向外的扩张,就是这样一个降压的过程。前几年的冰岛火山爆发也不难理解,冰岛处于大西洋的洋中脊上。
或者是陆地上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就给岩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加水
向右下角钻过去的就是大洋壳,它给地幔带去了大量的水,以及部分由陆地物质沉积,也就是易熔物质。
oceanic geotherm理解为洋壳的状态线。同样,黑色粗线与红色虚线是两条固相线。
上图能够提取的信息是这样:
1:洋壳达不到dry solidus(干的固体)熔融的条件,不会熔融。
2:100km到150km深度状态下,洋壳达到了wet solidus(湿的固体)标准,可以熔融。
150km左右的距离,远远超过了莫霍面,就是比地壳深,进入了地幔。 由图可知,此时的温度并不是特别的高,11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并不能将地幔里的岩石完全溶解,但岩石里的部分矿物会变成液态熔融体,因为他们的熔点低,比如角闪石,长石,石英等矿物和许多挥发性组分,比如水。而熔不了的矿物将会保留在地幔,例如橄榄石。
随着熔融的进程进行,液态熔融体越聚越多,会转移到有足够空间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岩浆。此时岩浆找到的存储空间成为岩浆房。
岩浆由深部(浅绿色区域)形成,转移到莫霍面(MOHO,深绿色),发生一系列演化,顺着裂隙向上运动。
而熔融体的密度远低于固态的剩余不熔物,由于密度差的关系,在压力下,它会向上运动,可以类比于浮力。当原来的上部岩石有裂隙时,岩浆就会顺着裂隙向上冲,向上走直到岩浆密度与周围岩石相近,岩浆就失去了向上的动力,于是停留,缓慢凝结,成为侵入岩。如果没有裂隙,但是岩浆很多,密度很小,岩浆可以直接侵位,就是向上冲坏围岩。如图。
密度足够小的话,它可以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升温:
以美国为例,俯冲带,造山带与大陆内部相比,越剧烈的摩擦与挤压,产生越多的热量,相同深度情况下,造山带温度最高,俯冲带次之,大陆内部最低。挤压变形强烈的造山带与俯冲带容易形成岩浆。
【地壳下的岩浆是怎么形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