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浅谈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调整

浅谈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调整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2-14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地理必修(1)是高中地理所有内容中最抽象,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模块。根据课标实施的要求,高一每周安排两节课时。全期除去军训和大小假期及期中期末检测时间,用于教学的时间不足17周。课标规定的基本的36课时都不够。这就使很多任教新年级的地理老师犯难了。在这种条件下,加快速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必须关注的话题。那么怎样才能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课标规定的教育目标呢?从教二十年,先后经历三种版本教材,我认为教材关于自然地理的内容体系与大纲和课标的变化趋势是:内容由理论化向实用化转变;难度不断下降,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涉及领域不断拓宽。随着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内容呈现出模块化(或叫小专题化)、前沿化、实用化、多元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部分变化均较明显。因此,在课标下地理学科的教学策略有必要进行调整。为此,笔者通过对第一、二单元教学实践的思考,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深浅适度,应以课标为依据

很多任教高一的教师都是从高三下来的,常把高一的学生当高三来教,把新教材的内容按考试说明进行补充和拓展。动辄就用高考题作为问题分析案例。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多人初中地理学得并不好,于是就产生了老师的深入教育意愿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结果是深入不能浅出。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老师累得满头大汗。那么,应该以怎样的深度和广度来组织教学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标内容,准确把握课标精神,仔细对比课标与旧大纲之间的差距,才能找到适应课标的变通之法。例如,课标内容中《宇宙中的地球》第一条“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可以理解为在进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学时,具体要求为:“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过去的那些天球、星座都不要刻意涉及。甚至连“天体”的概念都不要讲,只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什么情况下可以叫做“天体”即可。也就是说只要求学生在感性层面上对宇宙环境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就行了。同样道理,在进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节时,课标内容是“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所以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提供能量的有利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换句话说,只要学生能达到课标中“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用较为准确的描述归纳出上述有利和不利影响就算达到教学目标了。什么“核聚变”“开氏度”都不是要详细阐释的内容。总之,只有明白课标的要求,就能做到深浅适度。

二、难易有别,因材施教是上策

尽管课标教材和课标本身大量删减了过去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的繁、难、偏、旧等内容,但依然存在一定比例的难度较大的内容。特别是自然地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抽象,难度大,综合性强;而人文地理部分,因为与社会生活较为接近,所以相对简单。应针对难易程度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自然地理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具、教材中的图表和多媒体手段,把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演变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活动供学生参与地理科学的研究。而对于人文地理,可以结合社区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设计一些生活化、社区化的调查案例,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外的知识加以联系并自主归纳形成自我发现的知识。当然,针对学生参与的意愿和水平差异,需要考虑教学方案的科学和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深入研究,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三、评价有变,不能仅绕高考转

很多刚接触新教材的老师都存在这样的疑惑:“新教材只是内容上作了些改动。知识还是没变。而且有很多内容是原来老教材都去掉的内容,如今又回到教材上了。单元检测和期末考试还得照样进行,而且最终还是以高考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那么,课标下的教学还得以考试作为评价工具,还得绕着高考转。”这种认识偏差使得很多老师从高一开始就把教学的深难度和综合性提到高考前复习的层次。其实,这种轻过程、忽略形成性、重终结性的评价方法,使师生过度关注分数,而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严重违背课标精神的。

难道高考的存在和课标的实施是矛盾的?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高考和课标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了。这显然不合适。高考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致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是要培养人才,培养具有地理素养,高能力的人才。高考的目的就是选拔人才,他们的目标都是“人才”。也就是说课标强调的是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和教学目标的能力培养倾向。高考把地理科目作为考试内容,关注的是针对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的考核。而地理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新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来实现。这几年高考题大都反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地理学科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注重学以致用。考察考生根据基本的原理、规律的理解,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并在生产生活领域加以运用,恰恰反应出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获得地理素养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一线教师正确处理依据课标调整教学策略与适应高考能力考核要求的关系很有必要。课标提倡开放性多元化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和知识应用能力评价,对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提供了方向。通过上升到教学管理层面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评价,促使师生改变过去只重分数、不重方法和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从而让教学效果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浅谈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调整】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地理复习的几点策略

关于高二地理教学体系安排的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创新尝试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浅谈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

GIS 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在新课改理论下的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应对新课改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