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2-14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期末大战在即,同学们也经过许多考试的“磨砺”,但总是发现考试失分的题目总是那么相似,那么就需要找到本身存在的学习“漏洞”,真正去“处理”。查字典地理网特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快为你的期末做好准备吧!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

 

考点

细化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3.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1.掌握地球自转方向、速度和周期;

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计算联系实际进行区时换算;

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5.掌握地球公转方向、轨道、速度、周期;

6.理解黄赤交角及地理意义;

7.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8.了解四季、五带形成原因。

地球运动部分是各地高考的必考内容。从近年高考命题规律看,本部分内容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晨昏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侧重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日照图几乎是必考内容。本部分内容从考查的形式上,有两个规律: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联系实际,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或提供隐性信息,以此为材料的试题似将大量出现在试卷中,综合考查考生对地球日照图、经纬网、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间计算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备考中注意以下几点:
1.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各种图形对基本原理、规律进行阐释。
2.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特别是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地方时、区时和时区的计算以及季节的判断。
3.注重原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计算等问题。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自转

公转

轨道与绕转中心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

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自转360°23564秒,真正的周期

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时,是昼夜更替周期

恒星年:真正的周期

回归年:日常所用周期

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均为15°/小时 

线速度:赤道最大,越往两极越小,极点为0

近日点(1月初)附近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慢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使地球形成一个旋转椭球体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划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公转形成黄道平面,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平面,两者的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加之地球自转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图示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示意图)。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1

3、把握地球运动的三个关系

(1)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
(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线,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3)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4、认准三条线
(1)晨昏线
①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假若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作用,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圆,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0,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
②在太阳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一般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晨昏线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某一位置观察,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是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存在着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晨昏线在极圈和极点之间运动,从而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2)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见图)。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2

(3)0时经线:0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不断变化的,0时线的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时经线可以重合,即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5、掌握三种计算
(1)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①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差150,地方时就相差1 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只要知道另一经线的地方时和它们之间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来。
②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地球自转,从中时区(零时区)向东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减少1个小时,在时区计算上,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晚;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变更;我国普遍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中时区(0时区)的区时,即00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国际标准时。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是: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2)昼夜长短与日出和日落的计算: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了昼长和夜长,弧长150为1小时;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如果知道该纬线的昼长,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的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由此可见如果根据某一正午太阳高度求该地的地理纬度,一般是两个值,因为正午太阳高度是以直射点对称分布的。
6、运用四个点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3

(1)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是该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①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③根据晨昏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④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互余);⑤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可以利用该点判断直射点的经度和求任何经线的时间。
(3)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也就是晨昏线和极昼(极夜)区的切点,这些点位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处于直射点所在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分线上,是晨线向昏线的转折点,直射点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相差900,根据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可以判断直射点的纬度;当切点位于昼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和切点的经度相同,当切点位于夜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与切点经度相差1800。
(4)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运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的规律计算出昼长或夜长),还可以推算出该纬线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7、光照图判读的技能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地球的自转为顺时针。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线过极点(或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则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然后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区差,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纬度间隔)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8.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之分、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
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所决定的。
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要公转也会产生昼夜更替,只不过昼夜更替时间较长,为一年。
昼夜长短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
(2)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时间计算
理论含义:过晨线为日出,过昏线为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4

        

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示意图
计算方法:(1)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2)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360)×24。
规律:同纬线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时间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如北纬(如4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S)的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3)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昼夜长短的变化,可借助下图进行直观形象的记忆。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5

9、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
南北极点位于地球自转轴上,其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因此,当其处于极昼时期时,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都不变。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h=90°-|90°-直射点纬度|,h=直射点纬度,可知:极点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恰好等于直射点纬度。在图甲中,反映的是某一极点地区在其极昼期中某日的太阳高度变化,当时太阳直射在h°N或h°S,可以确定出南北极点太阳高度的大小范围为[0°,23°26′]。
(2)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
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在其夏半年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即24小时内太阳高度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在图乙中,反映的是某地刚刚出现极昼,则该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和为90°,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极夜时,为0°;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图丙所示的地点也出现了极昼,根据其24小时内太阳高度始终大于0°,所以该点位于极圈到极点之间,根据直射点纬度、该地的地理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也可以得出该地的纬度。
(3)赤道上的太阳高度变化
赤道上各点在全年的任何一天,各地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昼夜等长,图丁就反映赤道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运用公式:h=90°一直射点纬度,可知其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和为90°,大小范围在[66°34′, 90°]。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6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7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乙)。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8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10.太阳运行轨迹图判读
下图是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根据此图可得到如下信息: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9

(1)全年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北方的天空,故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2)①为6月22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东北升、西北落;②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正东升、正西落;③为12月22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东南升、西南落;(3)设②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α,则该地的纬度为南纬(90°-α)。
11、地球光照图的判读
(1)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如下图。
①极地俯视图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10

②侧视图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11

③展开图(圆柱投影图)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12

④立体图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13

(2)光照图的判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判断所属半球:侧视图一般上北下南,极地投影图一般看自转方向或根据经度数值的变化来判断。
②判断日期: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及极昼极夜情况来确定。
③判断区时或地方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为18时。以上时刻可以作为已知条件来判断其他地点的时刻。
④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查字典地理网第一时间与考生们分享地理考试复习资料,请及时关注!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难点:太阳系知识

高中自然地理土壤名词解释

高一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汇总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试题: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高三地理重点例题分析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图专题)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计算专题

最新地理学习基础
热门地理学习基础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基础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