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2015年高中地理复习必修I知识提纲

2015年高中地理复习必修I知识提纲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6-23 发表|教学分类:学习资源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宇宙

(1)宇宙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

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50亿光年。

(3)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太阳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光球层:太阳黑子

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色球层:耀斑

太阳活动 日冕层:太阳风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对地球的影响 磁暴和极光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地球

一、八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变化幅度不大,适于生物生长发育

第二、三节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自转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范 围 特 点

地壳莫霍面以上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莫霍与古登堡面间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三、岩石圈的组成和物质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片麻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四、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地区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成为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成为谷地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储存地下水

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五、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沉积

流水作用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水平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大气运动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最常见的形式:风。

垂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上升(运动),高空 (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受冷的地方下沉(运动),近地面(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 高 压流向 低 压。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条件:(1)地表是均匀的 (2)地球静止不动(3)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两极受热不均→热力环流→单圈闭合环流

2.假设条件:(1)地表是均匀的 (2)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两极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二)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

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

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四)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东亚(东亚季风)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向 夏季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暖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阴天、雨雪、大风、降温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华南地区春暖多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反气旋

气压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上升下沉

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大气水 0.001%

冰川【淡水的主体】

水圈 海洋水 96.538% 湖泊水

地表水 土壤水

江、河水

陆地水 沼泽水

生物水

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

二、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⑴ 能量来源: 水的三相变化 、太阳能和重力能

⑵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④塑造地表形态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三、洋流及地理意义

1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 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3 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主要分异因素地理位置分布规律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热量。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水分海陆位置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海拔高度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

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

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

1、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广西、云南、贵州一带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其溶蚀与淀积的作用分别体现了化学过程:

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

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1)岩石圈:首先岩石不可溶性是最基本的条件,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碳岩、云岩等,其次是透水性,岩石空隙与裂隙越多,透水性愈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2)水圈: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离不开水,气候愈湿润,降水愈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流动性愈好,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3)大气圈:首先大气中的与水体中CO2的含量是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重要物质,其次气温愈高,有利于加快上进化学反应,可促进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由此,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般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带。

(4)生物圈: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而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数量有关,而水中酸性含量与生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喀斯特地貌形态

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 水 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石针乳、石笋、石柱]; 地 下 河

4、桂林山水成因分析

①气候条件 ②岩石条件 ③生物条件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1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 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 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

能源时代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

时间18世纪中期以前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体能源木柴、水力为主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

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水为例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2 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着增加。降水系统受阻或地形抬升;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六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九月,雨带迅速南移;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w.w.w.k.s.5.u.c.o.m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时间尺度距今1万年以前近一万年来近一两百年来

特征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着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着。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015年高中地理复习必修I知识提纲】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点解读(陆地环境)

高考地理必背口诀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重难点分析

高中地理复习要点 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

高中地理难点:地球知识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世界地理经典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中地理难点解析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