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同步训练:第一节

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同步训练:第一节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5-06 发表|教学分类:随堂练习

地理学习

练习题

要对知识真正的精通就必须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下面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同步训练,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能真正的对知识灵活运用。

1.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一

现象体现了(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C.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孤立性               D.人类与环境不相统一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如果某一要素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一事例就充分体现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A

2.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协调一致,与地理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B.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不会导致其他因素的改变

C.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没有关系的

D.我国沿海和内陆的景观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思路解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个环境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景观上力求保持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我国沿海和内陆景观的差异,反映的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A

3.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某个较小的地区而言,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表面植被减少,则这个地区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会受到影响

B.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说明了这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个性差异

C.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只能对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任何影响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是指各组成要素之间有时紧密联系,有时是独立的个体

思路解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整体,各要素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某个较小的地区而言,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表面植被减少,则这个地区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会受到影响。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说明了这个地区的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其联系是经常性的,不是间断的。另外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不仅仅对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还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答案:A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根据以下相关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1—2题。

材料一:1998年夏季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据专家介绍,发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有:(1)当年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长江流域各地暴雨频繁,雨带在长江流域徘徊,共出现了74个暴雨日;(2)长江上游地区过度地砍伐森林,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3)长江流域各大湖泊因为围湖造田愈演愈烈,湖泊的蓄水分洪能力急剧下降;等等。

材料二:下表为洞庭湖各历史时期湖泊面积、湖泊容积的变迁表。

年份 1825 1896 1932 1949 1954 1958 1972 1977

面积(平方千米) 6 300 5 400 4 700 1 350 3 195 3 141 2 820 2 740

与1958年面积比较(%) 191 172 150 138 125 100 89 87

容积(亿立方米)    293.0 268.1 210.2 188.0 170.0

1.下列关于洞庭湖面积减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因为人口增加而出现的粮食短缺问题

B.自古以来,洞庭湖周围的围湖造田行为不仅是民间自觉的行为,而且也受到了某些朝代行政性的引导作用

C.洞庭湖的面积减少除去人为围湖造田的原因之外,长江水倒灌带来的泥沙淤积也是其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

D.导致洞庭湖面积减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异常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锐减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乡土地理知识。据史书记载,在周、秦以前,洞庭湖南连长江,北通汉水,方圆九百里。至汉代,长江主流已位于荆江附近,洞庭湖则在长江以南。1825年,长江之水冲开了藕池口,1873年又冲开了松滋口,形成夺河改道的局面。泥沙随江水入湖,湖面开始缩小,出现了南县、白蚌、草尾及北大市一带的高洲滩地。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20多年里,土豪争相围垦,湖面缩小了近1/3。

答案:D

2.洞庭湖因为其面积减少、蓄洪能力下降而加剧了1998年的洪水,这一现象体现了(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C.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孤立性           D.人类与环境不相统一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陆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A

3.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有可能存在两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是说自然环境是不变的

C.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以至整个生态系统

D.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之外

思路解析:地域差异在陆地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指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环境的整体。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之一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陆地环境的差异性是在陆地环境整体性中不同地区表现出的地域差异。

答案:C

4.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②各要素都不单独存在和发展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④各自然环境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也叫综合性,表现在其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上,各要素之间的影响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答案:A

5.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下列气候类型区中,最适合水稻种植的是(    )

A.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中的气候要素。关于水稻的种植条件,应该在一些雨热同期且降水较多的地方,而给出的四个气候类型中,只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雨热同期且降水较多。

答案:C

快乐时光

猜错了

老师:“你为什么总是不洗脸?你瞧,连你今天早餐的残渣还挂在脸上。”学生:“那您说我早上吃的是什么?”老师:“果酱面包。”学生:“您说错了,那是昨天早上吃的。”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自然要素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互不影响

B.在四大圈层交界地带,物质渗透和运动的结果形成了生物

C.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气候、水文、地貌、土壤

D.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气候的影响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有关知识。对于地理环境主要有以下几大要素:水文、生物、土壤、地貌、气候。各自然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答案:D

2.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组成要素构成的自然环境

B.我国三北防护林带是自然环境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一个特殊组成要素,因此我国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D.城市环境是经过人工改造后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

思路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区别。自然环境的形成是没有人类参与的,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组成的环境;“三北”防护林是人为建造的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人工林;我国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都是耕作土壤,即农业土壤,它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环境是人工改造自然环境最彻底的区域。

答案:A

3.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产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气候变化、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气候与土壤间的关系。荒漠化一部分是自然原因形成的,一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化较多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土地退化,气候趋于更加干旱而发展为荒漠的过程。在各种人类活动中,人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气候恶化,水源枯竭,加速了荒漠化进程,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C

4.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相应的成因连线正确的是(    )

A.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侵蚀作用

B.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华北平原——风力沉积作用

C.干旱地区的蘑菇石——褶皱隆起

D.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裸岩荒漠——风力堆积作用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不同的地理区域存在着不同的自然条件,在此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环境组成。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干旱地区的蘑菇石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裸岩荒漠则与降水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从整个环境要素来看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是相互影响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对立要素的变化。

答案:A

5.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水分与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水热状况

B.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受地质作用的影响

C.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2—3倍

D.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2—5倍

思路解析: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水分与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1—2倍。

答案:A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岩石风化的结果产生了母质,母质与岩石相比产生了一些新的特性:a.物理风化:使岩石由大块→小块→碎屑,由致密坚硬态→疏松态,这种物理状态的改变,使母质产生了通气、透水性,为进一步风化创造条件。b.化学风化:产生了许多细微的粘粒,粘粒之间有毛管孔隙,产生了保蓄水分的能力,即蓄水性。同时粘粒的产生,增加了颗粒的表面积,产生了一些胶体性能,比如:吸附性能,可以保存风化释放的可溶性养分,为肥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另外化学风化释放出一些可溶性盐基物质,这是植物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c.由于母质疏松多孔,气体能流通和交换,有利于根系的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分解作用。同时由于母质能吸附一定的水分,增加了导热率和热容量,使母质初步具备了调节温度的能力,而不是像岩石那样激烈的升温和降温,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1)岩石风化产生的母质改变了岩石的理化性质,故母质又叫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为进一步风化创造了条件。

(2)经过物理和化学风化后,母质中具有_______________使气体能流通和交换,有利于根系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

(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土壤是由裸露在地表坚硬、巨大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而形成:岩石→母质→土壤。土壤最初来源是岩石,而岩石又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岩石风化的结果产生了母质,母质与岩石相比具有蓄水性、疏松多孔性,使气体能流通和交换,增加了导热率和热容量,具备了调节温度的能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答案:(1)成土母质 通气性 透水性

(2)疏松多孔性 呼吸作用 营养物质

(3)化学元素 养分

7.“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了陆地环境的什么特性?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地表植被的减少→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淹没→陆地面积减小→部分生物失去生存环境。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反映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8.鄂尔多斯的毛乌素沙地,原是一块殷实的草原。在清光绪末年,大片草原被开垦,而且对土地只用不养。最初产量尚高,随后就急剧下降,几年后即行撂荒,再开新荒地,致使原来的生荒地变成熟荒地,熟荒地又变成轮荒地,最后成为流沙地。

以上材料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有什么影响?请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探究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实际生活中土壤的利用。说明过度开垦,只用不养,将导致土壤退化,最终会使环境恶化。

答案:土壤这种地理要素,与气候、水文以及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组合和搭配。合理地利用土壤,可以使土壤保持肥力;不合理地利用土壤,会破坏肥力,甚至引起土壤退化。

查字典大学网为大家推荐的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同步训练,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同步练习,尽在查字典大学网。

【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章同步训练:第一节】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有关时间的计算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火卫一数百万年后可能撞上火星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重难点分析

高考地理考点 地球与地图

高考地理必背口诀

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考点——地球

高考地理易错点:对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理解不透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