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2014年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2014年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5-12-24 发表|教学分类:学习资源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2014年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摘要】有关于2014年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练习是查字典地理网特地为您集合的,查字典地理网编辑将第一时间为您整理全国考试资讯信息,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大洋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答案】D

【解析】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的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是世界各大洲中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故选D。

2.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快,其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死亡率高

D.生产力发达,经济基础改善,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

3.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全世界死亡率降低

C.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

D.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数量有80%左右分布于发展中国家,而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加快,使世界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4.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答案】B

【解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人口的出生率高,但死亡率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属于原始型的人口增长模式。故选B。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回答5~6题。

5.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答案】5.B

【解析】5.读图中坐标可知: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23%。故选B。

6.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答案】6.B

【解析】6.虽然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现下降,并且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总人口的净增数量较多,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故选B。

读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问7~11题。

7.2002年到2003年上海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5.99

B.5.96

C.5.8

D.3.2

【答案】 7.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7.2002年人口数为1 334万人,2003年人口数为1 342万人,增加了8万人,人口增长率增长人数/初期人口总数,计算可得A项正确。

8.从1993年开始,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答案】 8.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8.人口数量的变化除自然增长外,还有机械增长。

9.1998年至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原因很可能是

A.计划生育政策放宽

B.迁入人口已到婚育期

C.人口死亡率高

D.迁入人口有增无减

【答案】 9.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9.1998年200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不可能是死亡率的下降导致的,一般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的死亡率基本稳定,故主要从人口出生率的上升分析,主要是由于迁入人口的出生率高。

10.上海市总人口不断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答案】10.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10.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用地压力增大、失业人口增多等问题。

11.整体来看,我国上海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答案】 11.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11.目前,上海市人口增长的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故判断为现代型。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12~13题。

12.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答案】12.B

【解析】

12.读图可以看到,该国的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B对。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减小,不会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A错。年轻人比重减小,不能表示自然增长率上升,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错。少年儿童比重减小,人口出生率应是较低,D错。

13.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答案】13.A

【解析】

13.读图可以看到,老龄化人口比重不断增大,说明平均奉命在延长。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比重。说明女性奉命比男性长。A对。B、C、D错。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金字塔图,人口老龄化。

14.人类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方向是

A.迁往高山、高原地区

B.迁往沿海地区

C.迁往河流沿岸

D.迁往热带地区

【答案】C

【解析】人类早期人口迁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所以对人们的吸引力大,故C。

15.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女性人口比重

B.男性人口比重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自然资源的多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

16.下列关于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B.可能促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C.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D.使得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目前世界人口迁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既有利于缓解发展中国家的人地矛盾,也利于为发达国家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也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

17.二战以后,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的变化是

A.美洲由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B.北美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C.欧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D.亚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是由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故欧洲为人口净迁出区;而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是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欧洲成为人口净迁入区。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期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大小。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据此完成18题。

18.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

D.地区越开放,出口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答案】18.C

【解析】18.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故选C项。

19.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A.临界性

B.警戒线

C.季节性

D.相对性

【答案】 19.C

【解析】

19.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临界性和警戒性三大特点。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

B.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C.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合理人口容量发生变化

D.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可以用来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的限度。如土地人口承载力,就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故一般情况下人口合理容量总小于环境承载力。

21.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B.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C.我国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6亿

D.环境人口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答案】D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定义中有基本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所以A错误。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B错误。我国我国目前人口为13亿,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故C是错误的;排除A、B、C三项错误,D项为正确选项。

下图是木桶效应示意图。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决定的。据此完成22题。

22.影响我国下列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海南的气候资源

B.贵州的耕地资源

C.新疆的矿产资源

D.四川的水力资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木桶短板的是该区域的人口容量小的重要限制因素。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貌为喀斯特地貌,耕地比重小,土壤肥力差,因此耕地资源为贵州省人口容量的限制性因素。像海南的气候资源、新疆的矿产资源、四川的水力资源均为各省区的优势资源,不是限制性因素,故排除A、C、D选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与物质资源协调,有健康的生活水平又不影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西部环境承载力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相反我国东部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均呈负相关

B.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正相关

C.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

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正相关,与环境污染呈负相关

【答案】24.B

【解析】

2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的数量从1900~2000年是迅速地增长,而环境污染的曲线也是迅速地增长,资源的数量是在不断地减少,说明出现了环境和资源问题。接下来论述环境污染和资源减少所产生的后果,以及如何使人口、资源和环境能协调统一。正确答案选B。

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以中心公园为基心,向周边辐射,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在这里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相互交融。图是该城区的卫星影像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规划布局产生最深刻影响的是

A.城市道路网特征的形成 B.居住区分散布局

C.未形成工业区 D.商业区位于城市几何中心

26.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自然因素 D.政策因素

【答案】 25.A 26.B

【解析】

25.以中心城市的公园为中心,按八卦方位向外辐射八条主街,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设四条环路。整个县城形成路路相通,街街相连,呈放射状圆形。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城市道路网特征。选A正确。

26.特克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完整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是历史因素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28.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 27.C 28.B

【解析】

27.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在市中心,商业支付能力最高商业区;在外围,住宅区支付能力高住宅区;在远郊,布局工业区地租地,对城市的污染影响小。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地租上涨,此地二环路和三环路的地租水平适合住宅区的布局。

28.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通达度。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的完善等,为了降低成本,商业活动不断外移。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下面图Ⅰ为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在住宅区内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Ⅱ中M、N分别表示该城市1991年和2010年城市用地比重情况。据此回答下列29~31题:

29.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在住宅区内变化曲线L1、L2、L3分别代表

A.工业 商业 住宅 B.商业住宅工业 C.商业工业住宅 D.工业住宅商业

30. 曲线L3在甲处地段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

①依傍某知名中学 ②临近地铁站 ③靠近过境铁路 ④临近生态公园 ⑤靠近垃圾处理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31.下列关于该城市1991年到2010年用地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用地比重变化幅度最小 B.商业和其它用地面积不断增大

C.住宅用地一直是主要用地类型 D.城市用地比重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答案】 29.C 30.D 31.C

【解析】

29.读图Ⅰ可知:在住宅区内,住宅的价格应最高,所以L3应为住宅;由于距市中心的距离越远,地租越低,而商业距市中心距离越近付租能力越大,且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加大,而变化最大,所以L1代表商业,L2则代表工业。故选C。

30.曲线L3在甲处地段出现突变表明地租水平升高,依傍某知名中学,学生入学方便,地租增加;临近地铁站,交通便利,地租增加;临近生态公园,居住环境优美,地租增加;而靠近过境铁路,噪音污染大,靠近垃圾处理厂,环境卫生条件差,这都会使地租下降。故选D。

31.读图Ⅱ可知: 1991年该城市的工业用地比重为35%,住宅用地比重为40%,商业和其他用地比重为25%;2010年该城市的工业用地比重为25%,住宅用地比重为55%,商业和其他用地比重为20%。由此可知,1991~2010年,商业和其它用地面积不断萎缩,变化幅度最小,住宅用地一直是该城市的主要用地类型。故选C。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32~33题。32.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3.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B.外来人口迁入

C.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D.逆城市化发展

【答案】 32.B 33.A

【解析】

3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商业为最大限度接近消费者,在繁华地段愿意付出高租金。所以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所在地段地价较高。图中②区域地价相比最高且位于市区中心位置,故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于此。故选B。

33.图中④地附近有奥体新区和创意软件园,属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都是高附加值产业,所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与此有关;没有信息显示该地与外来人口迁入和原有基础设施完善有关;我国还没有发展到逆城市化阶段。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如下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34~37题。

34.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35. 如果r城是s城的卫星城,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卫星城的城市等级 B.减轻中心城市人口压力

C.扩大中心城市服务范围 D.改善卫星城的生态环境

36.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A.u和S B.u和t C.v和s D.v和t

37.s城发展到目前,该地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 B.科技水平 C.人口身体素质 D.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 34.D 35.B 36.B 37.D

【解析】

34.根据一个地区的城市中心地理论,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的原理可推知,由图可知d城市的符号只有一个,其它三个各有6个,因此d城市等级最高。

35.建立卫生城的主要目的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预防中心城市规模过大而产生城市化问题,因此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中心城市的压力。

36.由图的符号的数目可知,u、S、t、v四城中,S城等级最高,其它三个等级相关,此时决定其吸引的能力就是距离。由于u城距离甲地最近而频率最高,而S、t两城市距离相近,但由于t城等级低而光顾较少。t城又是三城距离最远的,因此是t城最低。

37.由死亡率概念可知,死亡人口占总从数的比例。死亡率上升,只能说明死的人多了,极有可能就是老人的比重较多。出生率较少,与生产力、人体素质、科技水平相关性较少。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

38.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读图可知( )

A.城市空间形态呈组团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工业区位于铁路沿线,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住宅主要位于D区,空气清新、用地富裕

D.新兴工业区主要位于A区,以外来人口为主

【答案】C

【解析】:尽管城市被河流铁路分成几部分,但是有共同的中心(商业区),不是多中心结构,A错误;由图可知,工业区远离铁路,B错误;D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远离工业区,空气清新,用地富裕,故C正确;新兴工业区一般是技术导向性,流动人口少,故D错误。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

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核心结构特征明显

②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集中分布,设施完备

③城市新开发区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外来人口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接近工业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40.关于该城市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地租价格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递减

②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

③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地价低于外来人口生活区

④科研文化区的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39.D 40.B

【解析】

39.由图可知: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西南和北部都有;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南部和东南部,靠近科研文化区;外来主要分布在轻工业区、商业区周围,近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形态集中团块状,而不是放射状。选③④正确选D。

40.地租价格呈扇状由内向外递减,①错;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②正确;外来主要分布在轻工业区、商业区周围,位于城市边缘,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更近城市中心,地价高于外来人口生活区,③错;科研文化区环境好,无污染,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④正确。选②④正确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41~42题。

41.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42.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价高于g B.g人口密度大于a

C.g环境优于a 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

【答案】 41.A 42.C

【解析】

41.由题干可知,有一条河流穿过城区,且图中等高线凸向东,根据等高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可知河流是自东向西流的,则图中西侧位于河流下游,有水源污染的工业还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方向。从风向标看,该城市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工业区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所以f是有可能做为工业区,A对。B、C、D错。

42.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g区为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环境相对比较优越,可建成高级住宅区、科教文化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a区位于河流下游,且靠近工业区,环境质量差,多为低级住宅区。C对。从人口密度看,高级住宅区人口密度小,应低于低级住宅区。B错。低级住宅区地价低,A错。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不是行政因素,D错。

考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原则。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43~44题。

43.图中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甲一交通拥挤 乙一地价上涨 丙一各类产业迁出

B.甲一地价上涨 乙一变通拥挤 丙一各类产业迁出

C.甲一各类产业迁出 乙一交通拥挤 丙一地价上涨

D.甲一地价上涨 乙一各类产业迁出 丙一交通拥挤

44.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C.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D.导致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答案】 43.A 44.B

【解析】

43.根据我国某城市离心力示意图,由于土地供应紧张,供不应求就会造成地价上涨,因此图中乙为地价上涨;导致生产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如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生态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因此图中甲为交通拥挤;由于该地生产生活成本提高而生产质量下降,产业为了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就会追求最优的区位,致使各类产业迁出,促使城市离心力行程,因此图中丙为各类产业迁出。

44.由于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城市中心区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行程巨大推动力,促使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至郊区,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就逐渐出现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具有独立性的城镇即卫星城。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至郊区致使市中心人口将减少,而郊区是城市功能区的一部分,城市化水平并没有下降;中心商务区往往位于市中心,城市的黄金地带,地价最高,城市离心力并不导致中心商务区向郊区迁移。

考点: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下图为我国2013年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46题。

45.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当地()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46.c处最可能是()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答案】 45.D 46.C

【解析】

45.地租的高低主要是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a、b、c、d四处距离市中心较远,但四处的地租均高于邻近地区,最可能的是当地交通通达度更高。

46.c处从1995年到2010年人口密度快速上升,且到2010年成为该城市人口密度最大地区,所以该处最有可能是住宅区,住宅区是城市用地面积最广且人口密度最大的功能区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地租水平、功能区布局)

冶河镇是栾城县1+4组团式发展重点镇, 2004年被河北省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京深(珠)高速栾城出口设在程上村北,市三环路在大营村穿过,308国道、栾段路、方西线和冶东线形成了三纵一横的交通路网。据此回答47~48题。47.冶河镇的区位优势不包括

A.服装纺织、化工资源丰富 B.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

C.交通便利,三纵一横的交通路网 D. 三苏纪念馆,旅游资源丰富

48.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自年底开展以来,我县积极展开行动,走出打击、规范、提升三步好棋,打响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我县要提升大气质量,应该

①制定和实施空气标准,限制污染源

②加快技术创新和现有技术的全面升级

③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过快

④鼓励市民置换小排量汽车,减少尾气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答案】 47.D 48.D

【解析】

47.三苏纪念馆不在河北省,直接排除D。B、C两项可直接从材料中获得,A项内容虽然在材料和图中没有介绍,但是可以将A项与D项对比,选出明显错误的项。

48.③项所述内容是一种现实现象,不是针对大气污染而采取的措施,故将③排除。控制污染源、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使用小排量汽车减少尾气排放等均有利于大气质量的改善,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图。读图,回答49~50题。

49.下面有关该市的描写,较合理的是( )

A.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市区南部,河水波光粼粼

B.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由东南方向直抵市中心

C.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达到60米

D.该市三个工业区,半环状相连绕城分布

50.下面对该城市产业区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最小

B.化工区的合理性体现为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

C.轻纺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离市区太近

D.化工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位于市区冬季风的上风向

【答案】 49.A 50.B

【解析】

49.等高线的凸向和河流流向相反,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图中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A正确。结合指向标,笔直的达到有西北通向市中心,排除B;图中山峰的海拔在6065米,最低处海拨为010米,相对高度最大值为65米,排除C;图中三工业区不是相互连接的,排除D。

50.高新区附近的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排除A;轻纺产业对市区的污染程度轻,且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可以接近市区,排除B;化工区对大气、水污染重,应该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和垂直郊外,或最小凤频的上风向;在河流的下游。图中化工区在冬季风的上风向,对市区的污染大,排除D。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二.综合题(50分)

51、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共18分)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__________,(2分)而七十年代以来,二者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________年代前后,(2分)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图中三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接近________________模式,(2分)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尽管从1979年到2010年,中国总共减少了4亿多人口增长。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为了缓和入口压力,我国应采取右图中人口增长模式中的(2分)( )

A.甲 B.乙

C.丙 D.丁

(5)对于即将试点的两胎政策,在不同的学者间存在一些争议。你是否赞成我国于2014年全面实行两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高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

(2)60 三年自然灾害,使死亡率上升

(3)现代人口增长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C(2分)

(5)不赞成。(1分)虽然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比较庞大,巨大的人口压力将长期存在,因此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不能放松。(3分)

赞成。(1分)我国经过30年自然增长率较低的人口增长,造成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供应趋紧、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寂等问题,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两胎政策。(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读图中曲线的数值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高;七十年代以来,二者明显下降,是因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第(2)题读图可知:60年前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是因自然灾害,使死亡人数增加。第(3)题根据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可知,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正接近现代型,其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4)题:人口阶段依次是甲、乙、丙、丁,丁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最低。

31. 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4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4分)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文教(2分) 住宅(2分)

(2)① (2分)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2分);城市外围,地价低(2分)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2分);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一:东北部(2分)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2分)

二:西南部(2分) 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例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是住宅用地。

(2)大型批发市场要遵循交通最优原则,①在城市边缘,占地面积广,地价低;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化学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源,图示化学园区在城市东北方,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选其一答,要阐述好处的理由。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原有的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西南部:地势较高,在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布局。

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1: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材料2: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4分)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4分)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8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漫画提示人口环境 交通住房,可分析得出答案。

第(2)题,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第(3)题,抓住材料1中生态城市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

【答案】:(1)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

(2)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查字典地理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2014年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练习】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高中地理考点:迎风坡与背风破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水污染)

2009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预测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旅游活动与环境知识点

高考地理完整答题思路能降低考试难度

高三地理重点例题分析

近几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高中自然地理土壤名词解释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