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地行和表示地行的地图

地行和表示地行的地图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5-11-04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方法与设计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地行和表示地行的地图,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地行和表示地行的地图

一、 教学目标:1、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能够说出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并能根据当地情况说出12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特点。

二、 教学重点:地形类型、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

难点:主要地形类型特点、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

三、 教具:沙盘、水、小风扇。

四、 教学方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 的家园地球表面70%是海洋,30%是陆地而这陆地并不是平坦的,而是由各种形形色色的地形构成的。对于这些地形我们的地理学家给它们取了相应的名字。它们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呢?

读图448---451思考并分组讨论:地形主要有那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代表发言:(地形: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根据P154表格要求完成表格

地形类型 海拔 相对高度

丘陵 有高有底 小

平原 地面宽广 地表起伏小 小

山地 较高 有明显起伏 大

高原 极高 顶面较大起伏小 大

提问:我们的家乡有那些地形类型?这些类型对我们家乡经济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我们的家乡确实有许多矿,开采这些矿对我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好处,但是我们以前的家乡是山清水秀、鱼羊成群。你们的父辈不合理的开发以使我们的家乡上无一片净空、下无一片净土水中无鱼,自然界已经开始给我们惩罚了。合理开发资源还我清山绿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过渡:通过前面我们大家的讨论知道了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等,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回答:(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形成的等。)

教师再问:那么我们家乡的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讨论:

教师演示小实验:①用水从沙盘中山的顶部冲下。②用小风扇吹沙盘中的山。

教师讲解:降水冲刷、风蚀这都是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由于外力作用的千差万别形成了许多特殊的地形。

对照图460至465看书P157内容。

学生讨论: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及我们家乡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

教师小结:地球的巨大内力是地形的塑造者,而外力则是地形的雕刻师,雕刻出千奇百态的特殊地形。外力的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

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谁发挥较大的作用呢?(有时是内力、有时是外力。)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P158、2

板书设计: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一、 地形的类型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二、 地形的变化

1、 地球内力的作用。 流水冲刷

2、 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 风蚀

冰川移动等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第2课时

上方镇初中:徐建平

一、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举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 知道绘制等高线的地形图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判读简单等高线地形图。

难 点:绘制等高线的地形图的方法。

三、 教 具:老龄土做的山模型(湿土做好晾放一天)、小刀、明胶片做的山模型、等高线地形图等。

四、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前面我们讨论我们得出地形有丘陵、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那么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表示到地图上呢?

读图452,讨论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可用什么方法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是否看到过表示地形的地图。

学生讨论:

代表发言:(------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等高线地形图是什么呢?

分组实验:(要求把老龄土做的山峰,用刻度尺量出高度,按1 厘米高度差用小刀刻画出等高线,做好后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讨论:(P155、1、2、3问题,重点是2、3两问题。)

学生代表发言:(把等高线绘制到白纸上学生方法有多种)

教师选其一种进行示范:

步骤:①用硬棒从老龄土做的山模型山顶直插入到底。② 用小刀按等高线依次横切山但不能切断其中硬棒。③把切好的土串正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脚轮廓在纸上描出最下面的等高线。④把第一条到第二条等高线之间的土块从土串上卸下,再用笔沿第二条等高线在纸上描出轮廓等高线,依次在白纸上描出相应的等高线。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尽可能按自己的方法做。)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

教师小结且提问:等高线绘制在白纸上形状是怎样的?(闭合的曲线)

教师讲解:对于真正的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教师演示:等高线投影1(自制的有陡坡、缓坡、山峰的明胶片山体模型)

等高线投影2(有鞍部、山谷、峭壁的明胶片山体模型)

学生讨论:(陡坡、缓坡、山峰、鞍部、山谷、峭壁、山脊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陡坡等高线密、缓坡等高线疏、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由内向外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峭壁等高线重叠。)

学生读图456、457完成P156的表格

练习:对照等高线地形挂图由学生找出图中山峰、山谷、陡坡、缓坡、峭壁、鞍部等。

思考:盆地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总结:

布置作业:P158、1

更多初一地理教案,请关注查字典地理网

【地行和表示地行的地图】相关文章:

地球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之源

中国蜣螂的功劳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协作

怎样在地图上判别方向

印度的人口问题

中国行政区划的形象记忆

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御

浅议地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城市起源区的古老城市

东北区的土地利用

最新地理方法与设计
热门地理方法与设计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方法与设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