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地理学习>学习资料>学习资源
- 中国动物中的国宝之黑颈鹤
- 在世界五大鹤种中,黑颈鹤是被动物学家认识最晚的一种鹤。黑颈鹤体长130厘米左右,体羽大都呈银灰色,两性相似,雌鸟略小。黑颈鹤前颈及上颈腹面披以黑羽,属高原鹤类,与大熊猫、朱鹮齐名,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世界濒危物种。黑颈鹤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国境内也有少量分布。黑颈鹤一般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或者湖边灌丛中,性机警,当敌害接近时,就扇动两翼,慢跑几步起飞。黑颈鹤喜食农作物、昆...[阅读全文]
2016-12-15
- 常见地质灾害简介
- 地质灾害是地质作用或地质过程与人类活动发生冲突的表现。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等,给人类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火山喷发:火山爆发时,最初常在火山口或在山坡冲开一个出口,喷出黑色气体烟柱;接着大量岩石碎屑及熔岩物质被喷上天空,然后纷纷降落于火山周围地区;最后火山流出灼热的岩浆,沿山坡向下流动;火山喷发停止后,还常常沿着喷气孔喷发气体或形...[阅读全文]
2016-12-15
- 中国动物中的国宝之大熊猫
- 大熊猫是我国的三大国宝(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之一。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大熊猫身体胖软,头圆颈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阅读全文]
2016-12-15
- 情景剧:与自然对话──火山地震篇
- 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地理(上册) 第四单元第4.8节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普通高中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地理 第三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普通高中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五)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二、设计思想《地理课程标准》表明:科学探究将成为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以自己的已有经验、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为基础进...[阅读全文]
2016-12-15
- 透视印度洋海啸
- 2004年12月26日,罕见的海啸席卷印度洋多个国家(图1),30多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急需食品和居所援助,许多幸存者必须接受心理治疗,一些原始种族如生活在尼科巴和安达曼群岛的处在石器时代的部落更是遭遇灭顶之灾。灾后,全球性的救援行动迅速展开。首先是民间(包括个人、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和各国政府慷慨解囊,向灾区提供食品、饮水、药品和医疗及工程救助;其次在联合国主持下讨论了建立全球海啸风险防范体系和完善...[阅读全文]
2016-12-15
- 丹阳市固体废弃物分布调查及其处理对策
-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俗称垃圾。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人们在开发资源和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废弃物;任何产品经过使用和消费后,都会变成废物。作为有着千余年悠久文化历史传承的旅游名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江苏省丹阳市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人民的生产水平与消费水平都有跨跃式的提高。这样,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阅读全文]
2016-12-15
- 热点聚焦:黑瞎子岛——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回到祖国怀抱
- 材料一:据报道,备受瞩目的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抚远三角洲,民称黑瞎子岛(北纬48°17′至48°27′,东经134°24′至135°05′),由银龙岛、黑瞎子岛、明月岛等3个岛系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据俄媒体报道,这些岛屿的总面积为350平方公里,连同与其毗连的水域共45...[阅读全文]
2016-12-15
- 中国铁路的六次大提速
- 在中国历史上,本土制造的第一列火车几乎是以一种匪夷所思的姿态“粉墨登场”。大约130年前,它依靠骡马的拉动,吱嘎作响地行驶在距离清皇室东陵所在地马兰峪附近的铁轨上。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能被算做是真正的列车,因为如果想让骡马拉着整列的火车,那就是有多少马也不够用——那是用一两匹骡马拉着一个连同煤炭总重在5吨左右的车斗。实际上,当时一名来自英国的唐胥铁路工程师金达利用一台旧锅炉和一些机车旧零件改装好...[阅读全文]
2016-12-15
- 典型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的基本状况
- 【摘要】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这一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广为分布的地区。而且这一地区的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建立在这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基础之上的。“喀斯特”原指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大量分布石灰岩的高原,后来南斯拉夫学者司维治对这里的奇特地貌进行了研究,详细提出了这一地貌类型,因此称这种可溶性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又叫岩溶...[阅读全文]
2016-12-15
- 山西民俗旅游的新思维
- [摘要]民俗旅游日渐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山西民俗旅游资源既丰富又独特且地域性强,但它的发展还未形成旅游业中的一个支柱领域。本文从山西民俗旅游资源本身具备的优势,目前的现状以及以后如何去创新和开发展开分析,旨在促进山西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效益。[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现状、新思维民俗即民间风俗,是百姓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阅读全文]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