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学习资源
高峡平湖催生“西三角”
摘要:三峡工程给长江上游地区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区域经济与保护生态协调发展,促使跨越山水、横向联合的大西南经济圈已浮出水面。海内外众多经济界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区的概念。因为“西三角”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其各个支点都同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本人提出一些浅薄的认识:高峡平湖催生“西三角”。关键词:“西三角”经济区发展优势西江石壁正立,高峡平湖初现。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通...[阅读全文]
2016-12-15
“北大仓”为何要退耕还“荒”
人们常说的“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地区。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荒野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林间野兽出没,低空百鸟飞翔。“棒打豹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这片荒原宝贵的资源之一是土地,是历经千百年之后形成的厚厚的腐殖质,即肥沃的黑土层,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这里是全球三大黑土区...[阅读全文]
2016-12-15
未来的立体交通枢纽
烟台市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东邻威海、西邻潍坊、南邻青岛;北濒渤海和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日本、韩国和朝鲜隔海相望。全市面积1.35万平方千米,人口640多万,是全国首批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港口城市。烟台海陆空位置非常优越,交通发达,已基本形成了海运、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相互衔接、全面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阅读全文]
2016-12-15
世界自然遗产新成员
2003年7月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块自然遗产地。神秘而神奇的地方所谓“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流入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最近处仅距几十千米,奔流400千米结伴而行的罕见景象。从自然区域看,...[阅读全文]
2016-12-15
等潜水位线复习需要掌握哪些考点
等值线是高考必考内容,其类型多样,考核方式多变,是复习备考重点内容之一。在复习过程中,通常主要讲解等温线、等高线、等压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降水量线等的判读,对等潜水位线提及较少或讲述不深,本文以此为专题,系统讲解等潜水位线复习中需要掌握的考点。考点一、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L是指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上数值H代表该线上点对应的地面海拔高度,等潜水位线数值h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下潜水...[阅读全文]
2016-12-15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
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地理选择题共11个,每题4分,共44分。相对于综合题而言,选择题难度较低,因此,文综要想取得较满意的成绩,选择题的得分率是很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高考选择题命制的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重点讲述在高考中面对各类选择题,应采用的具体方法,希望对即将走上考场的同学们有所帮助。一、近年高考选择题命制的特点和趋势综合分析近年来的高考选择题,有以下几个特征。1.淡化记忆,注重能力考查近...[阅读全文]
2016-12-15
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六测试题(2)
23. 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化也很大③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24.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山...[阅读全文]
2016-12-15
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六测试题(1)
一、选择题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2.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A.环境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D.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3. 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阅读全文]
2016-12-15
《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复习提纲
一、知识点网络二、知识点精讲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阅读全文]
2016-12-15
《课标教材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复习提纲
一、知识点网络二、知识点精讲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因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阅读全文]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