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8-06-21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试题

地理学习

练习题

  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做好地理知识的总结规划才能更好的学习地理。下面就让查字典地理网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篇一

  1、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2、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

  3、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4、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篇二

  1、群岛是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的合称。群岛也有大小之分,在许多在群岛中往往也包含着许多小群岛,如马来群岛就包括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东南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等。若岛屿的排列成线形或弧形,习惯上又称为列岛,如我国的长山列岛、澎湖列岛等。

  2、世界上主要的群岛有50多个,分布在四个大洋中。太平洋海域中群岛最多,有19个;大西洋有17个,印度洋有9个,北冰洋海域中有5个。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群岛是位于西太平洋海域原马来群岛,整个群岛有大小岛屿2万多个,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来、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东西宽4500千米,南北长3500千米,总面积240.7万平方千米。岛上山岭多,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常有地震火山爆发。海峡较多,是东南亚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

  3、除马来群岛外世界上较大的群岛有: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海域的加拿大北极群岛,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日本列岛,面积37.75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东北部的不列颠九岛,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菲律宾群岛,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西北部的西印度群岛,面积24万平方千米。

  4、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位于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北部的托克劳群岛。它由3个珊瑚环礁组成,面积仅有10平方千米,可以称得上是袖珍群岛了。

  5、我国的主要群岛有长山群岛(又称长山列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膨湖列岛,以及南海海域中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其中舟山群岛面积最大,由大小600多个岛屿组成。舟山群岛附近,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篇三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篇四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篇五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篇六

  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考点: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高一地理必修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上册必修一第1、2单元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地理高一必修2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总结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点解析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