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中国二十八宿资料和相关名词解释(二)

中国二十八宿资料和相关名词解释(二)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7-04-25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科普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

【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代诗人曹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天罡ga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小说《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六月、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八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六十甲子依次是: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中国二十八宿资料和相关名词解释(二)】相关文章:

高中自然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名词解释

高中自然地理地貌名词解释

中国地理知识要点

五十年内北极熊将消失三分之二

2009中国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9中国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人文地理历届高考解析50题

高中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名词解释

高中自然地理海洋和陆地水名词解释

高中自然地理第二章地壳名词解释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