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雾时,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物体上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在物体上冻结形成的乳白色冰晶物,称为雾淞。也叫“树挂”。雾淞常呈毛茸茸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大多附在细长的物体或物体的迎风面上,结构松脆,受震容易塌落。在电线上凝附得太多时,可坠断电线,对通讯和高压送电造成不良影响。但是,雾淞融化的水分,对北方越冬作物很有利。雾淞和霜的主要区别是:霜主要形成在晴朗微风的夜间;雾淞则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均可形成,一般在有雾的阴天形成。霜形成在物体水平表面上;而雾淞则形成在物体与地面相垂直的表面上。雾淞,可以在风速很大的条件下形成。
【雾淞】相关文章:
★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 等潜水位线图的常见问题
★ 十三部门将联合开展“问题地图”专项治理行动
★ 中国南极天文台将于明年初正式建台
★ 科学家提议故意让火山喷发帮地球降温
★ 理解多重联系 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 中国人口地理学创始人——胡焕庸
★ 墨西哥湾漏油油井又现可疑“渗漏”
★ 地理环境:地震知识
★ 高考地理必背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