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能粘附水汽而且能使水汽凝结的微粒统称为凝结核。凝结核微粒的半径在10-5—10-4厘米之间。根据性质,凝结核分为两类:(1)吸水性很强且能溶解于水的,如氯化钠(NaCl)、三氧化硫(SO3)、一氧化氮(NO)、氯化镁(MgCl2)等;(2)不吸湿,不溶于水,但能被水湿润的,如土壤、矿物微粒和烟尘等。凝结核对汽水的凝结作用很大,十九世纪,人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凝结核,只有当大气的相对湿度达到800%时,才可能产生凝结。而在大气中要达到这样大的湿度,根本是不可能的。
【凝结核】相关文章:
★ 什么是灰霾天气、灰霾的成因
★ 中国进雷电高发期 每年千人遭雷击伤亡
★ 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 人类史上损失最惨重的十大事故
★ 高考地理考点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
★ 高考地理全国Ⅰ卷分析
★ 高中地理常用公式大盘点
★ 雾的成因
★ 南极冰川发现“血瀑” 揭示远古生命生存之谜
★ 人工增雪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