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2-26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试题

地理学习

练习题

必修相对于选修来说,是高中地理中更重要的科目,在必修的学业水平测试中,复习提纲更是重要的学习引导。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相信对你的考试是有用的资料。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②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液态水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色 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光 球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d6h9m10s) 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美洲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2.3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向 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 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3)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①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②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③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④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⑤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3 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主要分异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根本原因: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 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 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活动的影响

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 分布特点: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0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1 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

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 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 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2 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和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2 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3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

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2、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1.2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

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1 城市空间结构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4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5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其他还可以由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见教材P32)

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教材P34)

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 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 环境

2) 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3)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4) 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 l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 2 )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 3 )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 4 )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 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生产协作: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 ( l )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 2 )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

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 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① 农业地域类型: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②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③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降水丰富的地区。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劳动力、生活习惯等。

小麦: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广,主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法国等,是一种旱地作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区位因素有气候、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

玉米: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区位因素有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市场需求(常做饲料)、国家政策等。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原料指向型工业,如制糖厂、罐头厂等布局(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等布局(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市场信息、科技开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一些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需及时了解信息,因此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

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3、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① 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的含义

工业生产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

② 工业区位条件变化对工业转移、工业集聚的影响

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产生转移: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

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

4、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采集和狩猎阶段极大依赖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影响大。

农业社会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阶段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①北方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②南方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③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第二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1 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2)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3)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 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珠三角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① 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 形成原因: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 城市化进程特点: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② 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形成原因: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城市化进程特点: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存在问题

1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 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3 乡镇工业发展分散所产生的问题。

4 城市规模相对在缩小

5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辐射和带动周边发展。

6缺少特大型城市。

城市化建设的思路

1 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2 打破旧制度下的行政区划。

3 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1 行政区划调整。

2 发展城市群,建设3大城市圈。

3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4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护。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

(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类型 概念 优点

航天遥感 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

航空遥感 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 机动性强,分辨率较高

近地遥感 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 分辨率高、范围小

3.3 全球定位系统

(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3.3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复习需要注意的四个重点

高中地理会考资料

谈中国地理的复习

高一地理最实用的学习方法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浅析

高三地理后阶段复习建议

高考地理必背口诀

高中地理难点章节的复习方法

高一新生学习地理最实用的方法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