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升华教师的实践智慧

升华教师的实践智慧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0-14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近年来,一些地方组织中小学教师广泛开展和推动微型课题研究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蓬勃开展,蔚成大观。

什么是“微型课题”

我们暂且不给它下定义,先来看一位小学教师撰写的一则“微型课题”研究实施简案:

我遇到问题了:

今天作文评讲课我遭遇了空前的尴尬。我挑选了上周作文中的几篇优秀作品,不仅制作了课件,还让“小作家”们为自己的得意之作录了音。在播放录音时,小金同学竟然鼾声大!我急忙走过去。“陈老师,小金是假装睡觉的,”邻座的小汪告诉我,“他刚才还说,这样的作文评讲真没劲,老一套!”

这引起我的深思。课间我没有回办公室休息,而是坐到小金身边,跟他聊起来。小金的作文语言通顺但少精彩之笔,叙述清楚却乏细腻之处……这类作文由于处于全班“不上不下”的水平,因此被称为“中等作文”,占三分之一左右。在评讲课上,这类作文既不会被老师作为优秀作文来展示,也不会作为病文劣作来剖析,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难怪小金会“抗议”。

引领中等生踊跃参与到作文评讲中来,传统的做法往往“没辙”,那么有没有一些突破传统的“另类招数”呢?

我的微型课题:

为“中等作文”定制评讲的“另类招数”。

我的研究预想:

研究用时:半学期。研究方法:第一步采用文献法,以“作文评讲”为主题词多方收集资料,以此获得灵感点拨;第二步采用访谈法,通过课间和学生交流、《我喜爱的作文评讲课》征文等来了解同学们理想中的评讲课是怎样的,特别注意中等生独特的心理需求;第三步采用“行动法”,如,可请作者组成“小剧组”,按照习作所叙述的情节,表演“作文剧”。由于习作存在着平铺直叙等缺点,“演出”必然干巴呆板,在此情境中,作者应能通过自我反思而自知优劣,进而努力改进自我写作状态。总之,评讲方法力求独辟蹊径,能给予作者较强的积极刺激;第四步采用经验筛选法,尽可能写成研究论文,如确有一定推广价值,则投寄报刊。

预期文本成果:一本班级学生优秀作文选,一篇有关作文评讲问题的论文,几篇研究故事或案例。

我的求助:

我希望得到语文组老师以下帮助:

1.共同分析中等生写作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提供各自有研究价值的作文评讲课(或片段)实录,特别是评讲“中等作文”的有效方法的相关资料或信息。

3.一起研究小学生优秀作文标准,探讨帮助“中等学生”提升写作水平的策略及路径。

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到,微型课题研究的要素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现实的触动描述、鲜明的意旨表达、可行的方法设计、清晰的程序勾勒、大致的成果预期,等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至此,可以给微型课、题一个大致的界定或描述:

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确立的小课题。它往往会用到常规课题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但又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或草根化的研究样式,因而不需要教育或学校行政以及科研机构的认定,倡导自主、自立、自为、自用;它服务于教育实践者的日常工作,但又在实践反思、经验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

微型课题有哪些“品质”

1.微小

微型课题既不是中观的,更不是宏观的;它的视域、论域和切口都比较小。如《中学语文课堂合作“边缘人”现象研究》、《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摘抄实效性研究》等,就符合“角度要小,挖掘要深入的原则、前者研究课堂合作中“边缘人”现象的成因、类型、对策等,有利于解决课堂合作面较窄、民主平等气氛较淡等问题;后者针对阅读摘抄有形无实、效率不高的现实,研究和寻找提高其实效的方法与路径。可见,微型课题的研究对象比较单一,研究的截面(涉及范围)相对较小。

然而,也有一些教师的“微型课题”则不然,如,《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验研究》、《高中物理“问题导学、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等,题目就给人“老鼠咬蛋,无处下口”的感觉。

2.成型

微型课题研究的是具体的小问题,但又不是一己的、个别的问题;而应能由点及面,推而广之,实现“类型化”。如《课堂提神用什么招》、《怎样夸孩子最有效》,就是对“类问题”而非“个问题”的研究。而《一道平面几何题的多种解法研究》,对象过于细小,并且即时(一堂课内)可以解决,很难“成型”,因此不能成为“微型课题”。由此可见,它应是予以持续关注的问题,随生随解的问题则不能成为“微型课题”。

3.应时

微型课题要研究当下的问题,说今天的话语,而不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好孩子”情感障碍个案研究》就很应时,因为在目前,一般人眼里的“好孩子”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情感障碍,耐挫能力较弱。有学者曾经指出:面对“优生”,教师在深感“幸运”的同时,更应该意识到,“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绝不亚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这个问题如今已经到了非研究和解决不可的时候!

4.正向

所得“正向”,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如《合理使用“心罚”的研究》、《微笑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的研究》等,其价值导向就存在偏差。所谓“心罚”,顾名思义是对儿童心灵的处罚、惩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柳斌则反对用故意给学生心灵带来伤害的言行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可见,“心罚”本身就不合理,自然无法“合理使用”。而微笑是人内心深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现,一旦“运用”,它则由情感“异化”成手段,有着很强的刻意性、寻利性、庸俗性;在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演变成雷霆大怒,急风暴雨。

《小学语文试卷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则是正向的。当然,人性化不宜仅仅停留于“温馨提示”,更应指向试卷呈现的内容和试题本身,如果这些是非“人性化”的,有刁难学生的成分甚或以学生为敌,那么“温馨提示”等不过是装潢门面,自欺欺人。

5.可行

有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捕捉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自己对这些问题又颇感兴趣,为进行研究还做了不少准备。但在课题的具体设计中,则有意无意地求精求深,希望最终实现较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如,一位园长一直比较关注幼儿心理与语言学习的关系,为此申报了《幼儿心理特征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很显然,它不仅切口太大,而且过于专业化,她很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从观察幼儿某一心理现象人手,注意发现和总结它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探索出优化影响、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可行路径。即着重从实践或操作的层面进行小切口的研究。而《农村小学如何开好家长会》,则贸帖可行,因为它要研究的是家长会的“技术路径与方法”问题,不需要非常精深的专业理论支撑,可以在个人或群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

6.深度

我们也倡导“把微型课题当作学问来做”,这样将较好地走出“从实践到实践,从经验到经验”的低层次循环运行状态,进而不断形成和增大研究者的“深度”。

“深度”源自思考,也源自对理论的学习、吸纳、消化和运用。如关于《怎样夸孩子最有效》,研究者可以引用昆体良的话作为论据:“现时流行的一种最坏习惯是所谓‘恭维’,即不管是好是坏,学生们都不分青红皂白地互相喝彩,这是一种不合适的、戏剧性的、与纪律严格的学校不相容的习惯。此外,它对于学习还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敌人。因为如果不管说了点什么就立即得到暴风雨般准备好了的赞扬,在他们看来用心和勤奋就完全是多余的了。”再如陈桂生教授的话:“廉价的叫好,比唠唠叨叨的批评好不了多少,它同样会使年轻人心烦。真正不可抗拒的批评,是不轻易的批评。同样,真正有力量的夸,是难得的夸。”

好的微型课题一定兼具以上六个乃至更多的“品质”,缺一不可;这些“品质”,既体现在课题选择,也体现在方案设计、具体实施中。而不成功的课题未必兼具与上述“品质”相反的各种缺点,但至少有其中一种,而每一种都是“致命”的。

怎样“生成”好的选题

精当的选题可谓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确乎“等于成功的一半”。它的源头很多,譬如,源自学校规划课题,是其子课题或者一个专题;当然更可以源自教师鲜活的教育过程: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节,一句有意无意的话语,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一幕淡而有昧的情景,都可以牵出一个意义无穷的微型课题。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言:“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见了风的姿态。”千变万化的教育世界中蕴藏着无数可以生成微型课题的“飞沙、麦浪、波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秉有善识的慧眼、善感的慧心。

曾听一位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其中有一个成语,“亭台楼阁”,前面几个同学读得都很顺利,最后一位同学却读成“亭台阁楼”,老师范读帮其纠正,可他却一遍遍读错,持续有半分钟之久。我以为,老师“精神可嘉,方法不可取”:一是耗费了全体同学较多的学习时间;二是该成语认知难度不大,该生没能读对,应该是内心高度紧张所致,在另一种情境中,完全可以轻松掌握,因此没有必要过于勉为其难;三是使这位同学尴尬、窘迫。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课堂“等待”,由此或许可以“生成”一个微型课题——《课堂等待问题的研究》。

当然,这还只能说是“生成”过程中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更要留意有没有类似的素材——正如前文所说,微型课题是对“类”问题而非“个”问题的研究。

于是我便注意观察和捕捉有关事件或细节,思考其中的意蕴:

一次,听四年级语文课《珍珠鸟》。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小鸟从笼子飞出之后,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有三位同学先后发言。到第四位同学,他说:“我想的和他们一样!”老师说“很好”,请他坐下。显然,他的话属于搪塞之词,或者根本没有想,或者虽然想了却没有想出什么。因为前面同学的发言各有不同,他怎么可能“想的和他们一样”呢?我以为,此时教师应迅速作出判断,说:“孩子,你想的和他们不一样!’’请他坐下思考。此时教学流程继续向前推进,待两分钟后,再请该生作答。这既顾及了这位同学的“点”,也关照了全体同学的“面”,“等待”而不机械,有效又灵活。

在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李庚南的一次公开课上,一位严重口吃的同学露出平时难得的想发表意见的神情,李老师给他机会,他却讷讷难言,师生静心等待,差不多一分钟后,他终于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从此该生敢于发言了,口吃现象日益减轻。

重庆市优秀青年语文教师张咏梅在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借班上课,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一位清瘦的小个儿男生读得很慢,一字一顿,态度却很认真。师生没有打扰他,坚持让他读完……上述两例是面对“弱者”的情形,应“坚持等待”,因为虽有时间的耗费,却很好地体现了人道的关怀,对每一位同学“关怀品格”的养成都是一种极好的“不教而教”,所“得”显然远远大于所“失”。

这些事件和细节告诉我们,“课堂等待”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是“类”问题,这“类”问题能否很好解决将对学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课题就是有研究价值的。

至此可以说,我们已经“生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微型课题。由此也可以概括出“生成”微型课题的典型性的“一船路径”:以某一件(个)教育事实或细节为“导索”,而后由“点”带出“面”,或由“个”带出“类”……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之一就在于,让研究者从一“个”进而一“类”具体事实中触摸或探寻到一些教育的规律。

“留心处处有课题”,对于每天走过的教育生活,我们要时时留心,细细体察。当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微型课题的生成其实还离不开理论——我们要有一定的理论自觉、理论积蓄;否则,美景当前,我们却很可能盲视,因而失之交臂。

怎样“做”微型课题

怎样“做”微型课题,这绝不是一个“微型问题”,因为它既涉及研究方法,也涉及研究路径;既涉及不同学科,也涉及多个领域(如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等);既涉及人员组成,也涉及流程管理……就这些;我们至少可以写出一本不薄的“教程”。另外,关于微型课题研究的取向,也是见仁见智,有的主张行动(实践)取向,强调“在做中研,研为了做”,还提出“行动即研究”;有的则主张学问取向,认为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能形成一定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思维。显然,不同取向也必定有不同的研究形态。

我以自己不久前完成的二项“微型课题”为例,来谈谈怎样“做”这种研究。

研究的直接“导索”是,在南通市举行的“名师之路”征文活动中,如皋市下原小学朱亚红老师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文中有一段“康”同学的日记:“朱老师,从您走进六(3)班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您像我的那个人!真的!可我从来不敢提那两个字!……我总觉得我就是您的儿子,您就是我的那个人。老师,怎么办?帮帮我吧,马上就要教到写那个人的作文了,我怎么办?我没有呀,真的,我没有——妈妈:从来都没有!……”

经了解,这是一件真事。“写那个人的作文”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的一个习作训练:“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你、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今天回家做一件事,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然后跑到爸爸(或妈妈)面前,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爱你!’实在不好意思的话,就写在纸上给他看。爸爸(或妈妈)会有什么反应呢?试试看,哦,别忘了把整个过程记下来,让老师、同学一起来分享。”朱老师告诉我,在她们那里,有同样遭遇和内心矛盾的孩子并不鲜见。

我决定以“关于‘亲情语文’教学中人道主义‘悖论’的思考与研究”为题开展研究:“亲情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必须引领学生进入、无法绕开的学习领域,其目的之一就是给予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熏染;而如上述对学生情感或精神构成创伤的、非“人道主义”的情形也常能见到,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悖论”。我要通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解决这一矛盾。

首先,注意积累文本或教学的案例。

这类课文还有不少,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的《爱如茉莉》、八年级(上)的《甜甜的泥土》等。前文写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至探亲情散发着茉莉般的清香;后文写王小亮父母离异,亲娘十分爱他,而后娘却非常凶狠。八岁生日前一天,亲娘偷偷送来一包糖果,他没敢带回家中,埋到回家路边的一块田地里。第二天早上,由于春天到来,地气转暖,糖果被融化,他用小手挑出一小块泥土,放到嘴里,顿觉甜意透心……我还听过一位青年女教师借班上作文课,题目是《我的父亲母亲》,要学生进行细节(或局部)描写,写父母亲勤劳的双手。很显然,这些都未能顾及特殊家庭的学生。

其次,认真思考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除没有给予特殊个体或群体以特别关爱之外,至少还有两点:一是有的主题较为陈旧(如《甜甜的泥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二是一味凸显父母“思重如山”,脱不了“成人中心”的窠臼。

第三,尽可能多地搜集将来可以作为立论论据的事实或理论信息。

如,关于“天下父母都一样(勤劳、仁爱等)吗?”我曾读到如下材料:

在大学的英语课上,外教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的妈妈》……第二次上课时(大家)得意地看着老师,等待夸奖。老师却很沉重,她用一种悲悯的眼神看着大家,说:“我想不明白,你们的妈妈怎么都是一个样子?都是勤劳的、贤良的、忍辱负重的?你们的妈妈没有偷懒的时候?没有贪婪的时候?没有内心欲求?没有自己的表达?这些你们怎么都看不到?”(《现代教师读本·教育卷》206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再如,关于传统伦理道德中“成人中心”取向的批判,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还如,关于对“少数人”或弱者的态度问题,劳凯声教授曾谈到学校功能发挥的“弱势控制论”,认为“应使强者扶助弱者从而使弱者变强,教育在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有学者认为,弱者受到关注与重视的程度决定了社会或群体的文明水平。因此,以唤醒和弘扬人性为主题的“亲情语文”绝不能不尊重“少数人”或弱者的人性需求和心理安全需要。

最后,在不断反思中,以研究来指导实践,并形成论文。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是教师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实现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我利用各种教研活动,多次和语文教师交流,畅谈个人意见与建议,同时也注意听取与吸纳他们的一些成功做法与经验。在此基础上,写成论文《“亲情语文”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悖论”问题》,相信对一线教师面对和解决同类问题、强化独立思维与“反身求诚”的意识、丰富实践智慧等都会有所启发。有所裨益。这里择其解决问题的部分予以呈现:

首先,要在教材编选(或编写)上慎之又慎,如《甜甜的泥土》一类文章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作用(以为“天下后娘一般黑”),也因而引起不少教者争议的文章不宜入选;而如《对父母说声“我爱你”》之类的作文命题,则宜用商榷语气,改为“你想对父母(或爷爷、奶奶等)说些什么心里话呢?请写下来”;文本内容最好能与当下学生家庭生活的具体情景保持一定距离,提倡多选《背影》一类的经典名篇;建议选人一些表现新的伦理价值观或新型人伦关系(如父子之间、上下辈之间平等对话,共同成长)的篇目,如汪曾棋的《多年父子成兄弟》等。建议能在文本内容的表现维度上进一步多样化、丰富化,既有情感(亲情)的维度,也有精神、意志等的维度;既基于情感,又超越情感,以此彰显或唤醒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总之,取材的视域要更宽一些。

其次,在思之有理、言之有据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超越教材,既可以对教材篇目适当更易,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指摘其中的不足,以培养其批判性、独立性思维。一位青年教师备《甜甜的泥土》一课,就采用了后一种方法,学生发现了本篇文章中的若干问题。可见,它已经超越了一堂常规“讲读课”的意义与价值。

再次,教师要适当尊重部分特殊家庭学生的“消极自由”(即不做某件事的权利),允许乃至预先告知他们可以不写,而不要在他们受伤的心灵深处再添加一道创伤。当然,更倡导对他们实行积极的人道主义“精神援助”,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走出心灵阴影,在一个博大的情感背景下,促成他们成为情感健康、心灵和谐的人。

由此可见,微型课题研究更具个人化特征,不必经过申报、开题和结题等程序;通过“小课题”可以做成“大文章”:既解决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又能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还能写出有实践价值的论文与更多的教师分享,可谓“一举多得”。

微型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先进理念、灵动机智的生成与提升,有助于教育教学生态的改善与优化。我们期待,作为教育研究样态之一的微型课题,能对教师的行走方式、生命状态,进而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方式的转变产生深远的“蝴蝶效应”!

更多地理教学经验分享,尽在查字典地理网

【升华教师的实践智慧】相关文章:

印度的工业分布

长江流域富饶的资源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日本的资源

美丽的日月潭

城市环境问题

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和应用举例

城市商业网点的等级体系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城市的界定

最新地理
热门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