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复习指导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复习指导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9-27 发表|教学分类:方法详解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本章是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地壳的情况、地壳的运动和地壳的演变。地壳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壳运动反映了地球运动并直接联系看大气热力变化、大气的运动以及地球上水循环运动等,因此本章内容和前面章节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为后面的生物、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和能源,以及人类和环境等章节打下一定基础。本章名词概念比较多,但比较具体,联系实际广,抽象的地理原理比较少,易于理解,难度不大。复习中要注意概念所反映出的地理生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矿物、矿产和矿床;地壳和壳石圈等。本章内容实践性很强,复习时要多联系实际,多观察实物,多对比示意图形,提高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例如,对岩石,矿物的鉴别,对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的认识,以及对地壳形态变化的了解等,都需要更有意识。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如果介质是均质体,地震波是等速直线传播的。当介质性质发生改变时,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便有变化,特别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突快、突慢或突然消失)。复习这一部分的内容要紧紧抓住两个界面--莫覆面和古登堡面,根据课本的示图,弄清纵波和横波在这两个界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以此再推知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物质的特点和性质。

(2)区别地壳和岩石圈的概念,是复习的一个难点。复习时要将课本中有关上地幔的叙述用图表示出来,分析地壳和岩石圈范围大小。对于这一内容的掌握要注意两个问题:①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②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因温度高,使岩石接近熔点,局部是熔融流动状态,是火山喷发、岩浆活动的重要发源地。

2.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复习中重要在对矿物物理性质的掌握,尤其是几种重要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此外,要把岩石、矿物、矿产、矿床等内容结合起来复习,画出它们的联系示意图,即用图示法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地壳物质的循环是现代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复习要注意三个问题:①地壳物质的循环也可称为三大类岩石的互变,还可称为地幔物质的热对流,后者表明了能量的转化,这是板块构造学说动力的理论基础;②地表的岩石除了喷出岩外还有侵入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是由于在地下形成的岩石随着地壳运动而升到地表。同理,地下深处也会有喷出岩,这是由于地壳运动下降而造成的。③地表的岩石受各种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后,先形成沉积物,然后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才能形成沉积岩。

3.地壳运动

(1)复习要从认识地壳变动入手,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掌握实例加深理解是关键。例如,从喜马拉雅山珠峰附近还能找到贝壳类的化石,说明地壳的上升运动;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有古河流河床的痕迹,说明地壳的下降运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保存的三根大理石柱柱表的痕迹特点,说明地壳有升有降。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复习除了对比它们的区别外,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因为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虽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看主导作用,但不可忽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比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其形成原因充分说明了内外力的互相作用:内力作用使地壳不断下降,而外作用--泥沙的堆积,对地壳的下降起补偿作用。而黄土高原的形成又是外力作用的风沙堆积占优势。复习时要时时和已学过的中国地形、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地形相联系,加深理解,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3)复习褶皱的两种形态--背斜和向斜,要注意三个问题:①原始形态应是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凹陷;②变化了的形态是背斜容易成山,向斜容易成谷。其根本原因是受力不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造成的;③判断背斜或向斜最根本的方法是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冀岩层较新,向斜反之,不管是原始形态的拱起或凹陷,还是变化了的成山或成谷,上述新老关系是不变的。

4.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是建立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将三者紧密结合进行复习,找出它们论点论据的区别,认识板块构造学说的科学性和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学说的原理来解释当今全球面貌特征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理现象。比如,在南极洲发现大面积的煤藏,这要用大陆漂移说来解释;海底火山又要用大洋扩张学说解释比较合理;而巨大的褶皱山系又得用板块构造学说更科学。

(2)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是板块,掌握板块运动情况及其结果的关键是板块的界线。复习最好的方法是绘制六大板块草图,标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百看不如一画,这是地理学习和复习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5.地球内能的释放

(1)地热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干净无污染的能源,复习要和高中地理下册的"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一章相结合,重在掌握目前人类对其利用的形式和现状。

(2)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发生的原因、分布规律、造成的破坏情况以及如何认识震前预北为预报地震提供科学依据等都是重点内容,尤其要懂得分析烈度(地表被破坏的程度,大小的制约因素。复习过程要和中国地形中的我国地震分布地区的内容相结合。

6.地壳的演化

这部分内容是全章的总结,各地质年代的特征正好说明了地壳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的陆地在地质历史中也许是海洋。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世界,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各代的地壳运动情况最终要落实到海陆分布状况,尤其是要掌握我国的情况。例如,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于中生代,东北、华北成陆于古生代等。②生物演化的情况要适当复习生物学知识,以便更好掌握各地质年代的地理环境的差别。③煤和石油都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复习时要结合高中地理下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一章的内容,深入掌握煤和石油形成的原因和地理环境,以便人类今后在利用它们时有比较全面的历史认识,更好地合理利用。

更多地理知识复习指导,尽在查字典地理网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复习指导】相关文章:

详解地震催生大海啸:挤压俯冲移动造动力

中国西部地区水安全的多指标物元综合评价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意义

高中地理难点解读—地球公转图的判读

地心深处的生命保护伞

高考地理区域热点复习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纲及复习建议

高一地理最实用的学习方法

高三地理后阶段复习建议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