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人类的第一次子午线测量

人类的第一次子午线测量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8-30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公元724年,也就是唐开元十二年,有一位和尚俨然如同一位临阵的大帅,正指挥着全国12个地点同时展开一场特殊的战役。这位和尚是谁?他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大师一行。他在指挥一场怎样的特殊战役呢?

这话要从一句天文常语说起。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初期成书的《周骨卑算经》中,开创了一种说法日影一寸,地差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刻的两个地方,都用八尺高的表来测日影。如果日影的长度相差一寸,那么这两个地方的距离就有一千里。在很长的时间里,这句话就像金科玉律一样主宰着天文学界。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才有人对这一说法产生了怀疑。在公元442年,有人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测试。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何承天,根据这次测试,提出了日影约六百里差一寸的新说法。后来,又有些人也进行过类似的小范围测试。到了隋朝,著名天文学家刘焯更进一步提出了进行大规模实测的设想与建议。转眼到了唐玄宗时期,这位唐皇对一行和尚的才名钦慕已久,就连连下诏书,把一行召进了京城。公元721年,一行受命主持进行新的历法制订。在为制订新历所进行的一系列科学观测工作中,日影测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被称之为大地测量。公元724年,大地测量正式以空前规模展开了。这次测量,一共设立了12个观测点。最北端的观测点设在北纬51度的铁勒(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最南端的观测点设在北纬17度多的林邑(今越南境内),中间设有武陵(今湖南常德市)、襄州(今湖北襄樊市)、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蔚州横野军(今河北蔚县)等点。最为重要的核心点,则是中原地区的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汴州浚仪太岳台(今开封市西北)、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县)、豫州上蔡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为了进行测量,一行还专门设计制造了一种名为覆矩的测量仪器。这种仪器虽然没有实物流传下来,但后人根据名称推测,很可能就是把矩(木工用的直角曲尺)覆过来,在两个直角边之间安有刻画着度数的弧形边,在直角的顶端装有一个悬锤。使用的时候,将覆矩的一个直角边的射线对准北极星,再看悬锤线在弧边上的度值,就是这个地方的北极高度值(与现代的地理纬度值相近)。最终测量的结果表明,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仅仅从滑州白马到上蔡武津来看,两地相距526里270步(唐朝尺度),而日影的长度差已达二寸一分,足以否定传统的旧说。这次测量还获得了一个更重要的成果,一行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出极地度值: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而北极差一度半,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差一度。换算成现代值,即1度=132.03公里。

所谓的极地度值,实质也就是现代地球某一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的地表距离。而地球经线一周的连线,也就是现代所称的子午线。既然求得了地球经线一度的数值,那么,实际上子午线的长度值不是也就求得了吗?

一行所主持的大地测量,竟成为了人类第一次进行的子午线长度测量,这表面上看似是意外所得,但它与无数意外所得的科学成果一样,都是有内在的规律在起根本作用的。在中国之外,一直要到公元814年,阿拉伯的阿尔花刺子模等才又进行了一次子午线测量,比中国晚了整整90年。

【人类的第一次子午线测量】相关文章:

人文地理的教学中怎样利用好分组教学

不同侵蚀类型区的治理效果

京九铁路的线路走向

国家类型的划分

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俄罗斯的矿产资源

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

人与自然关系演化的四个阶段

北京的四合院

网友关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长江作业本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长江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四)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新课标自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新课标自主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二)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新课标自主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三)...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