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城市防涝,要排要蓄?

城市防涝,要排要蓄?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8-22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旱涝灾害原本事关农民生计,洪水则是临水城市的噩梦,抗洪救灾的前线从来都是在大江大河之滨,或者台风濒临的海边城市。内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则一直远在天边,旱涝无关乎生计。 但如今,雨季内涝已经演变为城市的行为习惯。这个习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迈进而愈加常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内涝,则几乎成了每一座城市居民每年都要体验的雨季集体恐慌。

到武汉看海,杭州城水漫金山,北京721大雨导致77个鲜活的生命消逝如今,内涝进一步扩张,城市河道也开始面临洪水威胁。 我们的城市建设出了问题。 过去以及当前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开发密度越来越高,规划设计却越来越简单,造成的相应结果就是,地面硬化比例越来越高,地下设施越来越逼仄,自然生态越来越少,环境割裂越来越严重。表面上看,城市具备了越来越强大的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的能力,而实际上,城市建设者却不自觉地忽略了自然界的底线。 一位专家总结说,内涝的原因无非有三,流得太快、排得太慢、存得太少。

诚哉斯言!坚硬的城市外表导致雨水流得太快、存得太少,简陋的地下设施则导致雨水排得太慢。非但如此,城市建设使原有植被减少或破坏,不透水面积增加,阻断了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淡水资源的途径,割断了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不能入渗的雨水形成径流,未被收集利用而直接排放,导致雨水流失量增加,水循环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 城市傲慢地拒绝了自然恩赐的雨水,但雨水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反而因此成灾,这就是内涝的根源。 内涝的同时,城市建筑、地面附着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悬浮固体等污染物也随着雨水进入城市水体,每一次降雨都会不同程度加重水体污染。 过去数年间,不少城市对内涝提出的主要解决之道是解决排的问题,但是,排得快了,又迅速增加了城市河道的压力,于是又有了城市防洪。

再往后会不会又引发其他问题?目前尚无法断言。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规模越来越大的城市体来说,解决排的问题,只是扬汤止沸,且无法解决由降雨带来的城市水体污染。 城市发展带来的雨水与水环境矛盾,需要重新考量。从较为广泛的视野审视,在中国城市发展转型探索过程中,国家或地方层面已经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发展模式,如低碳城市、绿色城镇化、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等,都对城市生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微观层面,相关科研单位和地方政府部门也在展开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实验,试图通过对现有城市体质进行部分改造,或者以全新的理念开展新的规划建设,尽量让城市不再坚硬,让人类建筑具备自然环境的弹性与吸纳能力,从而形成新的城市生态系统,一举解决内涝频发、径流污染严重、雨水资源流失、地下水得不到补充等问题,突破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障碍和挑战。

然而,这是一个艰难且长期的过程。已经建成的城市越来越坚硬,正在建设的城市正在变得坚硬。如何从密集的建筑群中寻求与自然沟通的渠道,如何让水泥路面的雨水流得慢一些,如何让骤然洒落的雨水在适当的地方多存留一些?更进一步,如何让宝贵的淡水补充到地下水源,如何让雨水助力城市景观,如何让雨水更加便利城市生活而不是影响城市生活?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低影响开发(或低冲击开发)、新型雨水控制系统、多功能雨洪调蓄系统等多个理论和实践项目已经开始起步。虽然仅仅是在国内某几个城市的某几个区域开展的探索,但是,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理念转变的信号,这些探索积极且意义重大。 如果这些生态建设模式能够较为成功地解决内涝等一系列问题,以往将解决内涝寄希望于超大下水道系统的思路就需要重新调整。

因为就自然生态系统来说,类似大型排水管道的地质构造并不多。同时,这些改造和尝试,很可能是城市迈向生态化的一个切入点,因为,它将有效开辟或修复城市微循环系统,让城市重新获得生机。

【城市防涝,要排要蓄?】相关文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城市环境问题

桐树湾村开发性生态农业移民

城市化过程中的吸力与推力

城市化

教师心境与课堂教学质量

原始土壤的形成过程

浦东的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网路(举例)

中国城市的环境污染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