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重难点解决尝试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重难点解决尝试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6-07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论文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一节,是高中地理课教学的重点,同时由于受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难点内容也较多,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通过直观演示,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

在讲昼夜交替时,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地球仪,向学生提问:地球自身能否发光,是否透明!从而使学生正确得出,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让学生认识昼夜之分、晨昏线、昼夜半球等概念。然后我一只手按住地球仪上的任意一点,转动地球仪问:地球表面的任意一点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它会怎么样!昼夜之分和昼夜交替有何区别?如果地球不自转,仅有公转是否有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通过以上直观演示,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因地球运动所产生的昼夜交替这一地理意义。

二、通过抓关键,使教学事半功倍

在进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除了直观演示,抓住关键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做一木制支架,上有四根相互垂直的红木棍(木棍的高度为春秋二分时,使其能正好指在经纬仪上赤道的位置),围绕支架演示经纬仪,这样能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地球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使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出现了季节变化和纬度差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反复让学生练习并熟练掌握二分二至日时太阳光照图的绘制。

三、通过知识迁移,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巩固

学生在初中已初步掌握了有关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简单计算,因此在学习“地方时”这一教学内容时,可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巩固。让学生掌握:(1)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日界线的概念及日界线东西两侧区时的计算;(3)时区差计

四、通过图表化繁为简、化文为图

各种地理图表在教学中的使用,以其形象直观性,不仅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迁移的原因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边板图、边板画等手段,可化繁为简、化文为图,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五、通过生活实例,增强社会实践性

对于有些地理原理及规律,可让学生用原有的来自生活的感性认识来进行学习和加深理解。例如,通过让学生观察流经白山市区的浑江两岸侵蚀程度的不同以及家中下水道水流的旋转情况等生活实例,理解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迁移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对学生科研意识、热爱家乡思想情感的培养。

(4)区时计算;(5)时区数的计算;(6)北京时间;(7)世界多种区时的运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重难点解决尝试】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难点辅导:关于季节的判读分析

你应了解的地理世界之最

地球上最大的“火环”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高考地理疑难解析

生活中的地理之气象万千

生活中的地理:地震、台风等灾害常识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疑难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2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