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华北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

华北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6-07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论文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打乱了教师原先的教学设计和进程。如何处理这类“事件”,是许多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讲,教师都是尽快将问题暂时化解,以保证课堂内容能按计划进行。其实,一些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而产生的使课堂进程发生阻断和偏移的现象,往往是极好的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使学生得到真正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通过处理发生在高三(1)班一节课上的事件得到了更多的启发。 高三(1)班以优秀的毕业生为主,还有一些因不满足上一年录取院校而补习的学生,全班的整体学习水平较高。学生的视野比较宽,地理知识和修养都较丰富,思维水平很高,一些学生常常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提出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使原定课堂进程受到干扰。

一节复习课上,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国的南水北调》,阅读过程中,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华北地区为什么要靠调水解决问题,不调水就解决不了缺水问题吗?”他的话音刚落,在同学中就引起了一片骚动声。一些同学不耐烦地催促道:“较什么真儿呀?如果不调水可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为何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去调水呢?”当时,我心里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不耐烦,觉得这又是个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可以用常规的处理方式——下课再说,以免耽误课堂进程。可是我还没开口,这个学生又很认真地说:“如果国家能很好地规划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的分布;如果人人懂得节约用水,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他的话提醒我,在复习“中国的南水北调”专题中也可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同时面对同学们这突如其来的争论,我心里闪过了一个念头:这个问题与分析资源短缺规律似乎大有关系,不能草率处理。便说:“据我所知,华北地区之所以要靠调水解决问题主要是本地水资源短缺,而短缺规律应从收入、支出两方面来分析。”我话音刚落,已经有一个学生举着手喊:“老师,我可以举个题外的例子吗?”我微笑地点了点头。他站起来指着王伟说:“王伟家是贫困户,特缺钱,主要是因为他爸爸下岗,月收入只有200元,他妈妈没工作,而他和妹妹都上中学,需要花很多钱。”这个学生话音未落,另一个叫樊刚学生又喊道:“不对,我家不是贫困户,但也特缺钱。”“为什么呀?”同学们向他投去关注的目光,他接着说道“主要是因为我爸爸爱打麻将,常输钱。”这时,我的心里已经明白问题的实质,一种发现的喜悦使我感到高兴。我让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华北地区的北京和华东地区的上海。我问:“同学们想一想,北京和上海同样缺少水资源,它们的原因有什么不同呢?”很快,同学们就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北京是因为降水少,人口、工农业用水量大而导致水资源短缺,上海是因为水污染严重而导致水资源短缺。我适时解释到“北京是资源型缺水的地区,上海是水质型缺水的地区。” 我接着问到“解决资源短缺的方法有哪些?”同学们在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提出很多不同的措施,如华北地区(包括北京)靠调水、靠节约水解决缺水状况,上海靠治理污染解决缺水状况,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我郑重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今天领悟了一个很重要的规律——资源短缺规律。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讨论起来,有的举出了“矿产资源”的例子,如铁、石油;有的提到了“生物资源” 的例子,如森林。

我总结说:“今天,我们虽然为讨论“短缺”花了一点时间,但是非常值得,因为你们从中领会的关于分析资源短缺规律的方法和解决资源短缺的措施,是我到大学时才学到的知识。我要特别肯定同学们善于发现问题、认真钻研问题的精神,如果今天没有同学们的大胆提问,没有同学们的钻研精神,我们是不能够发现这个值得重视的现象的。我也从中深受启发。这是同学们自己的发现,希望你们能就这个问题写一篇小论文。”同学们高兴地点头。

附作者对事件的思考分析:

1.尊重学生的疑问,就是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质疑——探疑——解疑,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正是科学研究思维的开始,理应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按照建构主义奠基人皮亚杰的认知学理论,当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的时刻,这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处于不平衡状态,他们会力求解决问题以达到新的平衡,此时他们的求知欲很强,是创造火花极可能进现的时候。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如果单纯强调教学进度而对学生的一些疑问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敏感,那就很可能失去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儿童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过教师帮助后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这个距离,就叫“最近发展区”。根据他的理论,“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最佳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创造学生发展的情境”。

本来,要让学生理解语言的本质规律,甚至撰写有关论文,是一件与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水平还有一段距离的事,但是在由学生的疑问引发的特定学习情境下,再加上教师的恰当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就仿佛是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了,即特定的教学情境自然地拉近了学生与原本高于他们水平

许多的问题和任务之间的距离。“突发事件”给了学生一个支架,使他们能摘到原本摘不到的苹果。这件事启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有设计地创造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情境。

3.把教育的根本目标放在首要位置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发展。教师教授《南水北调》固然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发展,而由学生的疑问产生的“突发”的教学情境往往是学生得到发展的更好机会。这种机会既然与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矛盾,那么,在需要时,适当地对预定的教育内容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预定的教育内容可以推延、

补救,而“突发”的教育契机却如同灵光一现,不加以把握,是很难重复的。教师应当把教育的根本目标放在首位,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学生的最佳发展时机为首要任务,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宗旨才能通过日常的教育细节而实现。



【华北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考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

探索地球磁场成因

2009中国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减少城市内涝的简单做法

高考地理试卷结构透析

地理区时划分详细解析

影响世界热点地区的环境因素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考点分析

高考地理全国Ⅰ卷分析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