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2016年中考地理名师辅导: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2016年中考地理名师辅导: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1-11 发表|教学分类:方法详解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年中考地理名师辅导。

1.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多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水土流失受降水、风、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度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上流失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指对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

(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①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提高士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④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避免由于矿产开发而引起水土流失。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因素。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地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我国西北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干旱持续时间较长,促进了沙漠化的发展。②人为因素。长期以西北某些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用水不当;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以及其他人类活动。

(2)荒漠化防治及其主要措施:①确立整治目标,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现,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②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则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③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6年中考地理名师辅导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2016年中考地理名师辅导: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相关文章:

近年高考地理地图试题分析

高中地理考点:关于季风的五个问题

高中地理指导:利用温差与风速的关系解题

地理区域的定位与特征比较

高考地理辅导:重点图像判读有要领

孙鸿烈谈地理学发展的五大趋势

地理趣闻:南极冰下4千米深处的大山脉

高中地理考点:关于季节的判读分析

地球工程技术:万不得已的手段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点解读(陆地环境)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