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对《地理七年级上册》涉及的“标准”的把握

对《地理七年级上册》涉及的“标准”的把握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7-03-15 发表|教学分类:方法详解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对《地理(七年级上册)》涉及的“标准”的把握

一、地球和地球仪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在l~6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更何况一幅地球卫星照片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地球是一个球体时,没有必要转着弯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然而,我们有理由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结论在今天看来是很容易得出的,可是,在人类的历史上,祖先们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从这一点来看,本条“标准”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认识地球的形状”上,而是把重点放在“提出证据说明”上,并进一步对此条标准附加说明,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从本条“标准”及其“说明”来看,它有两个要求,一是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二是学生能自己提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学生在l~6年级也已学过,到了7~9年级,学习此内容的要求要有所提高。由于地球太大,很难用一个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物体与之比较以说明地球的大小,因此,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可见,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能力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是主要的。从“标准”的表述看,这里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而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会进一步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的赤道略鼓,两极略扁,南北两极不对称”。其实,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之间的差别,与庞大的地球相比,是很微小的,在地球仪上,这种差别就很难看出来了。对于7~9年级的学生,没有必要作如此深入的学习。很明显,本条及上一条“标准”不提倡这样做。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运动虽然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但是,与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又具有很大的弹性。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等被看作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因为学生在1~6年级已经学过了。第二,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标准”中还有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并且,对于“地理现象”也没有作明确的要求。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第四,“事实”和“地理现象”可作等同理解,即可以理解为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运动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获得更为明确和更为完整的理解,即如果学生分别能用事实(哪怕是一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 的要求。

一般来讲,昼夜交替是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用它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也很容易理解。由昼夜交替而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可以作为说明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但是,学生由于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理解是较为困难的。解决这个难题不妨从昼夜交替开始,然后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有日出、日落的差异。至于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地球形状等方面,一般不要求学生了解。

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是学生容易通过事实理解的。而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如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需要较强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一般不作深入分析,这些概念也应设法避免。

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对于地球仪,传统上需要介绍的内容很多,如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纬线等,课程标准只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经纬线和经纬度。本条“标准”实实在在地把地球仪当作学习的工具来看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看出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一切都从地球仪上来,没有必要介绍人们是如何划分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至于上面提到的那些内容,学生在观察经纬线和经纬度划分的过程中,可顺带观察出来。进一步,可让学生观察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5.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熟悉地球仪、认识经纬网,目的是为了运用,前一条“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这一目的。本条“标准”明确要求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这是学习地理应达到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就需要经过反复训练。训练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其一是给出几个地名,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读出各地点的经纬度;其二是给出一些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在训练过程中,可通过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把经纬度写明确(东、西经;南、北纬;度数)是多么的重要。

二、地图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和估算高度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三项基本技能。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方法,而熟练掌握这些技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训练。

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学习有关极地的内容时,再让学生学习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就比较自然了。

比较理想的是,学生能在各种有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距离。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需要去量算距离的地图,多数是大比例尺地图以至平面图,况且,小比例尺的地图多数存在变形。所以,一开始最好让学生在平面图上量算距离,这样因比较接近实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估算高度只能在地形图上进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关键是要明确等高线值和等高距,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则要看明白高度表。

在上述三项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图例和注记的重要性。

本条“标准” 的学习,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如果能抓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实践活动两条,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虽然“标准” 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不然的话,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难一些。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是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由于在其他内容中没有从基础知识的角度介绍地形,而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知识对于区域地理学习又很重要,因此,课程标准把这一内容安排在本部分,结合地形图的阅读给出。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应该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会阅读有关区域的地形图。对于这五种地形,学生已或多或少有些认识,并且作为常识,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概念,而它们的特点、分布等内容更无必要去讲述。“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当然要使学生通过读图找出五种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地形图上的表现。一般而言,可以让学生在地形图上分别比较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本条“标准”包含的信息比较多,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第一,了解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根据所要查找的地理信息的性质,选取适当比例尺的地图,并学会在图上查找地理信息。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几种图是人们经常要用到的,如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等。因此,也需要学生熟悉这几种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以便于顺利地从这些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第三,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使他们在遇到有关的地理问题时,会主动地到地图上查找,并逐渐养成用图的习惯。

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做经常的用图、读图训练。例如,去公园游玩,怎样根据导游图寻找景点;在城市里游玩,怎样根据交通线路图设计最佳游览路线等。

5.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中已做了比较详细且明确的“说明”,把握的要点也就是“知道”。

三、海洋与陆地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可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以上数据说出海陆所占比例,而不要求了解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

海陆分布的特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海陆所占比例;第二,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第三,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第四,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数据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上分布特点。实际上,由于地图难以展示地球表面实况,因此,让学生在地球仪上实现上述要求可能更为方便。但是,“标准”的要求可理解为学生在地图上应能分清海陆分布。为加强学生对海陆分布的认识,可通过一些方法训练,如填绘全球海陆轮廓图。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与上条“标准” 的要求一样,本条“标准” 的要求也包括运用地图说出和在地图上识别两个层次。要求的具体内容则是地理常识,包括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大小次序(面积数据不用记)、分布特点、界线等。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大洲和大洋,必然要涉及大陆、岛屿、半岛等名称,当然,这些名称同样可运用地图说出,而不需要记住或说出其严谨的概念。

熟练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对以后的地理学习非常重要,因此,应采取诸如拼图游戏的方法反复训练,以加深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轮廓的印象。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本条“标准”重在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实际上他们难以举例说明沧海桑田的例子,因此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再去搜集有关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海变陆的例子比较多,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围海造田等。相比较而言,陆变海的例子难找些,并且学生也较难理解,如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遗迹,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等。

从观念培养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海陆仍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也需要用一些实例来说明,如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大西洋和红海还在扩大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尽管我们察觉不出来,我们脚下的大地一直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对于7~9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困难,为此课程标准对本条“标准”作了说明: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这样,我们可对本条“标准”作如下理解。第一,安排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意在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而且从培养科学兴趣的角度看,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而提出大陆漂移的故事是比较好的教学内容。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安排应注意逻辑顺序,以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条“标准”涉及的内容较广,且理论性强,但要求又比较简单,因此,教学把握的难度较大。

四、世界的气候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从另一角度,可把本条“标准”理解为:能够区分描述天气和描述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和某地的气候。可见,让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理解什么是“天气”和“气候”,而在于要描述某时的天气或某地的气候时,分别关注哪些要素以及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此,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些实例,使学生从实例中归纳出结论,学会描述。

本部分的主题是“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因此,天气的学习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了解不同的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课程标准已就本条“标准”作了说明。由于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每过一段时期可能有所改变,因此,学习时应注意当时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

对于本条“标准”的要求,可作更深一步的理解,即学生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天气图后,会对电视台天气预报产生较强的兴趣。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收听、收看大气预报的实际意义。由此开始,使学生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大气环境问题很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下,本条标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因此,具体选择哪些大气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的,所选择的大气环境问题只是用作实例,以说明人类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联系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可作为达到本条“标准”要求的一条途径。现在,我国主要城市都有大气环境质量日报和预报,学生如果经常注意,对不同大气环境质量会有生活感受,从而有利于学习。而从“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美化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角度,学生更易理解保护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是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实现途径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有三点: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大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高温地区(高于20℃);两极地区为底温地区(低于-10℃)。

为达到此条“标准”的要求,需要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温线图等。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看到的是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为了给后面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打下基础,此处也应该介绍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即气温的垂直递减率(0.6℃/100米)。

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本条“标准”与上一条“标准” 的要求类似,只是上一条针对气温,而本条针对降水。因此,对本条“标准”的把握可参照对上条“标准” 的解释。

6.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阅读和绘制气候直方图,即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之后的地理学习中要经常运用。课程标准把这一基本技能作了明确要求,正符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本条“标准” 的要求可细化为三条,即能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资料;阅读气候直方图;绘制气候直方图。

阅读和绘制气候直方图是一项比较综合的技能,学习和练习过程应是有步骤和循序渐进的。可以先分别学习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然后再到气候直方图。气温曲线图或降水柱状图的学习,也宜将阅读和绘制分成两个步骤进行。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差不多,只是最终绘制的图形不同(曲线和柱状),因此应让学生掌握绘制此类图(即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7.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历来是初中阶段地理课中比较难又比较多的内容,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特征、分布及景观特点等集中在一起,不仅在知识量上学生难以一下掌握,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比较、辨别的能力,因而给教学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初中地理教学的难题,又不回避这一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对此做了大胆的处理,并对本条“标准”作了“说明”。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把握。第一,对气候类型的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第二,对于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如季风、海洋性、大陆性等,不必解释。第三,对于每种气候,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其分布地区即可,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及景观特点等。

本条“标准”虽然对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未作要求,但是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中,对这一知识点的处理更易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上一条“标准”中,要求学生会阅读气候直方图,在后面具体区域学习中,可通过安排学生读某种气候的直方图,让学生自己从读图中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那么,在此,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读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的能力。

由于没有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对于本条“标准”中的“分布地区”,不能理解为诸如东南亚、西欧这样的地区,而应理解为纬度位置范围(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和海陆位置范围(大陆东岸、西岸、内部)。

8.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气温和降水,有了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知识基础,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就方便多了。例如,热带与寒带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气温差异,而同处热带地区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降水的差异。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个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对气候影响最大的;其他因素因缺少知识基础(如洋流),或难以理解(如大气环流),标准没有列出。

本条“标准”中的“分析”,不必从成因分析来理解,只要学生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可。例如,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

9.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其一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引起的人类活动的差异;其二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季节分明,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当地的生产活动中举出第二个方面的例子。但是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教学重点还是宜放在第一方面。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所举实例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生活方面,气候对于文化、艺术等的影响学生不易理解,而对穿衣、住房等的影响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在生产方面,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是较为适宜的例子。

气候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候的异常变化所带来的灾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涉及一些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问题,以加强对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认识。

五、世界的居民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第一,着眼的区域范围是全世界,至于各大洲或地区的情况,可等到在后面的世界分区地理中学习。第二,会通过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这需要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人口增长图(曲线图、柱状图等)。为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可从世界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直到现在;可突出世界人口达到10亿整数倍的年份,或以某一基数为准突出世界人口每翻一番的年份。第三,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因此,学生要学会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第四,从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不仅要能阅读有关的人口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还应能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等),为此需要给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统计资料,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第五,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可简单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尤其要重视自然原因)。第六,世界人口分布图是按人口密度绘制的等值线图,这是学生遇到的又一种类型的等值线图,可运用阅读有关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时已经形成的技能。除此之外,还应让学生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学会通过面积和人口数计算一地的人口密度。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本条“标准” 中的人口问题侧重于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但结合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也可适当介绍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市化问题。人口问题的影响,“标准”要求“举例说明”。所举实例,也宜具体为好。例如,可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下降、人口对环境压力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可从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等方面,说明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不同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不同的,因此也可适当介绍不同国家为解决人口问题而制定的相应政策。

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指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三大人种的特点指身体特点,可结合各人种的形象,从肤色、头发形状和颜色、面部特征、体毛等方面比较。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应通过阅读世界人种分布图获得。对于黑种人在非洲之外的分布,可结合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罪恶行径。

通过世界人种的学习,学生应能形成“各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的观念,反对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

4.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世界的语言,需要了解具体的语言。世界上的语言约有几千种,从使用范围和使用人口来看,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也有多种。“标准”选择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种语言,不仅因为它们或使用范围比较广,或使用人口比较多,而且因为它们都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各语言主要分布地区可通过阅读世界语言分布图获得。

5.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世界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标准”要求“说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可通过一些典型的宗教建筑景观图片,让学生对宗教文化有直观认知。

通过三大宗教地区分布的学习,并结合一些国家的实例,学生不仅要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而且要认识到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居民,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上也存在着差异。人们自由信仰宗教,每个人都应理解并且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6.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两大类型。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别,可在提供城市和乡村的景观照片的条件下,由学生看照片描述。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必强求描述的一致性;第二,只要求描述“景观”的差别,不宜扩展到其他方面。“景观”是能在照片上看得到的,并且也是较为客观的。

7.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聚落的区位(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南方的许多聚落位于河湖两岸,山区的聚落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其二是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温带的平原地区聚落密集,热带丛林、荒漠地区、高山地区聚落稀疏。从宏观上看,聚落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有着相同的特点。其三,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村落成团块状,而南方村落多沿河呈条带状。其四,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屋顶坡度与降水的关系、墙壁的厚度和窗子的大小与气温的关系、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的关系(像竹楼、窑洞、冰屋)等。课程标准没有要求学生系统地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应能针对具体的聚落(提供图片或说明材料)实例,初步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举聚落实例应能体现出上述几个方面,以使学生从多个方面分析。

8.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设计在聚落主题之下,因此可将教学内容缩小到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举例也宜中外兼顾。我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有: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西递和宏村村落等。其他国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国的“巴黎赛纳河岸”、巴西的巴西利亚等。通过本条“标准”的学习,学生应能将视野扩大到“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六、世界的地区发展差异

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用数据比较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作总体比较,例如,可比较两者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和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二是将一些发展中国家与一些发达国家作比较,例如可比较两类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

用实例来比较,常易想到的方面有生产活动的现代化水平、服务的社会化水平等。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他们的感受,可举生活中的例子,如居住水平、收入、消费水平、教育状况等。

上面所述都是一般而言,其实,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而且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和成果。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2.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多种划分标准,因此,世界各国也没有全部明确地被划分成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通常,欧盟各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被公认为发达国家,还有些国家如前苏联各国、以色列、南非等,有人把它们归为发达国家,也有人认为它们不属于发达国家。因此,教学时宜介绍公认的发达国家,但又不能绝对化。

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突出“北”(多数位于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突出“南”(主要位于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以使学生能了解新闻媒体中经常提到的“南北对话” 和“南南合作” 的含义。

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本条“标准”倾向于从学生容易理解的经济领域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的企业面向世界市场以及世界同行业的竞争,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资金、人才。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生产活动的国际化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4.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在国际合作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我国是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许多领域都与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在联合国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会等重要的国际组织。


【对《地理七年级上册》涉及的“标准”的把握】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考点: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分类例谈地理图形的解题方法

高中地理复习需要注意的四个重点

南大西洋现多个“黑洞”漩涡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地球上16大“世界之最”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光照图考查的综合性

高考地理有关时间的计算

神秘的中国“百慕大”

地球上最荒蛮的十个角落

高考地理大纲及复习建议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