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中国地理课外知识积累——中国地貌

中国地理课外知识积累——中国地貌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2-22 发表|教学分类:学习资源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中国境内不仅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还有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反映特殊岩性的石灰岩地貌和黄土地貌。中国地貌种类的多样、典型,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

中国大陆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三大阶梯下降。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高原面海拔多在4 000~5 000米,其上耸峙多座海拔超出7 000米,甚至8 000米的山峰,享有“世界屋脊”之称。第二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的北缘与东缘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包括了若干高原和盆地,盆地底部高低不一,高原面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是更东的低山丘陵和大平原,山丘海拔多在千米以下,平原一般不超过200米。有人认为这一级阶梯也包括沿海大陆架,其水深通常在200米以内。亦有人将沿海大陆架区分出来,称为第四级阶梯。

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为界,可将中国分为东西两部,中国西部,从新疆吐鲁番盆地底部的艾丁湖湖面(海拔-154米)到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米),高差可达9 000米;东部从海滨平原到秦岭的太白山(海拔3 767米)或台湾省的雪山(海拔3 884米),高差不到4 000米。两者地势高差和倾斜方向均不相同,特点各异:

1.昆仑山以南的西部南方,阶坡明显的只有其北缘的昆仑山北坡和东缘的龙门山东坡,其余边缘多和缓的倾斜,很难划出阶梯的边坡。昆仑山以北的西部北方,主要为高大山系所围隔的大型盆地,如昆仑山与天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昆仑山与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祁连山与走廊北山之间的河西走廊等。上述盆地底部均甚平坦,但其高程却甚悬殊,最高者和最低者可相差近3 000米。各盆地周围的山地,许多山峰又高出盆地本身3 000~4 000米,甚至5 000~6 000米,地面相对起伏巨大。

2.中国东部真正存在阶梯地形的,只有在上述第二阶梯的前缘和第三阶梯的后缘之间。前者是内蒙古高原、山西高原、鄂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后者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和江南丘陵,双方高差达1 000~2 000米,其间又多具有连续而陡峭的斜坡,坡折相当明显。然而,在高原地带的;侧,出现地势低下的河套——银川平原、渭河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而在平原丘陵地带的东侧,更有地势较高的辽东山地、山东山地及浙、闽、粤沿海山地。

以山地的脉络作为框架的中国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大的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亦构成一定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地质构造线方向,而且东部与西部亦很不相同:

1.中国西部的昆仑山以北地区,山脉主要走向为北西西或北东东,如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西秦岭等。它们所围隔的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陇中等大型盆地具有菱形的轮廓,长轴呈北西西方向。昆仑山以南的青藏高原,其北面的山脉走向由北西西转为南东东,如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等,形成向东北突出的圆弧;南面的山脉走向则由北西西转向北东东,如冈底斯山一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构成向西南突出的圆弧。整个青藏高原的轮廓可视为以北西西方向为长轴的巨大菱形。

2.中国东部的山脉走向,主要是东西向与北东向或北北东向的相交截,间或有北西向的。东西走向的山脉以阴山一燕山和秦岭一大别山最为明显,向西前者可与天山相连,后者可与昆仑山相接。南岭山脉亦呈东西走向,但因北东向或北北东向构造的干扰,表现不很明显。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地理上的重要界线,燕山隔开了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阴山是内蒙古高原的南缘,秦岭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就是依次以燕山、秦岭,南岭为分界的。然而,分布地域最广的是北东或北北东的山脉走向,沿此构造方向在地质上形成一系列的拗陷带与隆起带。表现在今天地貌上,前者多为盆地和平原,后者多为高原和山地。自西而东:第一列为拗陷带,包括呼伦贝尔一巴音和硕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滇中盆地;第二列为隆起带,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与吕梁山及其间的山西高原、鄂西一黔东一湘西山地;第三列为拗陷带,包括松辽平原、渤海一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北部湾;第四列为隆起带,包括吉辽东部山地、山东山地、浙闽粤沿海山地;第五列为拗陷带,包括东海、南海的海盆;第六列为隆起带,即中国的台湾岛,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岛弧的组成部分。

营造中国地貌的外动力主要有流水、冰川、冻融、风、海水等,它们直接或间接深受气候的支配。

形成中国地貌的外动力中,分布地域最广的是流水作用,它集中表现在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上。

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大型内陆盆地的内流河流,多以盆地的低地或湖泊为侵蚀基准面,河源出自周围有冰雪的高山带或多降水的中山带,流经荒漠低山丘陵、山麓砾石戈壁、洪积一冲积一湖积平原,河水沿途逐渐减少以至消失,仅少数特大的河流,如塔里木河、伊犁河、额济纳河、尼勒河等,可流到低地或湖泊内。

羌塘高原(藏北高原)上的内流河流,河身短小,支流不多,呈辐合状汇集于盆地或盆地内的湖泊。较小的内流河流,多由雨水或泉水补给,水量不大,往往在出山口的盆地边缘形成扇形堆积地。较大的内流河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水量较大,通常从峡谷穿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盆地。当它们流经盆地时,河道分叉,注入湖泊处还能造成小型三角洲。

中国广大地区的外流河流,除北疆的额尔齐斯河和中俄界河黑龙江外,其余大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分别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些大河的水系分布,往往受到大致东西走向的长大山脉的制约。

中国外流水系中若干中小河流,每多向相对沉降的盆地作扇状汇集。这种扇状集合的水系,是由地质构造变动所引起的地势倾向所造成的。浙南、福建、粤东一带直接入海的中小河流,流向受地面倾斜方向的操纵,更加明显。

中国长大的河流,如长江、黄河、西江、中俄界河的黑龙江,出中国国境的雅鲁藏布江等,干河流路每多大角度的转折,而且沿途往往穿过若干盆地,横切其间的山地,它们的发育历史必然要较为复杂。

冰川作用是中国地貌形成的重要外动力之一。特别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造了流水作用所造成的地貌,因为这一地区的更新世所发生的多次冰期,其冰川规模都较现代冰川的要大得多。现代冰川所塑造的地貌,不论侵蚀或堆积的,其范围都很有限。

中国西部地区,更新世冰川的分布相当广泛,尤其西部的高山,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大多形成以高峰、岭脊为中心的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某些地方,如阿尔泰山西段、天山东段、祁连山西南部以及青藏高原上某些山地,还有过局部的冰盖。更新世冰川作用干扰甚至局部中断了常态地形的演进。

中国东部地区,更新世冰川分布肯定不如西部地区的来得广泛。有冰川作用遗迹的,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大巴山、鄂西山地、大别山、庐山、黄山、天目山、台湾山地等地方。人们对秦岭的太白山和台湾的雪山、南湖大山、玉山等,海拔接近4 000米,在晚更新世晚期发育了冰川,无所置疑;而对其他地方的冰川作用遗迹,目前仍有不同的看法。

在更新世任何一次冰期中,不论中国西部或东部,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冰川发育的规模有大有小。然而从气候角度来看,各次冰期理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某些共同特点的反映。因此,更新世冰期与间冰期多次的交替,势必影响各地气候,从而影响地貌外动力在地域上的分布。冰期到来,气候寒冷,冰雪面积扩大,在中国东部平原,苔原带要向南移,在西部山地,苔原带要向下移;间冰期则相反,苔原带相应地向北移和向上移,实质上就是冻融作用所产生的冰缘地貌发生水平上和垂向上的大幅度移动。特别在中国西部一些高山,如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在冰期时冰雪带和多雨带向下移,在间冰期冰雪带和多雨带又向上移,冰雪融水与雨水通过河流,把原先冰川领域的物质搬运到非冰川区域去,成为那里的戈壁与沙漠的主要物质来源。

风力作用作为地貌形成的外动力,其领域主要是在干旱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沙漠与戈壁所分布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相当干燥。大抵从晚更新世晚期、尤其是冰后期以来,地面水文状态起了显著变化,即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水路网流程逐渐缩短,脱离水域环境的地方相应扩大,在强风吹袭下,在沙砾石堆积的地方,即靠近山麓地带的盆地边缘,细粒物质吹走,形成砾石戈壁;在沙土堆积的地方,即远离山麓的盆地底部,出现风蚀岗洼和风积沙丘,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水系衰退、瓦解到一定程度以后,沙丘面积扩大,并相连接成长,才发展成为现代浩瀚的沙漠。目前沙漠周缘的分散的沙丘或沙丘链,尚在沿着强风方向作短距离的移动。至于沙漠本身高大而密集的沙丘群体是不可能移动的;能够随风力飘扬,作长距离搬运的,仅为沙漠戈壁中的细小物质,如粉沙与粘土,它们堆积下来,即所谓风成黄土。

中国境内的黄土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面积约63.25万平方千米。最集中的是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关于中国黄土的成因,尚属有争论的问题。由于黄土分布地域很广,不同地区的黄土,其物质来源,搬运运力,堆积环境,理应不尽相同。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多数人认为其物质来源于西北广大的沙漠地区,运送动力是风,堆积环境是有流水作用的。黄土的沟谷发育过程,反映流水侵蚀作用在时间上的变化。在人类历史时期,特别在农业兴起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破坏了原先的植被与土壤,造成现代加速侵蚀,即快速的大量的水土流失。

中国碳酸盐岩分布很广,但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美的是在西南地区,即广西、贵州、云南和川东、鄂西、湘西一带,因为这些地区在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处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之下。

广西过去和现在都属热带型气候,碳酸盐岩分布很广,而且多属厚层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大致可分峰丛、峰林、孤峰和残丘等4种类型,反映喀斯特发育从不成熟到更成熟的不同阶段。

黔中、黔南和滇东高原上,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与厚度亦都较大。这些地区喀斯特地貌是地质时期气候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一般情况:在海拔2000米或2 000米以上的高原面上主要是溶蚀小洼地、漏斗和落水洞等以及散布其间的一些低矮的峰林和石林,石林分布于路南、宜良、东川、弥勒、罗平一带,其中以路南石林最著名。在海拔l 000~1 500m的地面上,则以大型溶蚀洼地、矮小的丘陵或石林为特征,大型洼地中有许多落水洞和漏斗,它们成连串分布,其地下往往是暗河。贵州南部向广西盆地降落的斜坡地带,高大的峰丛往往伴以深陷的圆洼地,地表河流多半转入地下。黔北、鄂西、川东、湘西一带,碳酸盐岩分布亦广泛,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等的密度和深度都很大。

中国海岸类型,根据海洋所接触的陆地形态,可以概括为平原海岸与山地丘陵海岸。此外,还有生物海岸。杭州湾以北的平原海岸从第四纪以来都是沉降的,山东、辽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的山地丘陵海岸都是上升的。山地丘陵海岸,由于海面上升大于陆地上升,海水侵入,造成岬湾相间的海岸线;平原海岸,由于陆地下降敌不过河流输出大量泥沙的填充,使海岸线仍然向海伸展。

中国岛屿,按其成因可归为三类

一类是与大陆或大陆架的地质构造直接有关系的基岩岛,除台湾岛和海南岛以外,还有若干面积较小的群岛,如渤海海峡中的庙岛群岛,由30多座岛屿组成;浙江东南海岸外的舟山群岛,由1 339座岛屿组成;珠江口外的大万山群岛,由150多座岛屿组成;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由64座岛屿组成;以及台湾岛东北海岸外的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和南小岛、北小岛等组成。

另一类是河流河口的冲积岛,亦称沙岛,如长江口的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等,珠江口的一些沙岛,台湾岛西海岸外的几列沙岛。

第三类珊瑚礁岛,分布于南海中。分为岛、沙、礁、滩4种,其含义是,成陆已久,海拔较高的,称之为岛;成陆不久,海拔较低,一般高潮不被淹没的,称之为沙;高潮淹没,低潮出露的,称之为礁;低潮不露出海面的,称之为暗沙;水深较大,距海面20~30米的,称之为暗滩。

本文章来源于查字典地理网,更多精彩地理知识科普分享请继续关注【课后阅读】栏目。

【中国地理课外知识积累——中国地貌】相关文章:

中考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家——吴传均

地理学家——许世远

高中地理知识:政治地理

高考地理考点——地球

地理学家——刘纪远

中国地理科普知识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高中地理难点分析 洋流知识专题复习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