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教师日常 >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农业发展教案(第一课时)

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农业发展教案(第一课时)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1-08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总结

地理教学

教师日常

中国历来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地理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掌握高二地理必修三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有帮助。

创设情境:

从2004年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通过必修二,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农业区位的分析,假如你是一位决策者,现在给你某个区域,让你来决策如何发展农业:

(如考虑农业生产类型或农业生产品种)

1.大兴安岭   2.松嫩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   4.内蒙古高原

你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你考虑了哪些因素?

推进新课

(逐步深入,逐层分析)

问题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课件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问题2: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

问题: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在哪里吗?你知道我国最大的林区在哪里吗?

(引入正题)

我国有许多农业生产基地,不同的地区,其生产情况、面临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区域,发展条件优越。以东北地区为例,不仅可以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那么,影响这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又该如何?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图片)

说明:指导学生找出东北地区位置,范围(大体经纬度),所临的国家和海洋。指导学生找出界线,然后分析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明确东北地区的最北端是我国领土纬度最高的地方,为后面紧接着讲气候特点打下基础。

(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图”)

说明:学生阅读东北地区图指出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总结东北地区地形有什么特点。为分析东北地区的农业区位打下基础。

(展示我国季风图,干湿区图,温度带图)

 

说明: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气候状况,根据气候特点分析完成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

学生活动:完成思考题

1.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思考探究:东北农业生产发展有利和不利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思考探究:热量条件既是不利条件,又是有利条件,你知道东北土地肥沃的原因是什么吗?

点拨: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纬度高,作物成熟所需的生长时间较长;冻死虫卵,减少了作物病虫害,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思考探究: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师: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土,下面我们依次来分析东北地区的水土条件。

板书:②水源条件:充足,水网密布→农业种植方式

师:东北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吗?它一年有几个汛期?各是什么原因?这给东北的农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边画边讲)

点拨:大气降水是河流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因为东北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一年有两个汛期,分别是春汛,积雪融水补给;夏汛,雨水补给。洪涝灾害频繁。

小结:水源条件:利,充足;弊,季节变化大,洪涝灾害频繁。

过渡:土地条件如何影响东北农业的发展呢?

师:平原地区种植业;山地丘陵林业;高原牧业。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板书:③土地条件

地形条件:地形类型多样→农业类型

土壤条件:肥沃→提高产量

人均土地、地势:人少地多、开阔→生产方式(一大三高,现代化)

师:读图4.3,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我们再来看土壤条件?你知道东北地区为什么土壤肥沃了吗?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东北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2)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好,重化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和市场。

交通条件:便利→拓展了市场范围。

市场条件:广阔→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小结: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产业活动,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在加大。

二、农业布局的特点

1.和学生一起阅读图4.3、4.4、4.5。

2.由学生在图上指出降水的规律和气温的规律(出示4.4、4.5图)

点拨: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大于等于10摄氏度积温,自南向北递减,从平原向山地递减。

3.学生分析图4.4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分析4.5东西向分异的主导因素。

提示:南北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不同。东西向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自东向西距海洋越来越远,海洋的潮湿气流不能到达。

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东北地区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差异,因地制宜的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了区域内部各具特色的农业布局。

活动:

1.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学生分析,老师总结)

希望在参考完地理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设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启发,希望老师们的课堂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

【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农业发展教案(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GIS 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鲁西北地区区域治理和农业开发试验区

中国各地区城市发展与分布

2008届新建一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安排

关于高二地理教学体系安排的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浅谈地理教师如何说课

浅谈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一)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框架结构

网友关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第一节第2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新课标自主学习...
湘教版地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
湘教版地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
湘教版地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一节第2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第1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四节第1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
湘教版地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香港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阶段检测卷(三)课时练答案
湘教版地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新疆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章末复习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第2课时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阶段检测卷(四)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章末复习题(第九、十章)课时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二节第2课时课时练答案
最新地理教师日常
热门地理教师日常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教师日常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