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9-20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科普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包括天气形势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天气形势预报是对高压与高压脊、低压与低压槽、锋面等天气系统未来的移动、强度变化和生成或消失的预报。气象要素预报指对风、云、降水,气温等各种天气现象的预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气预报。

天气概率预报

天气概率预报是利用气象现代技术和手段,对未来天气出现降水的可能性,用百分率定量表述的一种天气预报方法。如降水概率小于或等于 20%时,降水一般不会发生;概率介于30%~50%之间时,降水有可能发生;概率介于60%~70%之间时,降水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概率大于70%时,则有降水发生。

1995年8月1日起,北京气象部门开始向公众发布天气概率预报,这是我国首家气象台使天气预报形式与国际接轨。天气概率预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天气变化的真实情况,量化了降水发生的不确定程度。而以往的传统天气预报通常采用定性的办法,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使复杂的天气变化绝对化,预报准确率往往不高。无疑天气概率预报使天气预报的方式更科学,内容更丰富了,也使得天气预报更其有应用价值。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专门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卫星。气象卫星探测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遥感探测技术。卫星可获得大气层中的许多气象要素,特别是云层的分布和变化,并弥补海洋、沙漠、森林等无气象台站的观测空白,有利于做好天气预报。

国际上使用的气象卫星有两种,一种是极轨气象卫星,距地面高度为800千米~1000 千米,沿南北方向经两极附近绕行;另一种是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相对静止在赤道某地上空3.6万千米处,可观测到全球近1/3的范围。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从而开创了人类气象史上的太空时代。我国于1988年和1990年相继发射两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1997年6月10日又成功地发射第二代气象应用卫星风云二号。这颗卫星质量为1.38吨,定点于东经105赤道上空,星上装有扫描辐射仪、云图广播和数据收集转发器等。风云二号是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它的视野广阔,能覆盖以我国为中心的约1亿千米2的地球表面,可以观测和提供我国及邻国的云图、温度、水气、风场等气象动态,对准确进行中长期天气预报及灾害预报具有重要的作用。

卫星云图

我国从 70 年代初开始利用自己研制的设备接收美国极轨气象卫星和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发往地面上的云图资料。在彩色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雨,白色的程度愈浓说明云层很厚,意味着有大雨、暴雨、冰雹或台风等。在螺旋状云带中,有一个清晰的黑色小圆点,这就是台风眼。螺旋状云带的圈数越多,结构越紧密,表示台风强度越大。当螺旋云系呈6字型分布时,台风将北上;螺旋云系呈9字型分布时,台风要西行。卫星云图中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其颜色的深浅表示温度的高低。

天气预报的专业用语

晴天指天空中云的覆盖面不到全天的 1/10。少云指天空中云的覆盖面占全天的 1/10至 4/10。多云指天空中云的覆盖面占全天的4/10至8/10。阴天指天空中云的覆盖面占全天的8/10以上。小雨指 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毫米以内,地面已全湿,但无积水。中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毫米~25毫米,下雨时可听到雨声,地面有积水。大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25毫米~50毫米,雨声激烈可闻,遍地积水。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50毫米~100毫米。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0毫米~250毫米。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上。阵雨是降水时下时停的一种降水形式,累计降水时间少于3小时。雷阵雨是指伴有闪电、雷呜的阵雨。小雪指24小时内降雪量在2.5毫米以下,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形成积雪。中雪指24小时内降雪量在2.5毫米~5毫米,能形成地面积雪。大雪指24小时内降雪量在5毫米以上,地面形成积雪很快。最高气温是指当天20时至第二天20时的24小时之内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是指当天 20时至第二天 20时的 24 小时之内的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北气温相差 50℃以上。在大兴安岭北部一带,一月份气温在-30℃以下,呈现林海雪原的景象。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江河一般都冰冻;而以南地区,一月气温在0℃以上,江河无冰冻,只有飘雪现象。在南岭以南及云贵高原南部,霜雪少见,虽是隆冬季节,一月份气温都在 10℃以上,大地仍是一派翠绿。到了台湾和海南岛南部及南海诸岛,一月份气温都在20℃~26℃左右,呈现热带风光。在一月份,我国平均每向北增加一个纬度,气温下降 1.5℃。而且,我国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世界其它地区偏低,东北地区低15℃~20℃,黄淮流域低 10℃~15℃,长江以南地区低 6℃~10℃,华南沿海也低 5℃左右。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趋势与冬季大不相同。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普遍高温。我国广大地区七月份气温在20℃~28℃之间;淮河流域以南,一般在28℃~30℃之间。夏季气温虽然也是随纬度增高而下降,但南北温差很小。黑龙江北部和海南岛相差仅12℃左右。平均每一个纬度,气温相关只有0.2℃左右。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我国夏季气温偏高。从长江流域到黑龙江北部,七月平均气温高1.5℃~4℃左右。

我国气温若干极值

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在吉林长白山天池,为-7.4℃;最高值在南海诸岛的西沙,为 26.4℃。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在黑龙江省的漠河,为-30.6℃;最高值在南海诸岛的西沙,为22.8℃。七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在青海格尔木的五道梁,为5.5℃;最高值在新疆吐鲁番,为33.0℃。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在黑龙江的嘉荫,为 49.2℃;最小值在南海诸岛的西沙,为 6.1℃。极端最高气温在新疆的吐鲁番,为 49.6℃;最低温在黑龙江省的漠河,为-52.3℃。 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寒温带在大兴安岭的北端,包括黑龙江省最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角。中温带大致在长城以北,包括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以及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暖温带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亚热带大致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长江、珠江流域及云贵高原地区。热带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南部、南海诸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区。

我国降水的分布

我国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华南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2 000毫米;长江流域约为1000毫米~1500毫米;华北地区约为500毫米左右;东北地区除长白山地外,大部分在500毫米~600毫米;西南高原地区约为1000毫米~1500毫米;西北内陆都在400毫米以下。

若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其东为东亚季风控制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以西大部分属中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以北在800毫米以下。秦淮以南地区,长江两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1200毫米之间;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大多超过1400毫米;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广西、浙江等省区的丘陵地区,以及台湾岛、海南岛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是我国的多雨区。云南西部和西藏察隅一带,受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上,是一个范围不大的多雨区;而贵阳、昆明以北和四川盆地,则形成了相对少雨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1000毫米。秦淮以北地区,黄河下游、华北平原年降水量为500毫米~750毫米左右;东北平原的年降水量一般为600毫米~700毫米,靠近内蒙古的东北西部,年降水量减少为400毫米,而长白山地的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最多的地方。

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400毫米,属半干旱地区。西北内陆,除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可达400毫米~600毫米以外,其它地区的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属干旱地区。新疆南部、甘肃西部和柴达木盆地等干旱中心地区,年降水量大都在50毫米以下。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我国近百年降水的变化,一般来说,在上世纪末降水量偏少,本世纪初降水量开始增多。在1920年前后降水较多,自1920年~1940年是相对少雨年。50年代是显著的多雨期,全国各地相继出现降水高峰。60年代的后半期,降水偏少。自7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开始增多。

锋面和锋面雨

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交界面称锋面,也称锋。锋面实际上是不同气团之间的过渡地带。根据锋面水平运动的特点,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锋面雨是指在锋面上或锋面附近上升的空气引起的降水。它具有持续时间长、降水范围大等特点。我国夏季的降水主要为锋面雨。

梅雨

我国江淮地区,每年初夏6~7月期间,常是阴雨连绵的天气。此时,降雨次数多,降水量大,正值江南梅子黄熟的季节,称为黄梅雨,简称梅雨。由于这段时期,多雨阴湿,日照时间短,因此衣物极易发霉变质,又俗称霉雨。

梅雨是一种大范围的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湖北宜昌以东,北纬26~34之间的江淮地区。每年春末夏初,夏季风从海上带丰沛的水汽,至6月上旬暖湿气流推进到我国江淮地区,并与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在江淮地区上空相遇,形成一条宽200千米~300千米,基本上呈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雨带。由于冷暖气团势匀力敌,所以使雨带在这里滞留的时间长,并具有影响范围大、降水量多的特点。

梅雨是南北冷暖气团僵持在江淮地区所引起的,它持续的时间越久,梅雨期越长;否则,梅雨匆匆而过,形成空梅或少梅天气,会造成江淮地区大范围的干旱天气。梅雨天气开始、结束的迟早、梅雨期的长短和雨量的多少,取决于当年冷暖空气的强度和进退的时间。正常年份,梅雨期平均为24天;最多的1896年为65天,最短的1971年只有6天。一般来说,进入梅雨的时间早,梅雨期长,降水量也大。通常来看,江淮地区梅雨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0%~30%。江淮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的生长非常有利。我国的冬季风

冬季,亚欧大陆上的气温,要比其东面的太平洋、南部的印度洋洋面上的气温低得多。因此,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一个以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为中心的高气压区,而海洋上形成低气压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亚欧大陆上的冬季风势力很强,我国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等地外,其它广大地区都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风形成于内陆,并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的海洋。在我国北方,多为西北风,受其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在南方,西北风的势力大大减弱,风向也由西北风逐渐改变为北风或东北风。冬季风在南移的过程中,水汽逐渐增多,在长江流域一带往往能形成雨雪天气。在两广丘陵和云贵高原,它同来自南方的海洋暖湿气流相遇,还能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我国的夏季风

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因素造成的。夏季,亚欧大陆上气温升高快,形成了印度低压,而我国东南面的太平洋上气温较低,成为高气压区,叫夏威夷高压。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区流向亚洲大陆低压区的气流,形成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西南季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赤道低气压带也移至北半球,受印度低压的吸引,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东南信风偏转为西南风,它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甚至黄河中下游地区也能受其影响,这便是影响我国的西南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多偏南风,它们从低纬吹向高纬,从海洋吹向陆地,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

由于我国各年夏季风势力的强弱不同,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向北推移的速度较快,北方降水较多,南方降水较少,容易形成北涝南旱的现象;否则,反之。由此,可见夏季风势力的强弱、雨带停留时间的长短,是我国季风区产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寒潮的标准和危害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由于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 5℃以下,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在实际上,这个标准太高,在我国南方地区,有时降温幅度没达到这个标准,也能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危害。为此,中央气象台又补充规定如下: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4℃(春秋季则改为江淮地区最低气温4℃),陆上3个大区有5级以上大风,渤海、黄海、东海先后有7级以上大风,作为寒潮警报的标准。如果上述区域48小时内降温达14℃以上,其余同上,则作为强寒潮警报的标准。

寒潮天气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由此引起的沙暴、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如70年代的两次强寒潮,使云南西双版纳的极端最低气温降到3℃以下,40%的橡胶树被冻死。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霜冻多出现在 0℃以下;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略高于 0℃的气温下也能出现霜冻现象,这时可能无霜,但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是低温的影响。有时寒潮南侵,不一定有雨雪天气,而是发生沙暴现象。寒潮途经蒙古和我国西北沙漠地区时,狂风卷起黄沙,到了黄土高原,又吹起疏松的黄土,在我国北方地区形成沙暴。黄沙遮天蔽日,常常淹没农田,甚至打死幼苗。当寒潮前锋到达时,多伴有大风,最大风速可达12级,使交通、电信受阻,房屋倒塌、树木折断,农牧业生产遭受损失,另外对在海上船只的危害也很大。如1969年4月受寒潮袭击,我国部分海区出现8~10级东北风,使渤海湾、莱州湾出现严重的风暴潮,莱州湾一带海水上涨3米以上,海水冲破大堤百余里,倒灌30多千米。 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

影响我国的寒潮大致有三条路线。第一条是西路。强冷空气从源地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由我国新疆西北部山口侵入,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有时再向长江以南侵袭,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区。这是影响我国时间最早、次数最多的一条路线。第二条是中路。源于极地、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经蒙古侵入我国,经河套、华北直抵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这路寒潮,主要出现在冬季,由于路程较短,势力强,常伴有7~8级以上大风,降温强烈,对海上交通、渔业生产影响很大。第三条是东路,通常出现在晚冬和早春。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有时经过我国东北地区,有时经过日本海、朝鲜半岛,影响我国东部沿海一带。这路寒潮势力不强,次数也不多,但由于经过阻力较小的海面,风力较强,多伴有降雪(雨)天气。

台风

台风是指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国际上统一把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不同强度,分成四个等级。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6~7级的称为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8~9级的称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0~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热带气旋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全球许多热带海域都有热带气旋发生,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发生次数最多的海域。台风形成之后,在北半球一般向西北方向移动。我国正处在西北太平洋的西北方,成为世界上受台风袭击次数最多的国家,台风灾害极为严重。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台风带来的狂风,暴潮和特大暴雨所引起的。

影响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其以7~9月最为频繁。从1949年~1992年,我国除台湾省以外的省区,共发生台风灾害155次,其中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最多,占114次,为全国总次数的74%,是我国严重台风灾害多发地区。台风具有极大的摧毁力,能拔树倒屋,并造成巨大的洪水灾害。海潮还常摧毁海堤、房屋和建筑设施、淹没良田,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仅对1980年以来10年台风损失情况统计,平均每年受灾面积313多万公顷,死亡人数超过500人,直接经济损失在31亿元以上。例如1994年8月21日,在温州瑞安登陆的9417号台风,虽然气象部门提前准确预报,政府全力组织抗灾,共转移居民数十万人,但仍然造成死亡1126人,失踪3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78亿元的重大灾害。

我国热带气旋的编号

热带气旋编号是我国中央气象台根据其发生先后编排的序列。当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地区出现热带气旋,中心风力达8级或8级以上时,就编一个序号。序号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年份,后面是气旋序列。如9607,指的是1996年第7号热带气旋。

编号的次序,按其发生的先后来决定。如果同一天有几个热带气旋生成,就按由西向东的次序编号;如同一经度有几个热带气旋生成,就按先北后南的原则分别编号。编了号的热带气旋,由于行进路线的变化,不一定都能影响我国沿海或在沿海登陆。但是,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一定都在编号之内。

根据我国气象部门的规定,当编号的热带气旋,在3天左右可能影响该气象台的责任区时,就发布消息;如在48小时之内,影响其责任区,就发布警报;若在24小时内将严重影响其责任区时,即发布紧急警报,以提醒人们做好准备,使灾情减少到最低限度。

我国的旱涝灾害

旱涝灾害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从1950年到1988年的38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5次,水灾5.8次。

我国各地干旱皆以冬春旱或春旱发生的机会最多、持续的时间最长。就地区而言,华北平原四季干旱频率都较多;华南地区干旱多在冬春和秋季;西南地区干旱多在冬春和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多伏旱。据近40年统计,全国农田受旱灾面积,平均每年达2 000万公顷以上。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而且多暴雨,容易形成涝灾。我国七大江河中下游有近百万千米2的地区是洪涝多发区。在1991年,太湖地区和江淮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多3~6倍,造成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我国发生了全国范围的特大洪灾。

在过去2 200多年中,我国共发生1600多次大水灾, 1300多次大旱灾。在我国气象灾害中,经济损失以干旱和洪涝灾害为主,近 40多年来,我国旱涝灾害年平均损失各在100亿元以上。

国际减灾十年

1987年12月,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了169号决议,决定把1990年开始的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名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这项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共同的国际行动,以减轻地震、洪水、风暴、火山爆发、海啸、旱灾、森林灾害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的停顿,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开发新技术,提高各国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1988年10月,联合国成立了国际减灾十年指导委员会,成立了由24个国家组成的专家组,我国也参加了专家组的工作。我国还于198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相关文章:

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知识点

美国洪水后的“黑暗之日”

世界各地区气候百问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为什么南极的冰比北极多?

谈中国地理的复习

中国气象局六举措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

中国现代冰川分布

全国地理高考试题大气环境部分汇编

《天气预报》的教学反思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