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练习题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精选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精选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8-26 发表|教学分类:暑假作业

地理学习

练习题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并祝各位同学在暑假中过的快乐!!!。

一、选择题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产业基础 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C.著名的侨乡 D.腹地范围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侨乡”的优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所不具有的。

【答案】 C

下图为1980~2008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①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 ②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 ③位于珠江口,水陆交通便利 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1990年以前深圳工业产值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

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②劳动力相对不足 ③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4.深圳从1980年的3万多人口,到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 000万,有关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缘于该市工业快速发展 ②反映该市的出生率持续升高 ③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单一 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2题,经济特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故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成立特区之前,深圳的工业总产值为零,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非常薄弱。第3题,199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处于第一阶段,外商投资规模较小,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附加值较低,工业产值增长缓慢。第4题,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多样化。

【答案】 2.D 3.B 4.A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5~7题。

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6.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7.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 第5题,20世纪70~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工业产值低,变化小;20世纪9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变化大。第6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第7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 5.C 6.A 7.B

2011年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大有举措,12月26日正式通车的广深高铁,标志着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快车道。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8~9题。

8.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正确的是()

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

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

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

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9.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缺,能源价格上涨 ⑤产业升级投入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 第8题,图中①为高新技术产业,②为中小企业集聚的新兴工业,③为传统工业。辽中南为传统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并不是建立在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区;长江三角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区,既有浙江的乡镇企业,也有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第9题,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料、能源价格上涨,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需大量成本。

【答案】 8.C 9.D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10.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解析】 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

【答案】 A

至2010年广东省已投资l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了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了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11~12题。

1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市场广阔 B.海运便利

C.产业基础较好 D.原料丰富

12.除石化产业外,广东还将大力发展钢铁、汽车等重工业,以推动产业升级,综合各方面条件,这些产业应以何处为基地()

A.深圳 B.珠海

C.广州 D.中山

【解析】 第11题,广东省资源短缺,不具备发展石化产业的资源优势。第12题,四个城市中,广州的产业基础最好,所以重工业基地应放在广州。

【答案】 11.D 12.C

二、综合题

13.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精选】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考点:关于季风的五个问题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精选练习题

2009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高三地理后阶段复习建议

高考地理专题辅导

高中地理难点:城市的结构及形成

高考地理六大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问题

2009年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

高考地理简单题的作答技巧

网友关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四)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五)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二)长江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二)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二)长江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长江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四)长江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二)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一)长江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一)长江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三)长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一)长江作业...
最新地理练习题
热门地理练习题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练习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