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关于雷电的谚语

关于雷电的谚语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8-23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所有的雷声闪电,都是在雷雨云里发生的。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浙江)

▲南闪千年,北闪有雨来。(浙江、《田家五行》论电)

▲南闪半年,北闪跟前。(江苏常熟、无锡)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浙江义乌、江苏常熟、元锡)

▲电光西北,下雨涟涟。(同上)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湖北应城)

▲南闪晴,北闪雨。(广东)

这几句所讲的闪电,是发生在冷锋上的,称为冷锋雷雨,或飑线雷雨。冷锋位于北来冷气团的前锋,从北向南行动。看到雷电发生在北方,可见冷气团将跟着冷锋,自北向南而来,所以北闪有雨来。如果看到电闪发作在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来。这时在本地方盛行着的是干燥而清洁的北方气团,刚到时比较冷些,但是因为天青无云,阳光强烈,温度是会很快升高的,所以说南闪火门开。

▲东闪西闪,晒煞泥锹黄鳝。(浙江)

▲东霍霍,西霍霍,明天转来干卜卜。(福建福州)

▲电光乱明,无雨天睛。(陕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热雷雨。前者是由于锋面上升气流引起的,呈带状分布,范围广,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强热对流引起的,范围小,生命短。东闪西闪就是第二种雷雨体现的现象。我们仅能看到电光,听见雷声,而不涉及降水。因此电光乱明,无雨天晴。

▲东霍三年,北霍眼前。(江苏常州)

▲东拉西拉,泊泥湖里开拆;南闪一夜,北闪对射。(河北 )

▲东闪西闪是空骗,南闪停三天,北闪在眼前。 (江苏常熟)

东拉西拉即东闪西闪,东霍均表示雷雨发生在东面。因为基本气流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它不会再影响本地。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浙江黄岩)

若雷雨云在太远的地方,这里就听不到雷声,只看见东闪西闪的电光。雷雨是热天空气对流造成的。此地虽然不下雷雨,但当地天气仍是很热的。如果听到雷声绕圈转,则表示很近地方有雷雨发生了。因为附近的云块密蔽,云面凹凸不平,所以造成回声。既然雷雨发作在附近,雨就不久就到。

其次,当冷暖空气在当地上空交锋时,由于它们势均力敌,你来我往,相对十分猛烈,形成了绕圈转的现象。达时易于生成锋面。因而出现有雨不久远的现象。

▲顶风雷雨大,顺风雷雨小。(浙江黄岩)

▲逆阵易来,顺阵易开。(江苏苏州)

阵就是雷阵雨,逆和顺是依雷阵雨的行动方向而定的。譬如雷阵雨从西向东走,本地吹着东风,和阵雨相逆,这叫做逆阵;反之,如果本地吹着西风,和阵雨的行动方向一致,这叫做顺阵。雷雨是从雷雨云下来的,雷雨云发展的方向,才是雷阵雨将到的方向。雷雨云的发展,必须有对它相向辐合的地面气流来支持它,供给它必要的水汽,所以对它吹的逆阵风,实际就是供养它发展的风。既然东方是供养它的气流的来向,所以它向东方发展,就是逆阵易来的道理。如果本地吹着西风,这种风是高空下沉的风,下沉风比较干燥,云块碰到它是要蒸发消失的,所以说顺阵易开。即使不是下沉风,雷雨云也将顺着风东去,不再回到这里。

▲闪行一年,雷行八百。(安徽全椒)

这是说只见电闪,雷雨的希望少。如果能听到雷声,那就可靠些了。这是因为光速大于声速百万倍,只有附近的雷声才可能听到,远处只能看到闪光的缘故。

▲未雨先雷,船去步归。(崔实《农家谚》晴雨占)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江苏无锡、常熟,湖北阳新,浙江义乌)

▲先雷后雨,下雨不过瓢把水。(广东)

▲先雷后酉,当不到一场露水。(广东)

先听到雷声,然后下雨,这是热天的地方性雷雨。由于局地热力对流所造成的雷雨云,仅仅掩蔽天顶,四方地平还是空空的。由于它范围很小,生命短促,所以雨止之后,仍旧是青天烈日,地面雨水立即晒干。假如乘了船出去,也可以步行归来的。

上面所谈到的雷雨云是在本地生成的,既使不在天顶,也在附近地区的上空。当我们听到雷声时,那里可能已在下雨了。由于局地热力对流造成的雷雨云,维持时间短,雨区范围小,再加上雷电与降水消耗了云中空气的能量,使云中空气的上升对流运动逐渐减弱。等到雷雨云移到本地上空时,它已近于消失,即使有雨也不大了。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江苏苏州、河北)

从天顶开始的雷雨是下不久的,雷雨如果从天边下过来,这是气旋性雷雨。气旋有广大雨区,经过本地可有几天的时间,雷雨不过是它的广大雨区中间的一部分罢了。所以,在雷雨的前后,都可下雨,而且往往可连续好多天。但是天边的雷雨,也只有西方或西北方来的雷雨,才有可能来到本地,别的地方雷雨,就不一定会来,即使影响到本地,关系也极小。

▲雷公鸣,雨即停。(广西贵县)

在久雨不晴的天气,忽然雷声大作,表示天气就快转睛了。这种雷雨是冷锋雷雨,在冷锋之前,有暖锋的雨,暖区的毛毛雨。可是冷锋一过,就来干净的极地气流,把本地原有湿热气流一扫而空,所以天气变好了。▲连头轰雷,多遇雹。(陕西武功)

雹也是从雷雨云里下降的。当雷雨云顶的冰雪晶体下降时,中途碰到猛烈的上升气流,把它们托上去,再进入冷湿环境,在它们外围再涂上一层冰霜。等到它们重量加大到一定程度,又下降了,在下降过程中,又遇到冷湿气层,又使它们重量加大。如再有上升气流冲上来,它们再上升,再加大。这样地一上一下,重量就加大一次。最后等到地面气流不能负担它们的重量时,终于降落着地了。因为它们体积大,虽在大热天,也不能完全融化成水。这样看来,雹的形成,必须要有猛烈的上升气流,而这也是雷雨云出现的条件。所以打雷雨的时候,也常有雹下来。

▲正月动雷,人头脆。(浙江)

阳历正月寒冷、干燥,决不可能有雷雨。如今有雷发动,表示天气相当湿热,这对于人体健康是不适宜的。同时,因为温高湿重,病菌和虫类易于繁殖,到了暑天,瘟疫毛病恐怕要流行了。

▲正月雷,年成荒;二月雷,多蛇虫;三月雷,庄稼好。(江苏常熟)

达句谚语的意思指农历正、二月出现雷雨,当年农作物会遇病虫害而成为荒年。但是在农历三月出现雷云,庄稼反而好。这是因为,农历三月正是江南地区的农作物需水时节。

▲梅里雷,低田拆舍回。(《农政全书》)

梅里的雨,是由于气旋引起的。因为当时天气情况配置适宜,雨水本来很多。如果同时还夹着雷雨,那末雨水更多,低田就根本不能住人了。

▲时里三雷,米谷成堆;时里无雷,秕谷成堆。(江苏常州)

三时在夏至之后,这是最热的天气,也是稻田区需水最切之时。这时候的雨,以雷雨为主。所以说时里三雷,米谷成堆。反之,如果时里没有雷,雨水太少,不免有旱魁成灾,以致秕谷成堆了。

▲小暑头上一声雷,四十五天倒黄梅。(江苏常州)

小暑在七月初,在长江流域黄梅天气已经过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小暑日打雷,接着再来四十五天的黄梅天气。严格讲,以后是否连续下雨,决不可能看哪一天的天气来决定。但是,这句话也有它的部分道理。在小暑以后,长江流域梅雨将完,但若有一天开始了雷雨,表示空中有湿热空气活动着,所以雷雨可以时常在各地区发生,但不以四十五天为限。

▲雷打秋,没得收。(江苏常州)

秋收冬藏,到了秋天就不需要雷雨了。这时候如果还有雷雨,那末将可收获的谷物,势必要腐烂在田里而没得收了。

▲雷打惊蛰后,低田好种豆。(陕西武功)

惊蛰在阳历三月六日,在华北一带,正值雷雨初逢的时期。如果那年的雷雨来得太迟了,雨水太少,所以低田只好种豆了。

▲未到惊蛰雷先呜,必有四十五天阴。(湖北,江苏无锡)

▲雷打惊垫前,高山好种田。(同上)

▲惊蛰未到先打雷,大路未干雨就来。(浙江义乌)

惊蛰在阳历三月六日,此时江南丘陵地区即将进入春雨季节,如果出现雷打惊蛰前,说明那年的春雨来得早,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高山好种田。▲陈雷颠,年成淹。(江苏徐州)

陈雷是多雷的意思,雷雨太多了,所以有水灾。

▲秋雷扑扑,大水没屋。(浙江黄岩)

▲秋雷及各,大水没屋。(华中、华南)

夏天的雷雨,来势虽猛,但是下雨的时间短促,不致会发生水灾。秋天的雷雨,多是气旋性雷雨,是降在锋面上的,往往可以在很大区域内连下一天二天。如果气旋成群结队而来,还可下得更久。这样雨本就太多,屋顶也有被淹的危险了。

▲青天落白雨,气死晒稻妇。(浙江象山)

指热气突然打雷雨,淬不及防的现象。

▲先雷后雨不湿鞋,先雨后雷水浸街。(广东)

▲雷先雨后旱裂田,水中加雷雨连天。(广东)

▲先雷后雨,其雨必小;先雨后雷,其雨必大。 (《管窥辑要》雨晴占备)

先雷后雨是夏天的地方性热雷雨,先雨后雷,是气旋性雷雨。

▲当头雷无雨,卯前雷有雨。(《田家五行》论雷)

▲春季卯时雷,饭后雨。(江苏无锡)

▲一夜起雷三日雨。(同上)

▲凡雷声响烈者,雨阵虽大而易过;雷声殷殷然响者,卒不睛。(同上)

▲闷雷轰天边,大雨落连天;响雷在天顶,大雨即过境。(广东)

▲燥天雷(响雷)要睛,水底雷(闷雷)要落。(浙江义乌)

▲疾雷易晴,闷雷难晴。(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上昼雷(疾雷),下昼雨;下昼雷(闷雷),三日雨。(同上)

当头雷就是天顶的雷雨,这是热气局地的对流现象产生的。雷雨云的范围小,雨下,云就消散,所以雨下不久,但是雷声非常响。卯前雷,就是下在夜间的雷雨,这决不是地方性热力对流造成的,是由于西方或西北方来的气旋造成的。气旋活动的范围可以遍及几省,在一地方存在的时间,也可有好几天。如果几个气旋,连续过境,所需时间更久,所下雨水更多,气旋雷雨的雷声,发自远处,并不集中一地,所以雷声是殷殷然的。

▲雪中有雷,主阴雨。百日方晴。(广东)

雪天的雷,决不是热雷雨,而是气旋性雷雨,故阴雨较久,但是未必要百天才得好的。

▲电闪催雷,雷催雨。(湖北,江苏)

▲电光闪,雷声到,大雨咆哮。(厂东)

在夏季,闪电一过,就听雷声的现象,一般是因为雷雨云逼近本地的关系,所以雨也来的特别抉,时常出现风雨交加的天气,因而具有大雨咆哮势头。

【关于雷电的谚语】相关文章:

国界的设立

东南亚的稻米

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乌东德水电站

海南岛的台地

印度的牛

京九铁路的线路走向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美国的教育

新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网友关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二)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四)长江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三)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二)长江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长江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五)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一)长江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长江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二)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三)长江作业...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