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这样的地理高考题有“嚼”味

这样的地理高考题有“嚼”味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6-20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论文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这样的地理高考题有“嚼”味 有这样一道考试题:

(附图 {图})

某地25°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上图回答:

(1)A地所属国家名称,B地山脉名称;(2)A地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土壤;(3)A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列举剖面附近两种主要矿产_____。

学生从何处下手,方能命中题意?有没有这种能力?我认为:如果首先要找A国,有三路走到A国。[1]识记 。头脑要有清晰的七大洲四极点的经纬度数。[2]排除法来认定。此题无法从海陆位置认定,只能先从经度,后 由纬度,还要结合地形地势才能认定A国是纳米比亚。学生须具备灵活的基础知识,较好的分析习惯和冷静沉着 的思考能力。[3]从地形剖面入手。须知,七大洲中,西低东高的地势只有大洋洲和非洲,大洋洲跨经度广,非 洲南部跨经度少。当然,对非洲政区要熟悉。

但我认为,回答此题可以从(2)和(3)小题开始,因为在25°纬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均为热带沙漠气候。避 开(1)题不答是可以的。对(3)小题学生较难答全,除“副高”下沉气流外,容易遗忘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也是造成热带沙漠的因素。为什么不少学生不能答好这道题呢?自然是学生这个内因。但作为教师来说,不也 值得思考吗?

第一,地球、地图知识是基础,是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源泉,其核心是空间概念。如:东西经度的 判别,东西半球、南北半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公转和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等高线等的识图和判别 。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规律的起码知识,没有它,就无法学好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高中地理。学生要库存这 些知识,全靠教师教好“举一”的思维方法,学生才能学到“反三”的本领。

第二,利用学生的“双基”充分扩展知识领域。学习区域地理时,让学生编写区域概况表,知识结构表等 ,让学生去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如列七大洲概况表,位置准确,才不至于闹“大陆漂移”的笑话。

第三,努力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主要靠做好课本阅读指导和地理用图指导的教学工作。看书,是让 学生找到知识的重点,通晓难点。书是沟通“已知”和“未知”的“第三者”,老师作为“第三者”是“临时 的”,书本才是学生的终生朋友。地理教师还要认定这条真理──学生会看地图,教师才“解放”了;不然就 会被缠住手脚,你就无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既会看书又会看地图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必然会提高的。

上题是有“嚼头”的题目,我推崇它是恢复高考以来地理试题的楷模之一。因为它源于书本,又不超大纲 ,有利于择优录取。

【这样的地理高考题有“嚼”味】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简单题的作答技巧

地球上最大的“火环”

全国地理高考试题大气环境部分汇编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6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汇总——地图

自然地理历届高考解析

地球的寿命有多长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2

高考地理考点 方向判断

高考地理答题策略

网友关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五)长江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二)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三)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长江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二)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五)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二)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一)...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