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名师指点中考世界地理复习方法

名师指点中考世界地理复习方法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5-24 发表|教学分类:方法详解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中考世界地理复习方法

初中世界地理复习,是在学习了高中系统地理之后进行的。学生对于地理理论地理原理的掌握、复习的目标要求已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因此,复习的对策也应有所不同。

一、定向思维掌握知识结构

世界地理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十三个区域的区域地理。每一个区域基本上都是由位置、地形、气候、物产、居民、经济、发展方向几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复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规律,采取定向思维的模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位置是由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组成;地形则是指这一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及各种地形怎样分布;如中亚地区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亚是以高原为主等。这样学生在复习每一个区域时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思维方向,知道了什么是需要掌握的要点。在老师的引下,复习过两个单元以后,学生的定向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就可形成,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了。学生用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目标明确地去抓出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系统和层次,就很容易形成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意念。因为十三个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等地理要素各不相同,各区域中的地理要素通过密切的作用,构成的各个区域的整体的区域地理特征,同时也形成了区域间的差异,自然也就能发现形成这种的差异的原因。这也与高中地理中讲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和事实与理论上的统一。使学生的地理能力产生飞跃与升华。

二、灵活机动记忆世界地名

世界区域地理中地名多,而外国地名对于中国人来讲又不好记忆。尤其是那些处于同一区域的地名,又极容易混淆位置。这种情况下的记忆方法是:位置上相邻的同类事物要养成自上而下(自北向南)的读图习惯,每次看到这里都要采取相同的顺序,如中亚五国中与我国为邻的有三个,其中哈萨克斯坦在最北面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比较容易记住,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它两个哪个在北侧哪个在南侧就不容易记。如果按照从北到南的顺序,再与另外两个中亚国家乌孜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结合起来就更好记了:四个国家在位置上分作东西两列,自北向南都是四个字的在北,三个字的在南,带有吉字的与我国为邻。将这个记忆方法提示给学生,经验证,效果显著,学生反映良好。还有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锡尔河和阿姆河,旧金山和洛杉矶,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悉尼和堪培拉,地中海中的科西嘉岛和撒丁岛,都要采取这种记忆方法。还有些地域中有几个同类型的地理事物分布在一起,记忆起来就更困难一些,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组成的城市带,则将其简化为波纽费华并借助于谐音记忆;还有像五大湖的名称,圣劳伦斯河谷地中加拿大的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和魁北克;俄罗斯的乌拉尔山以东的三条河流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等外国地名还有那些比较长的外国地名,既要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还要从它们的相对位置、形象特征、功能、物产或文化渊源等多方面进行辩析,以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

三、初中地理融合实现融会贯通

初中地理讲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两大知识领域。系统地讲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与环境发生的种种关系的过程及影响,属于系统地理,以讲理论为主。而初中世界地理,以描述区域特征为主,属于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内容必然是包罗万象:位置,地形,气候,物产,经济(工业、农业、商业、贸易),国家、城市,居民(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等等。复习初中地理时将高初中地理结合起来不仅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要,更是高考的需要。例如,气候是每区域地理的重要内容,但初中地理只是介绍了气候现象和它的分布,其形成原理却是在高中地理中讲的。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就必须把各区域气候的成因适时地穿插进去:结合各区域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非洲的气候为什么会大致成带状分布,东非高原上赤道经过处为会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以及塔斯马尼亚岛的东侧和几内亚湾沿岸都远离赤道,为什么反而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澳大利亚的西部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处于相同的纬度,为会么前者是热带雨林候,而后者却是热带沙漠气候等等,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因为各个区域都进行了这样的融合穿插,世界地理复习结束时学生对的气候知识产生了一次飞跃:气候的区域分布印证了高中教材讲的形成原理,在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的统领下又从理论的高度认识了世界各区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四、联系时事,突破难点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海啸,给东南亚各国造成的巨大的灾难。事发的当天我就结合这次地震的位置、震级,用教材上的板块学说和海底扩张说的理论解释了这次大地震的成因。进而又扩展到六大板块的划分、板块边界的分类、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等。这正是学生这一时刻所急于知道的东西。两大学说的基本理论是高一地理教学的一大难点,而结合这次海啸成因的解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记牢。教师的一切教学手段和措施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教材、学生、教学条件、教师的知识面以及教学风格和习惯等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但其根本法则就因材施教。

【名师指点中考世界地理复习方法】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解析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不可不知的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读图解题方法浅析

高一地理最实用的学习方法

中考世界地理复习方法之名师指点

漫谈世界地理人种

高考地理大纲及复习建议

高中亚洲宗教地理分布规律

世界地理问答题汇总

高一新生学习地理最实用的方法

网友关注

湘教版地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新课标自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蓬勃发展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二)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2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新课标自主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二)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湘教版地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