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2016年第二学期地理下册“大气”会考复习提纲

2016年第二学期地理下册“大气”会考复习提纲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1-25 发表|教学分类:学习资源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2016年第二学期地理下册“大气”会考复习提纲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组成。干洁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主要成分是氮和氧,约占干洁空气容积的99%。

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大气组成 作用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有冲淡氧气,减弱氧化等作用。

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有氧化和助燃作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使地球上生物免于伤害。

水汽 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气温有调节作用。

尘埃 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2)大气的结构(垂直分层)。

根据大气的热力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

大气分层 高度位置 主要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备注

对流层 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其高度因纬度而异,8~18千米高度。

1.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

1.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能见度高,有利于高空飞行。 距地22~27千米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中间层 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度。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2.垂直对流运动强烈。 该层有"高空对流层"之称。

热层 中间层顶到500千米高度。 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外层 热层顶以上 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层次,又称为"散逸层"

电离层距地面60~800千米高度范围的大气,因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大气中的氧和氮分子被分散为离子,大气处于电离状态,这一范围被称做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有利于地面长距离短波无线电通迅。

2.大气的热状况。

(1)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意义。

1)太阳辐射和太阳常数: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其主要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由于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0.4~0.76微米),约占总能量的50%。因而也被称为"短波辐射"。

2)太阳辐射强度及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强度:在1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上,1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叫做太阳辐射强度。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大。此外,天空中的云量、云层的厚度、海拔高度等都对太阳辐射强度有影响。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时,其中的一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如果把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作为100%,其中仅有约19%被大气直接吸收。大气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用于自身增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可透过大气直接射到地面上来。

2)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此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这就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当太阳辐射遇到空气分子时,将发生有选择性的散射。由于空气分子的直径较小,这时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当太阳辐射遇到微小尘埃时,将发生无选择性的散射。由于尘埃颗粒直径较大,这时可见光各波长的光都能被散射,散射光看上去是白光。因而当大气中尘埃、烟雾较多时,天空呈白色。

3)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可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削弱了太阳辐射,这就是反射作用。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三种方式中,反射作用最重要,其次是散射作用,最后是吸收作用。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再加上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平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约为47%,均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在向外释放辐射能量,这就是地面辐射。由于地面辐射的波长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相对于太阳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也被叫做"长波辐射"。

2)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差,但是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可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因而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3)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这就是大气辐射,它属于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时,可以大大增强大气逆辐射。

4)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地面辐射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75%~95%)截留在大气中。通过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4)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日出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正午12时,太阳辐射达到一天中最高值。随后太阳辐射开始减弱。这一过程中,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地面辐射也逐渐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气温也随之不断上升。正午12时过后,虽然太阳辐射开始减弱,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仍比因地面辐射失去的能量多,地面温度继续升高。下午1时左右,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能量时,即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由于地面增温后,再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此时正是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能量等于因大气辐射失去的能量,即大气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继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地面温度和气温的升降,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热量收支状况,即热量的盈亏状况。

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一年内,月平均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通过气温年较差,可以反映出气温年变化的幅度。

气温最高月份 气温最低月份

北半球陆地7月1月 北半球海洋8月2月

(5)气温的水平分布。

1)气温水平分布的影响因素:影响气温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

2)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①全球范围内,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③北半球,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则相反。

④全球的最冷和最热的极端值均出现在大陆上;7月世界最热的地方位于北纬20°~30°的大陆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为世界炎热中心;1月北半球寒冷中心位于西伯利亚。世界极端最低温值出现在南极大陆。

3.大气运动。

(1)大气运动概况。

1)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异是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造成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造成空气密度的分布不均,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最终导致了大气的水平运动,产生了风。

2)等压线图: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做等压线。人们通常用多根等压线来表示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变化,这样的等压线图也被称做"气压场"。气压分布的五种基本形式: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高压脊与脊线: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由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低压槽与槽线: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低压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鞍型气压区或鞍型场:简称鞍,是指两个高气压和两个低气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

3)水平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由于气压高低不同,地区之间就出现了气压差。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之间的气压差,称为水平气压梯度。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就大,反之则小。由于水平气压梯度的存在,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4)风的形成: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由此产生了风。由于地球自转,凡地表的水平运动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因此风的运动不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推动,还必须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参与,若是近地面的风还要同时考虑近地摩擦力的影响。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开始阶段,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开始运动的一瞬间,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压线。此时地转偏向力开始对风施加影响了,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在它的参与下,风向将发生偏转。当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达到平衡状态时,即合力为零时,空气质点作惯性运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高空平直等压线气压场情况下,这样的风是实际存在着的。

②近地面的风向:近地面大气平直等压线气压场中,风的运动方向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合力的方向。摩擦力始终与风的运动方向相反。当三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空气质点作惯性运动,此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③地面到高空风向的变化:近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可达距地面1 500米左右的高空,并且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而从地面到高空,随高度的增加北半球的风向逐渐右偏,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此同时,风速也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

(2)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经常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气旋:是对应于气压场中的低压中心而出现的大型空气旋涡。反气旋:是对应于气压场中的高压中心而出现的大规模的气流运动。

3)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流得到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

①三圈环流: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组成。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六个风带和七个气压带,由低纬到高纬它们是:赤道低压带---赤道两侧的信风辐合上升形成。南北半球的信风带---副高与赤道低压带之间存在的水平气压梯度,促使近地面气流流向低纬地区,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简称副高,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流到南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成西风,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集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高。南北半球的西风带---副高向更高纬度发送的一支气流,逐渐偏转成偏西风,形成了中纬度西风带。北半球风向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形成锋面,较暖的西风气流大规模上升,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从极地高压带发出的气流,运动中偏转为偏东风。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寒冷,空气变得冷而重,下沉聚集在近地面,使气压升高而形成。

②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的位置也随之移动。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带来的明显影响是:为赤道两侧的信风进入对面的半球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受到北移的赤道低压吸引进入北半球,偏转成西南风,成为南亚夏季风的重要成因。使某些地区受到性质完全不同的风带和气压带的交替控制,造成气候上明显的季节变化。

③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大陆比海洋增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由此地面对大气环流施加了影响。北半球,由于陆地面积广,这种影响更明显,在1月和7月的海平面等压线图上,气压带明显断裂成块状。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④季风环流: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方向或接近相反方向变化,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季风环流最明显的地区是东亚和南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被切断成块状,冬夏间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随季节而改变,从而产生了季风现象。东亚地区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海洋面积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明显,季风环流也最典型。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不仅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风带与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更是南亚季风环流产生的主要原因。

4.大气降水。

(1)水汽的凝结。

1)饱和空气和过饱和空气。空气容纳水汽量的多少,是随气温而变化的。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时,就成为饱和空气。如果水汽再增加,或者降低气温,这时空气就会成为过饱和空气,水汽就会凝结成液态水。

2)水汽的凝结条件:

①过饱和空气。在自然界中,空气上升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方式。

②凝结核。吸湿性强,可促使水汽在它表面凝结的微粒,如大气中的烟尘、灰尘等,叫做凝结核。

3)水汽的凝结物。

①水汽在高空的凝结物:雨、雪、雹等。

②水汽在近地面、地面的凝结物:霜、露、雾淞、雾等。

(2)降水的形成。降水,即自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

1)云滴增大的过程。云滴增大的过程主要指云滴凝结(凝华)增长,同时还有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合并增长的过程。

2)雨、雪、雹的形成。云滴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上不致被蒸发掉,在降落过程中,由于云体和云下层中温度不同,就能形成雨、雪、雹等不同形式的降水。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大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和凝结核;有促使空气作大规模上升运动的力。

(3)降水的类型。依据造成空气上升运动的成因,可把降水分成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四种类型。

降水的四种类型

降水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 赤道附近地区,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

地形雨 暖湿空气前进受地形阻挡上升 降水强度较大,雨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被抬升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

台风雨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强度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 低纬度大陆东部

(4)降水的世界分布。

1)赤道多雨带: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地区,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年降水量一般在2 000毫米左右,多对流雨。

2)副热带少雨带:分布在南北纬15°~30°的大陆内部及西岸,这里常年在副高和信风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

3)温带多雨带: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和东岸。年降水量在500~1 000毫米左右。

4)极地少雨带:位于南北极地地区,在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全年盛行下沉气流,年降水量不超过300毫米,是全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带。但是由于低温,蒸发量少于降水量,这里仍属于湿润地区。

5.天气与气候。

(1)概念。

1)天气:是指大气物理状况(温度、湿度、气压等)在短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短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的大气物理状况在长时间内的综合表现。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

3)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

(2)影响天气的因素。

1)气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①气团。在广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称为气团。气团形成后,当环流条件发生变化时,它就会离开源地向其他地区移动,并与沿途地区进行热量和水汽的交换,使气团的性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气团的变性。

②气团分类。第一,热力分类:依据气团的温度与它到达地区的气温对比,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第二,地理分类:依据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的性质,可将气团分为冰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极地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

③气团对天气的影响。在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广大地区内,大气物理状况稳定,天气单调;当气团发生更替时,天气随之变化;在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交界地带,天气变化最剧烈。

④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冬季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是形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极地大陆气团。在它的影响下,天气寒冷干燥多风。夏季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是形成于副热带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和来自印度洋上的赤道气团。源于太平洋副高的热带海洋气团,以东南气流的方式进入我国。单纯在它的控制下,空气湿度大,但降水较少,甚至发生干旱现象。只有与极地大陆气团相遇,形成锋面,才能产生大量降水。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之间形成的锋面活动,对我国夏季的降水有着重要的意义。赤道气团源于印度洋,以西南气流的形式进入我国,给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水汽。

(3)形成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它在太阳辐射对气候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着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各不相同。

3)由于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地面状况主要包括地面性质,地表形态(坡向、海拔高度等)、海陆面积、轮廓特点、海陆分布,以及洋流等。

(4)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 终年高温多雨,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mm以上,为均雨型 常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全年高温,依降水多少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750~1000mm之间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夏半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带控制下,形成干季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常年高温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25mm 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

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东南亚和南亚最显著 全年高温,年均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1500~2000mm左右,依降水分为旱雨季。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北纬25°~35°之间亚欧大陆东岸 冬季盛行偏北风,温和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 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干燥;年降水量300~1000mm左右 受副高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mm左右 终年受西风影响;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40°N~60°N之间大陆内部大致在35°N~55°N之间亚欧大陆东岸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终年干旱少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一般在500~600mm左右 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

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极圈附近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降水少,集中在夏季

寒带 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全年皆冬,最热月气温不超过5℃;降水少,多云雾

寒带 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月均温均在0℃以下,降水稀少。

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山地高原地区 气温、湿度、风力等随高度增加变化明显

6.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1)台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的称为台风或飓风,是由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称台风,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形成的称飓风。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亚洲东部、南部和北美洲东海岸国家受灾频繁。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2)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和短时间的大暴雨会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

1)降雨的等级:24小时降雨量是50~99.9mm,为暴雨;100~249.9mm为大暴雨;不小于250mm为特大暴雨。我国的暴雨除西部沙漠地区外,普遍存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2)暴雨的形成条件:需要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较长时间。

3)发生地区:全球范围普遍发生。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4)预防措施:利用气象卫星的监控,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并结合防洪措施。

(3)干旱。因长时间降水偏少或无降水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是一个突出性的世界问题。

(4)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目前,除了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提醒有关部门作好防风、防寒的准备外,对寒潮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

7.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同时,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强,造成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排入大气的氯氟烃,严重破坏臭氧层。

臭氧减少,射向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多,会危及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渔业造成破坏。并因氯氟烃也是温室气体而引起温室效应,可能导致世界气候变暖。

(2)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人们日常集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人为热量,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通常,城市的年均气温比郊区高出0.5~1℃。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4)排入大气的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

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由于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我国的酸雨主要来自燃烧煤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约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酸雨区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占我国面积的40%。酸雨会造成水体、土壤酸化,影响生物生长繁殖;危害森林;腐蚀建筑物;危及人体健康等危害。

【2016年第二学期地理下册“大气”会考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2009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与命题预测

高三地理后阶段复习建议

地球的“外衣”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重难点分析

生活中的地理之气象万千

地球上最大的“火环”

我国地理信息平台“天地图”正式版即将推出

地理学家——李小文

高考地理“沉着”能降低“难”度

名师指点:关于地球圈层的几点思考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