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中考地理复习备考手册:地图

中考地理复习备考手册:地图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5-12-22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学习

摘要:2014年中考复习备考已经开始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复习,查字典地理网整理了中考语文备考考点技巧,供大家参考,下面我们来看看中考地理备考手册做好最后的冲刺。

教学要求

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4.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5.能够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6.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内容点析

1.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地理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因为地图空间有限,在表现地球表面的现象时,一方面必须按一定比例尺缩小表示,另一方面要对地表现象进行选择或综合,保留和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性,显示有用的地理现象,因此地图不是地球的机械缩小。人们阅读地图,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地理事物的数量、质量、分布、联系和变化等内容。

2. 地图比实地要小许多倍。这样,繁多的地面事物不可能全部反映在地图上,只有进行一定的取舍(选择)和概括(综合),地图才有可能清晰、易读。在将详细的地图缩小成更小的比例尺地图时,对原图的内容也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和概括。比如,一个居民点,在比例尺较大(例如1∶10 000)的地图上,往往街区和房屋都有较详细的反映;但在比例尺较小(例如1∶100 000)的图上,只能概略地反映它的主要轮廓;在比例尺更小(例如1∶1 000 000)的图上,甚至只能采用一个圆形符号,或者根本不能在图上反映。这种对地图内容的取舍和概括,叫做制图综合。制图综合是绘制地图中最复杂的创作过程。

3.地图的比例尺又叫缩尺,是图上的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里,图上的单位距离一般是1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为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4. 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采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的。除了符号,多数情况下还要附加必要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有选择地、形象地突出反映地面景物的许多地理特征。因此,要利用好地图语言,必须熟悉地图的图例。

5.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主要是指按国家制定的统一规范细则编制、以同等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种基本要素的地图。地形图是经过实地测绘或者根据实测图并参考有关资料编制而成的,包括国家基本地形图和专业生产部门测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其他要素用规定的图式符号表示。等高线法是最主要的地貌表示方法,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其他表示地貌的方法还有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等。

6.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例如池塘水面的边缘线,就是一条等高线。如果用一系列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与起伏的地面相截,那么在水平面和地面的交汇处,就会形成一系列的水平曲线。如果把这些水平曲线都投影到一个标准的水平面上,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在图纸上,就得到了可以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特征的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高程是从海平面开始量算的。我国地形高程的起算点,统一用青岛的黄海水准原点。自海平面以上,每隔一定高差便可设一条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叫等高距。等高距大小的选择是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和地形高低起伏的特征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说来,比例尺愈大,等高距愈小,这样对地形的反映就能详尽一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必须有高程注记。地形起伏的特点,就是通过这些有高程注记的一系列等高线的排列形式来表现的。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陡峻;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和缓。如果等高线间隔非常均匀,说明坡度均一;如果等高线的高处稀疏,向下逐渐密集,说明坡度上缓下陡;如果等高线的高处密集,向下变得稀疏,说明坡度上陡下缓。

7.地图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许多标志对地图进行分类。

按比例尺的大小来划分,有三种类型:

(1)大比例尺地图(1∶100 000和大于1∶100 000的地图);

(2)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 000到大于1∶1 000 000的地图);

(3)小比例尺地图(1∶1 000 000和小于1∶1 000 000的地图)。

在同样大小的一幅图上,大比例尺地图只能反映较小的空间范围,而小比例尺地图则可以反映较大的空间范围。

根据地图所包括的空间(区域)范围,可以划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陆图、海洋图、大洲图、国家图、省图、市图、县图、乡村图等。

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图上包括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线和境界线等多种内容。普通地图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或一览图),地理图概括程度较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包括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地图。

教学建议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所以应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此,除教师自己要准备多种类型的地图外,还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不同类型的地图,以供课上学习讨论所用。

(2)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地理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形象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建立地面实物和地图符号间的对应关系,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因此,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地图和地球仪都是了解地表事物、学习地理知识的工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比较的方法,看一看这两种地理学习工具的制作和特征有什么不同,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工具解决地理学习问题。

(4)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简单了解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制作过程,对学生掌握这些地图的特性,提高阅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有益。教科书在选择这方面内容及设计活动时作了一些引导,所以,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这方面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活动,对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根据像片编制地图,让学生决定内容的取舍。让学生描述学校到家庭的行程以及沿途景物,班级共同绘制一幅世界地图等。

本节新课的导入有下面两种设计。

(1)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思考地图和地球仪有什么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2)教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台湾岛地图或一幅其他地区的地图,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直接让学生读图、用图。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开展读图及介绍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的比赛,介绍信息多且准确者得分高。

第一种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已有地球仪知识,以及使用过一些简单地图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自己归纳总结出地图的主要特性和使用特点。这种设计对于引导学生参与自学活动,训练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非常有效,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准备,例如参加过旅游活动,见过地图、使用过地图等。

比较项目

地球仪

地图

相同点

作用

都是学习地理、获取地表信息的重要工具

制作

地表空间及事物都经过缩小 ,内容都经过了选择和概括

形状

球面体

平面图

优点

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符合实际,可表现运动状态以及一些特点

方便使用,所表现的范围内容及详略等有多种类型、规格,适应多种用途

缺点

携带不便,所反映的地理信息量有限

各地理事物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面积和形状等有变化

第二种设计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直接通过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让学生边用边学,以用促学,了解地图的特点和如何使用地图,初步形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学生阅读地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让学生表达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尤其要让那些能从地图中获取较多信息的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在使用地图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和体会,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教师还要鼓励那些从来未用过地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他们推到自学的第一线。

对以上两种设计,在教学中既可以采取其中的一种,也可以两种并用,先后顺序可以任意安排。

【地图的基本要素】

1.关于比例尺,可以设计下列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

由于线段比例尺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量算。并且,教师要告诉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现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3)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线段比例尺的简单计算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即缩尺。

(4)根据你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式?

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推导和说出比例尺的其他表示方式:数字(比例)式、文字(表达)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

2.可以设计下列活动来练习从地图上确定方向。

(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2)教师出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例如世界图、中国图、北京市区图等,让学生思考应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3)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同类型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

以上活动设计,仍然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可以从已学过的地球仪上的方向辨别入手,让学生复习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了解在地图上同样可以用经纬线确定方向。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地图,而大比例尺地图的经纬差比较小,这类地图往往没有经纬线。这时就要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则。还有的地图标有指向标, 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一般是指北。

3.关于图例,可以设计下列活动。

(1)教师请学生归纳总结:阅读地图一般需要哪几个重要的步骤?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

(2)请学生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参考教科书提供的图例),然后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

教师也要指出,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很多地图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必死记硬背,关键是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

【地形图的判读】

1.这部分内容的转承设计如下。

(1)教师承转: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教师可以自问自答:那就是用绘制等高线的方法来表示。

(2)教师提问:那么,等高线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等高线示意、海拔的计算两幅图和文字,讨论地图上的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2.关于等高线的活动设计。

(1)教师可以自制一些不同类型的能够绘制等高线的地形模型,让学生利用这些模型,根据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在黑板上画出一组等高线图。帮助全体学生理解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2)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带一块橡皮泥(核桃或鸡蛋大小的一块即可),制做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制作过程最好由学生参考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提示和指导。教师可以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

(3)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4)让学生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总结: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以上教学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制作等活动过程,达到理解、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识读方法的目的。

3.对活动2的设计。

教师在讲桌上摆放一个山地模型,并请学生观察教科书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提问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形剖面?假如利用这个模型,如何操作能看到某地形的剖面?

(2) 若利用此地形模型进行操作,能得到多少个地形剖面?

(3) 若想利用一幅等高线图,了解某两点(图上是A-B)之间的地形起伏情况,应该怎样做?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根据图中提示的信息分析归纳说明。

教师提出上述问题的目的,是创设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认知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阅读地图和教科书、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语言表达等活动,了解什么是地形剖面,如何确定地形剖面,以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的意义,就是直观地了解某一方向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避免那种教师一步一步地讲述,学生被动记忆、模仿的单一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培养多种自学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另外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做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练习,以便巩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技能。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问题设计。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提出这两个问题,旨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商业、政治、军事、城市建设等活动都离不开地图。例如,气候分布图、土壤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矿产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分布图、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大比例尺地形图多为军事和城市建设所用)等。

2.反馈设计。

(1)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韩国汉城地铁线路图,完成教科书中的问题。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

(3)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但要求每个学生都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地图要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

总结:中考地理备考手册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考生们复习本门功课 ,做好最后的考前冲刺!



【中考地理复习备考手册:地图】相关文章:

地理环境:最完整地球地形图

高中地理考点: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高考地理考点:季节判断方法详谈

高中地理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选择题的备考策略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水污染)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高一新生怎样学好地理

高中地理复习农业区的选择精华点拨与指导

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南极洲”知识梳理

高考地理六大答题技巧

最新地理
热门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