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遥感

遥感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3-01-06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就具有这样的能力。人类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物质形式──电磁波。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例如,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着火的树木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温度高,它们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更多的能量,这样,当消防指挥官面对着熊熊烈火担心不已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正好有一个载着热红外波段传感器的卫星经过大兴安岭上空,传感器拍摄到大兴安岭周围方圆上万平方千米的影像,因为着火的森林在热红外波段比没着火的森林辐射更多的电磁能量,在影像上着火的森林就会显示出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更亮的浅色调。影像经过处理后,可以实时地反映灾区情况和火点数量以及分布情况。消防指挥官拿到这样的地图,就能对火场形势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地配置消防人员和消防物资。

上面的例子简单地说明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同时涉及到遥感的许多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这一基本特征外,还有遥感平台。它的作用是稳定地运载传感器,除了卫星,常用的遥感平台还有飞机、气球等;在地面试验时,还会用到像地面三角架这样简单的遥感平台。传感器就是安装在遥感平台上探测物体电磁波的仪器。针对不同的应用和波段范围,人们已经研究出很多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物体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传感器会把这些电磁辐射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原始图像。原始图像被地面站接收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才能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使用,他们才能用这些处理过的影像开展自己的工作。

由于遥感在地表资源环境监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全球变化研究等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使它正处于飞速发展过程中。更理想的平台、更先进的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以促进遥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遥感】相关文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传感器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课时)》学案

美国科学家绘制出首幅热带植被碳存储地图

青藏高原冰川近30年来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

英国考察者将实地测量北极冰盖厚度

中科院研究数据确定珠江为我国第二大河流

地理学家——李小文

卫星遥感地图看地球面临的严峻挑战

高频雷达或可用于海啸预警 地形决定预警时间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