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我国的蓝色农业

我国的蓝色农业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3-01-06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我国陆地资源现状令人忧虑。我国内地人口近13亿,人均陆地面积只有0.008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平均人均陆地面积的1/4,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估计,尽管我国人口增长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到2030年我国人口仍将达到16亿左右,到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增加1.6亿吨,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恶化两大问题将可能进一步发展。很显然,只依靠耕地和陆地资源,不能全部解决我国如此众多人口的食品安全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会大大缓解我国人口造成的食品安全压力。

像耕种陆地一样耕种海洋,是很多人的梦想。几千年前的第一次农牧业革命,使人类完成了从采集捕猎向种植放牧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化,也揭开了以水土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的篇章。今天,当世界各国备受土地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困扰时,蓝色农业,即以海洋为基础的水生农业,再次奏响了一场新的世界性农业革命的序曲。

我国在1981年就提出了使海洋产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主张。蓝色农业的重点是水产生产农牧化,即海水增养殖业。近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在自然条件下,作为捕捞对象的海洋水产资源是很有限的,人们在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同时,必须摆脱以捕捞鱼虾为主的活动,采用以养殖、栽培活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在海洋里栽培植物,主要是藻类和移动能力较差的底栖动物,如贻贝、扇贝游动能力较强但活动被限制在池塘、网箱里的鱼虾类。牧业化就是把鱼虾幼苗培育到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然后放养到自然水体,让其自己索饵生长发育,也就是“有养有放”,充分利用海洋水体的自然生长力。近20多年来,我国“蓝色农业”发展迅速,在形成了大型藻类(例如50年代的海带人工养殖研究)、虾类(60年代到80年代的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贝类等三次产业浪潮之后,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浪潮也正在形成。我国目前的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球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产值占全国海洋产值的一半以上。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部分缓解了中国人口食物安全问题对陆地农业的压力,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扩大了出口换汇,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蓝色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1)缺乏系统研究和整体开发利用的战略意识。一些地方在潮上带大片兴建虾池,利用地下水养殖对虾,发展对虾单一种类的养殖,一方面导致其产业滑坡,另一方面也严重破坏了滩涂的生态平衡。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大多分布于沿海港湾和河口附近水域,这些水域也是沿海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排污的主要受纳场所。据统计,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80亿吨。富含营养物质和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沿海水体,致使局部海域水质恶化。另外,海水养殖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由于单纯经济观点的支配,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对虾养殖业大多采用单种类(或类群)、高密度、高投饵率和高水交换率的养殖方式。这一方式不仅污染环境,也给养虾业本身带来灾难。海水网箱养鱼对海区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赤潮频发,其主要原因是大量投喂小杂鱼,饵料系数高,海区水交换率低等。(2)缺乏品质优良、抗逆能力强的养殖品种。目前,除少数种类外,海水养殖对象大多缺乏系统的人工选育,其遗传基础还是野生型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乃至品质质量都急需通过人工选育加以改进。目前我国已培育出一批淡水鱼类品种、数个海藻优良品种或一批品系,而在海水鱼、虾、贝等育种方面尚缺少研究与建树。长期密集养殖后,野生型养殖对象如鳜鱼、中华鳖、中国对虾和栉孔扇贝等大规模死亡,与种质衰退、苗种质量差不无关系,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普遍问题。(3)养殖类群单一并长期持续密集养殖。我国淡水养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证明,多元化(混养)养殖成功的前提是水体空间、饵料资源状况与养殖种类的生活、生长要求相吻合并种间互利,故对种类和数量要有明确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搭配。而在我国海水养殖中,养殖种类或类群单一问题由来已久。目前,我国滩涂养殖中养殖对象搭配极不合理,几乎清一色的滤食性贝类,如不引起足够重视,这一简单生态学问题必将严重影响滩涂贝类养殖业健康发展。

【我国的蓝色农业】相关文章:

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的途径

中国的机械工业

我国主要山脉的形成

巴西农业概况

我国港口的新发展

日本的农林牧渔业

我国将全方位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的海岸线

我国的净增人口

我国的“三金工程”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